至若炒年糕,各類海陸食材,紛沓而來。寒冬里的『薺菜肉絲炒年糕』,或添冬筍,或擱香菇,尋常百姓都會炒上一盤。正月里走親戚,吃膩雞鴨魚肉,倘若桌上來一大盤『薺菜筍絲炒年糕』,席間大受歡迎,瞬間被搶光,用『馬蘭頭』『草籽』炒出的年糕,『灶君菩薩會來撈』,有一段不輸『佛跳墻』的夸張。
“晚稻成熟以后,就到了江南人做年糕的時候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溫軟的語調(diào),緩緩地講述了水磨年糕的故事。幾年前,看過這部溫情的紀錄片,無數(shù)人的味蕾在深夜被喚醒。每個人的舌尖都有一個故鄉(xiāng),江南人從水磨年糕里,見到了故鄉(xiāng)的風(fēng)物,也被撥動了心弦。
遙遙初冬,收割完最后一茬晚稻,西北風(fēng)漸起,農(nóng)村進入了農(nóng)閑季節(jié),家家戶戶就忙著搡年糕了。論舊時,這是一年到頭農(nóng)村最熱鬧的時候,與蓋房子、嫁娶一樣,亦是要當(dāng)作鄉(xiāng)村的頭等大事來操辦。晚稻米在石臼中一次次地捶搡,造就了年糕的糯實,成就了世代相傳的味道。
我們寧波人做年糕,有個專用動詞,即“搡”,一概不說“做年糕”,“搡年糕”才是行話。老底子,大戶人家往往請“年糕班子”到自家:搭起一個臨時的場地,生火開灶搡年糕,一家老小,人頭攢動。浸米、磨粉、榨水、刨粉、蒸粉、搡搗、做坯……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往往要忙碌兩三天,才算大功告成。
寧波的水稻一年分兩季,早稻米漲性足,出飯量多,但論及口感,卻遠遠不及晚稻。正宗寧波年糕,一定是用晚稻新米制成,如此這般,年糕才會“的滑”,不會“粉滋滋”的,久浸不壞最堅潔。水磨工藝使米漿更加細膩,手工搡搗會使年糕更富有韌性,這兩個不可省略的環(huán)節(jié),才是寧波年糕聞名于世的訣竅。難怪臺灣美食家唐魯孫也直言:“談到年糕,以浙江寧波的水磨年糕稱為首選!”他對寧波的水磨年糕,是倍加贊賞與推崇的。
熟米搡搗之后,石臼里就出現(xiàn)一大塊火熱的年糕團,這個時候,小孩子都趕來湊熱鬧,大人們摘下一團遞來,嵌塊豆酥糖,添勺雪菜肉絲,或甜或咸,或濃或淡,孩童們咬著年糕團,其樂融融。大人們則伏在案板上,忙著揉搓、拍攏,講究一點的人家,還取出印糕板壓年糕。色白如玉的年糕,出模之后像是一件藝術(shù)品,“福祿壽喜”的各色雕花圖案更顯喜慶。
年糕作為主食,在一日三餐中都有。寧波人對年糕的烹制,卻呈現(xiàn)出驚人的豐富性,可蒸可煮,或湯或炒,不免眼花繚亂。寧波人吃年糕,花頭多,樣式也常翻新。從原始的“火缸煨年糕”到“咸齏冬筍年糕湯”,從“大頭菜烤年糕”到“菠菜毛蟹炒年糕”,卻無固定的程式,時令菜蔬、海鮮皆可搭配,吃法屢見新奇與創(chuàng)新。
譬如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有個特寫鏡頭,即一盤“梭子蟹炒年糕”,東海梭子蟹鮮到連味精都可不放,用它炒年糕是廣受歡迎的。梭子蟹與年糕的相逢,“目食”與口舌皆得,這是寧波人匠心獨具的家常美味,那寧波人飲食的巧致,在這盤“梭子蟹炒年糕”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若說湯年糕,立冬前后,新年糕才入缸,甕里的雪里蕻已腌透,微微泛著黃,山中的冬筍最珍貴。三樣本地食材聚攏,“造”一碗“咸齏筍絲年糕湯”,舀起一勺湯,一口“酸汪汪”地透著鮮,算得上是湯年糕里的至味。
立春剛過,油菜蕻、豌豆苗剛抽嫩芽,舀來一碗煮雞鴨的腳水,切幾片臘肉,造一碗湯年糕,亦能吃出早春的味道。
至若炒年糕,各類海陸食材,紛沓而來。寒冬里的“薺菜肉絲炒年糕”,或添冬筍,或擱香菇,尋常百姓都會炒上一盤。正月里走親戚,吃膩雞鴨魚肉,倘若桌上來一大盤“薺菜筍絲炒年糕”,席間大受歡迎,瞬間被搶光,用“馬蘭頭”“草籽”炒出的年糕,“灶君菩薩會來撈”,有一段不輸“佛跳墻”的夸張。
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中,還有“又怕又喜”的爆年糕片,“怕”的是爆年糕片的一聲巨響,“喜”的是那酥脆的爆年糕片。老爺爺把年糕片放入鉛筒中,加一勺糖精,擰緊蓋子,在火架上搖幾分鐘。待到快好的時候,大喊一聲“放炮咯……”,孩童們死命地捂住耳朵,隨著“轟”一聲震耳欲聾的炮響,香噴噴的年糕爆進了白布袋。
江南濡濕的空氣里,水磨年糕仿佛是天生的寧波風(fēng)物,這種“的的糯糯”的主食,注定要在“海定則波寧”的甬地綿延。外鄉(xiāng)人難以理解,從小吃年糕長大的寧波人,何以講得一口“石骨鐵硬”的寧波話。或許于軟糯之中,漸漸地吃出了一股堅韌和大度,也造就了甬人的性格和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