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媛,關 雪,李 妍
(長春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王慧媛,關 雪,李 妍
(長春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本文采用修訂后的主觀幸福感量表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對大學生樣本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生源地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是否獨生子女變量上無差異;父母情感溫暖、理解和偏愛被試在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變量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呈顯著相關。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存在密切關系,且后者對前者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父母教養(yǎng)方式
尋求幸福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及共同渴望,人類的歷史即是追求幸福的歷史。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討主觀幸福感的問題。早在1984年,Diener就指出主觀幸福感是個人依據(jù)自己所設定的規(guī)則對其生活水平進行的總體評價[1]。黃希庭、鄭勇等認為,主觀幸福感主要由認知和情感兩部分組成,是人們按照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對本身的生活質量所作的整體性的、肯定的評估[2]。鄭雪、嚴標賓、邱林認為,主觀幸福感是能夠從宏觀上概括一個人生活方方面面狀況的心理指標,是評價者依據(jù)自己的原則對其生活水平的概括性評估[3]。刑占軍認為,主觀幸福感是指一個人能夠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體驗自身的存在狀態(tài)[4]。其理論研究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探求影響主觀幸福感高低的相關因素,如社會支持來源、人格、價值觀、社會環(huán)境、家庭、自身健康以及就業(yè)等[5-6];其次,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基本現(xiàn)狀的研究,如對主觀幸福感在城市、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男女、民族等方面的差異研究[7];第三,對具有幸福感的大學生主體的跨文化比較,如不同國家或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和人際信任有明顯的不同[8]??梢?,幸福感是人們對實際生活的主觀反映。
關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也在不斷發(fā)展,從單項決定論逐漸轉向雙向模式說,既強調家庭外部的宏觀因素對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又強調家庭內部的微觀因素對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內學者開始涉足這一領域,其主要內容包括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個體人格形成及其成長的影響、不同群體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對比研究、影響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因素有哪些等[9-10]。對于父母教養(yǎng)方式,顧明遠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涵義分為兩種,即廣義和狹義[11]。曾琦認為,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教育子女時所持有的教育觀念、教育態(tài)度以及行為傾向[12]??梢姡改傅慕甜B(yǎng)方式是父母在撫育子女的過程中所堅持的教育理念、態(tài)度以及通常使用的方法和行為表現(xiàn),是對父母各種教育思想、行為表現(xiàn)的綜合性描述。
關于主觀幸福感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者們從多種角度進行了考察。一般來說,父母在教養(yǎng)子女的日?;顒又胁捎玫姆绞健B(tài)度以及表現(xiàn)的行為越積極,其子女體驗到的正向情緒越多,主觀幸福感水平越高;反之,主觀幸福感水平越低。如幸福感水平高的高中生,他們的父母多采用比較積極的教養(yǎng)方式;而幸福感水平低的高中生,他們的父母多采用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13]。父母親多理解、體諒子女,子女體驗到的正向情緒就比較多,對生活就會更加滿意,由此主觀幸福感水平也相對較高;反之,父母親過度地苛責子女,那么子女體驗到的更多的是負性情感,他們大多對生活不滿,主觀幸福感水平也相對較低[14]。父母的情感溫暖與理解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水平,而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會降低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水平[15]。具體來說,如果父親采用懲罰和嚴厲、過度保護等方式教育子女,可以推測其子女的主觀幸福感較低;如果母親采用過度干涉與保護、拒絕與否認等方式教育子女,可以推測其子女的主觀幸福感較低[16]。主觀幸福感作為衡量個人生活質量必不可少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本文借助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現(xiàn)狀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簡要的分析,為提高大學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一)被試
選取217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被試。整理刪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176份,有效率81%。
(二)研究工具
主觀幸福感問卷采用中文版國際大學生調查量表。該量表由Ed Diener等人編制,我國學者鄭雪等對其進行了修訂,包括總體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四個維度,有相關研究證實此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2]。家庭教養(yǎng)方式問卷采用瑞典Umea大學精神醫(yī)學系C.Perris等人于1980年編制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量表(EMBU),此量表已被譯為中文并作了初步修訂[17]。研究表明,EMBU在國內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結果符合測量學的要求,適用于我國群體[18]。
(三)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及回歸分析。
(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差異性分析
表1、表2分別呈現(xiàn)了在生源地和是否獨生子女變量上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情況。結果表明,負性情感在城市、農(nóng)村水平上有明顯差異,即來自農(nóng)村的大學生感受到的負性情感高于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感受的負性情感。在其他三個維度上,來自農(nóng)村的大學生和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沒有顯著差異。主觀幸福感在是否為獨生子女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表1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生源地變量上的差異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在是否獨生子女變量上的差異
(二)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差異性分析
表3、表4分別呈現(xiàn)了在生源地和是否為獨生子女變量上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情況。結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溫暖與理解因子和偏愛被試因子在這兩個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在情感溫暖與理解因子上城市得分高于農(nóng)村得分、獨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得分,在偏愛被試因子上城市得分低于農(nóng)村得分、獨生子女得分低于非獨生子女得分;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其他因子上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
表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生源地變量上的差異
表4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是否為獨生子女變量上的差異
(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分析
表5呈現(xiàn)了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總體主觀幸福感因子得分與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因子高度正相關,與懲罰嚴厲因子、拒絕否認因子均高度負相關,與過分干涉因子和過度保護因子均顯著負相關;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因子得分與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因子高度正相關;大學生正性情感因子得分與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因子高度正相關,與過分干涉因子和過度保護因子均顯著負相關;大學生負性情感因子得分與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偏愛被試因子顯著正相關。大學生總體主觀幸福感因子得分與母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因子高度正相關,與過分干涉、保護因子高度負相關,與偏愛被試因子顯著負相關;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因子得分與母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過分干涉、保護因子顯著負相關;大學生正性情緒因子得分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因子高度正相關,與過分干涉、保護因子高度負相關;大學生負性情感因子得分與母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拒絕否認因子顯著正相關。
表5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分析
(四)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回歸分析
由表5可知,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顯著相關。為進一步檢驗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預測作用,運用回歸分析,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全部11個維度全部作為自變量,以大學生主觀幸福感作為因變量,進入回歸方程,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見表6。結果表明,父親情感溫暖、理解能顯著正向預測總體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以及正性情感;父親偏愛被試能顯著正向預測負性情感;父親過度保護能負向預測總體主觀幸福感和正性情感。父親情感溫暖、理解和過度保護二者聯(lián)合預測總體主觀幸福感10.4%的變異量、正性情緒11.8%的變異量。就總體主觀幸福感和正性情感而言,母親情感溫暖、理解能顯著正向預測,母親拒絕否認能顯著負向預測,二者聯(lián)合預測總體主觀幸福感9.5%的變異量,聯(lián)合預測正性情感11.2%的變異量;母親拒絕否認能負向預測生活滿意度狀況;就負性情感而言,母親偏愛被試能顯著正向預測。
(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及差異
結果顯示,除負性情緒以外,主觀幸福感的各個維度在大學生生源地變量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在負性情緒方面,農(nóng)村大學生的平均分比城市大學生的平均分高。這一結果表明,城鄉(xiāng)差距仍然存在。城市大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仍比農(nóng)村大學生好,他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這一結果與梅韞芳的研究相一致[19]。雖然農(nóng)村學生上大學的機會增多,但家庭經(jīng)濟壓力越來越大,畢業(yè)后可能面臨就業(yè)困難的壓力,這也可能是農(nóng)村大學生比城市大學生體驗到的負性情緒多的原因之一[20]。
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在是否為獨生子女變量方面沒有顯著差異。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大學生體驗到的主觀幸福感基本一致。林金國研究發(fā)現(xiàn),非獨生子女比獨生子女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21]。本研究結果與其不同的原因可能在于所選取的被試。本文的研究對象基本是“90后”大學生,他們大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主觀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
(二)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現(xiàn)狀及差異
結果顯示,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和偏愛被試兩個因子在生源地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他因子均沒有顯著差異。在情感溫暖、理解因子上,農(nóng)村大學生得分顯著低于城市大學生得分。這說明城市父母較多注重與孩子之間互動以及關心理解孩子,更傾向于民主型。而農(nóng)村大學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多會出現(xiàn)偏愛某一個的現(xiàn)象。這與范晨霞的研究結果一致[22]。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家庭中的父母文化水平比較高,更多地選擇比較溫和的教育方式,城市大學生會比農(nóng)村大學生體驗到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在父母偏愛被試上,農(nóng)村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城市大學生得分,其原因可能是農(nóng)村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嚴重,有些父母認為“養(yǎng)兒防老”,偏愛長子或最小的孩子。
本研究結果還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理解和偏愛被試兩個因子在是否為獨生子女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他因子均沒有顯著差異。在情感溫暖、理解因子上,獨生子女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得分,這說明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體驗到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這與鄧婭玲的研究結果相類似[23]。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多數(shù)家長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在孩子身上,而在非獨生子女家庭里可能出現(xiàn)偏愛其中一個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獨生子女體驗到的關心愛護會多于非獨生子女。
(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父母教養(yǎng)方式顯著影響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二者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積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水平,消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則不利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水平的提升。這與楊莉等的研究結果相吻合[24]。父母在教養(yǎng)子女的過程中多理解、體諒子女,給子女一個溫暖、輕松的環(huán)境,會使子女感到放松愉快,從而使其生活滿意度得以增加,大大提高了主觀幸福感的水平;而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如對子女非常嚴厲或過分保護等,都會增加其焦慮水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同時不利于其對生活的主觀感受,對主觀幸福感的體驗水平會大大降低。
通過對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各個因子中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有預測作用的是父母情感溫暖與理解、父母偏愛被試、父親過度保護和母親拒絕否認。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但李慧民研究指出,父親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影響沒有母親的影響大,母親在家庭教育中起關鍵作用[25]。的確,在我國的以往家庭模式中,母親與子女接觸的時間比父親多得多。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親應花費更多的時間陪伴子女,轉變自己的教育態(tài)度與行為。
總而言之,要重視父母教養(yǎng)方式在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中發(fā)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大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增加、獲得主觀幸福感。父母都要改變以往不良的教育觀念與行為,多與子女溝通交流,讓自己與子女處于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另外,研究者在關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二者與其他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如領悟社會支持、孤獨感、心理韌性、應對方式、價值觀、手機依賴、生命意義感等。這些因素與二者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結構關系網(wǎng),影響大學生的切身福祉與未來走向。
農(nóng)村大學生比城市大學生有更多的負性情感。獨生子女會比非獨生子女體驗到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而在非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偏愛被試的現(xiàn)象比獨生子女家庭嚴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且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有一定的預測作用。選擇一個科學合理的教養(yǎng)方式,對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要為子女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充分了解子女的想法,給予其一定的獨立自主性,提高子女在各生活領域中的滿意度。其次,父母要改善教育子女的觀念,認識到只有理智的愛、促進孩子成長的愛才是有價值的。再次,要重視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使父親知道自己作為“父親”的位置和身份。最后,父母不要過分干涉或過分放任,要做到對子女的生活關心愛護但不包辦代替,理解寬容但不控制,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1]Diener Ed.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y Bulletin,1984(3):542-575.
[2]黃希庭,鄭勇,等.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4-125.
[3]鄭雪,嚴標賓,邱林.廣州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1(4):46-50.
[4]邢占軍.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2(3):336-338+342.
[5]嚴標賓,鄭雪,邱林.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37-142.
[6]馬崇升.當代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D].長春:吉林大學,2010.
[7]馬希武.藏族大學生情緒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觀幸福感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8.
[8]郭敏.四個國家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人際信任相關性的跨文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9]陳陳.家庭教養(yǎng)方式研究進程透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95-103+109.
[10]康戰(zhàn)科.90后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與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11]顧明遠.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68.
[12]曾琦,蘆詠莉,鄒泓,等.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的學校適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2):46-51.
[13]王玥.高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主觀幸福感與疏離感的關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14]崔凱.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成就動機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D].鄭州:鄭州大學,2007.
[15]鄭志萍.家庭環(huán)境、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1.
[16]雷薇.商科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17]岳冬梅,李鳴杲,金魁和,丁寶坤.父母教養(yǎng)方式:EMBU的初步修訂及其在神經(jīng)癥患者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3):97-101+143.
[18]張津萼,宋燕華,張艾琳.父母養(yǎng)育問卷試用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2):57-59.
[19]梅韞芳.合肥地區(qū)高職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20]楊宏.試論農(nóng)村家庭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5):3-3.
[21]林金國.福建省高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07.
[22]范晨霞.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幽默風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
[23]鄧婭玲.大學生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時間管理傾向與社會適應性的關系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24]楊莉,趙品良,史占彪.父母教養(yǎng)方式、心理韌性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24):2518-2521.
[25]李慧民.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個性及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6):417-419.
TheRelationshipbetweenSubjectiveWell-beingandParentalRearingPatternsofUndergraduateStudents
WANG Hui-Yuan, GUAN Xue, LI Y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y using the revised SWB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SWB,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on the source place of students, but not between the single-child and the multi-child families; while both remarkable differences were for parental warmth, understanding and preference;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WB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WB was prov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the former had a distinc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latte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relationship
B844
A
2095-7602(2017)11-0013-06
2017-07-23
吉林省教育廳社科項目“基于積極心理取向心理劇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模式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89號)。
王慧媛(1984- ),女,講師,博士研究生,從事基礎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