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道進
公信力提升:智庫建設的邏輯起點
文/孫道進
公信力,是智庫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邏輯預設。當前,崛起中的中國呼喚代表國家“軟實力”的大國智庫,然而,伴隨著“消解權威”“祛魅專家”時代的來臨,各類由專家組成的智庫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機,這從2010年7月《中國青年報》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網”進行的一項調查(以下簡稱《調查》)可見一斑。因此,化解公信力危機,提升權威性和影響力,這是新型智庫建設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參照2015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調查》所反映出的影響專家公信力的“深層原因”,本文特提出如下建議:
1.要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
必須在選人用人問題上嚴格制定專家入選標準,同時還要建立專家退出機制。事實上,專家智庫公信力的式微,很大程度上與專家隊伍的魚龍混雜有關?!墩{查》顯示:72.3%的人認為大量“偽專家”充斥專家隊伍,專家素質良莠不齊;重地位、重資歷、輕素質、輕道德的選人、用人標準,使得很多專家變成了“磚家”,很難保證自身言論的“普遍有效性”。
2.要建立責任追究與淘汰制度
為規(guī)范專家的一言一行,使其對社會負責,對公眾負責,對自己負責,更重要的是對智庫的公信力負責,智庫必須制定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嚴格的淘汰機制,將那些人品、學品較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磚家”及時清除出庫。專家的意見必須是科學嚴謹的,經得起實踐的證實或證偽;入庫專家必須術業(yè)有專攻,必須能反映民意,心系民眾,拒絕為資本或權力背書;必須引導輿論,啟蒙公眾,監(jiān)督政府。對于智庫專家的言行,一次“失手”的就得列入“黑名單”,數次“失手”就得被開除,惡意造假的就得被“法辦”。
3.要接受社會公眾的審視與監(jiān)督
近年來受媒體和公眾諷刺甚至戲謔最多的是,專家被某一利益群體所收買,發(fā)表一些荒誕不經甚至令人諦笑皆非的意見。遺憾的是:事發(fā)后雖有黨政部門負責人、施工單位被問責或罰款,卻不見哪位專家因言論不實而被“摘帽”或“法辦”。因此,要有效杜絕此類現象,對于每一次專家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智庫都必須邀請相同專業(yè)但視野或立場不同的專家參會辯論,邀請社會各界的利益相關者、媒體、普通民眾和管理機構列席旁聽,甚至不妨采取電視直播的形式,將專家的言論或意見實時公之于眾,使之接受全社會的質疑和監(jiān)督。
1.要保持智庫的“庫格”獨立性
當下我們的智庫建設,既不能像一些官辦智庫那樣,把自己降格為權力的婢女,淪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代言人;也不能像西方民間智庫那樣,把自身“拔高”為權力的“敵人”,專門以“反對者”或某些“公知”的角色與政府和企業(yè)作對。對于制定科學的政府決策而言,前者“成事不足”,后者“敗事有余”。為此,新型智庫必須與官方脫鉤;智庫一旦帶有“半官方”的性質,就可能把迎合官方、為官方說話當作自己的存在方式。這種非獨立性導致他們不能以客觀的立場闡發(fā)自己的主張,甚至可能淪為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或權力的附庸。
2.要樹立對知識而非權力的敬畏
知識的權威絕非政治的權威,二者迥然不同:前者緣起于真理的至上性,后者緣起于權力的合法性。因此,新型智庫既不能像以往的某些半官方智庫那樣,依托官方的權威來凸顯自身的權威:或“設置”所謂的“話題論證”和“聽證會議題”,為不成熟的官方決定做工具性解釋;或以某部委“座上賓”的角色,不負責任地就自己的某項不成熟的主張旁征博引,并“建議”下級政府部門采納;或打著“專家權威解讀”的旗號,為對政府部門有利的決策涂上“真理”或“科學”的油彩。
3.要保持智庫運行上的非營利性
科學、客觀、公正,是智庫包括各型專業(yè)智庫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智庫所提建議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根本保證;而要做到這一點,智庫就必然擺脫資本邏輯的束縛。真理與利潤,總是格格不入的。二者恰如狼與狽,一旦結合,必然“為奸”,必然導致智庫專家社會良心或社會責任感的喪失。新型智庫要從資本的綁架中解脫出來,要徹底改變“資本二奶”的角色,就必須打破“邀請方-中介機構-專家”這一產業(yè)鏈條,不再參與任何形式的“趕場”或“走穴”;此外,要克服“崇富病”本能,新型智庫不能擔任任何資本或利益團體的智囊團或顧問團。
1.要保證智庫專家具有深厚的學術積淀
博大精深的專業(yè)品質,這是我國新型智庫為各類社會問題診斷、把脈并開出正確藥方的知識論前提。它要求專業(yè)型智庫的每一位專家都必須是在緊密相關的專業(yè)領域(科學的或人文的)有著精深的學術造詣并獲得公認地位的人,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知識的絕對性權威。那種“墻上蘆葦”式的人物、“山間竹筍”式的專家,只能忽悠公眾于一時,卻不能成就公信力于一生。
2.要實現專業(yè)知識的推陳出新和研究范式的更新換代
隨著科學和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與突飛猛進,以及人類實踐廣度的不斷拓展和深度的不斷延伸,一方面,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分類越來越細,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與把握越來越深刻,越來越細膩;另一方面,當今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的問題本身涉及面太廣,學科交叉甚至學科跨界越來越普遍。新型智庫要推動自身科研范式的轉換,特別要注重吸收和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建設決策模擬和信息采集分析系統(tǒng),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文科實驗室和數據庫建設,推動資源共建共享。
3.要以國家重大戰(zhàn)略問題和相關公共政策為主攻方向
我國新型智庫的建設,牽扯到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以及兩個學科的交叉與耦合。但我們絕不能以此為理由,將智庫建成一個大雜燴——組成人員的大雜燴、研究主題的大雜燴等。就當前我國創(chuàng)新生態(tài)文明智庫的研究向度而言,要圍繞國家“綠色化”進程中的重大戰(zhàn)略需求和重要熱點問題而展開。國家重大戰(zhàn)略問題,就是公眾目光凝視的方向,就是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新型智庫如果抓住了這些問題,也就抓住了公眾和媒體的眼球,自然也就間接提升了自身的公信力。
4.要堅持“起點超越”的超前研究原則
如今,各地的智庫或研究中心的研究領域很廣,但其研究方向的“目光”或“起點”卻普遍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不能“緊密跟蹤國家相關重大決策,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加強資源整合,及時推出導向正確、理論深厚、密切聯系實際的重大優(yōu)質成果”。而這恰恰是“我們推進智庫建設的關鍵所在”。有了這樣的研究起點,再配以“課題招標”或“委托立項”的引導,用不了多久,智庫建設就會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貼有自身獨特“標簽”的研究方向或“拳頭產品”,最終生成該智庫自身的獨特話語、獨特風格和獨特氣派。
1.要針對國家的現實需要展開有針對性的理論研究
新型智庫要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首先必須以黨和國家的現實需要為“圓心”,以自己的研究專長為“半徑”,將自己的研究結論上升為黨和國家的意志,并借國家之力,圖繪出智庫公信力這個完美的“圓”。與此同時,要據此改革評價制度,建立以社會、政府、企業(yè)等用戶為主的評價機制,把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和實際貢獻作為核心標準。惟其如此,智庫才能真正從“后衛(wèi)”變成“前鋒”,從“邊緣”走向“前沿”,從“單向”轉為“互動”,最后才能具有“百姓信得過、行業(yè)靠得住、政府用得上”的強大公信力。
2.要實現“解釋世界”向“改變世界”的認識論躍遷
智庫應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功能使命。對于我國的各項社會政策或目標、措施等,智庫專家們應從傳統(tǒng)的“解讀”模式向“前瞻型建議”轉變——不僅要對其進行“可行性分析”,而且要對其進行“執(zhí)行性評估”。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边@里的所謂“根本”就是實踐的需要。也只有抓住了這樣的“根本”,我們的智庫才夠“掌握群眾”,作為群眾的“精神武器”并外化為現實的“物質力量”。
3.要保持研究結論的大眾化或通俗化
近年來,一些專家為了顯示自己的專業(yè)功底或深厚的知識底蘊,常常以專業(yè)的“話語系統(tǒng)”來表征自己的見解,讓公眾閱之如墜五里云霧,這就給各種“誤讀”埋下了伏筆,遮蔽了專家公信力。當前,在社會事件和公共問題的專家分析中,各學科專業(yè)名詞疊出,讓很多高學歷但非專業(yè)的人士尚且看不懂、想不通,就更別說普通的人民大眾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高深的語言通俗化、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這才是智庫建設應有的話語表征方式,才是智庫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并最終被市民廣泛接受與認同的邏輯。
1.要聯合產、學、研合作攻關
智庫要想發(fā)揮好自己的決策咨詢功能,就絕不能僅僅關注單方面的問題,而要有“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意識。在“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技和企業(yè)、社會其他智庫協(xié)調發(fā)展”的同時,推進自己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否則,我們的智庫必然失去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和學術優(yōu)勢。當面對國家重大戰(zhàn)略問題和相關公共政策問題的綜合研究時,智庫表現出明顯的研究合力不足、學科合力不足、人員合力不足、機構合力不足,將導致研究中“碎片化”現象嚴重。
2.要開展立體交叉的非線性研究
科學、客觀、切實有效,這是智庫公信力得以生成和發(fā)展的認識論緣起。鑒于重大戰(zhàn)略問題以及各型社會問題和自然學科問題的復雜性成因,科研方式的綜合化、交叉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各專業(yè)型智庫要鼓勵內部各學科專家的相互交流、協(xié)同創(chuàng)新,要建立小范圍的人員合作機制、成果共享機制、創(chuàng)新文化機制等。因此,我們的智庫要從以往分門別類式的研究問題,逐步發(fā)展到從整體上進行綜合研究,賦予自身以科學的“剛性”與“硬度”,才能保證自身公信力的經久不衰。
3.要引入公眾參與制度
“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政策建議的切磋爭鳴、平等討論,創(chuàng)造有利于智庫發(fā)揮作用、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環(huán)境”,這是《意見》規(guī)定的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基本原則”。為此,我國的創(chuàng)新智庫建設,必須要在咨政服務過程中注重公眾的廣泛參與,建立公眾參與的組織機制,增強公眾參與決策咨詢的積極性和力度;同時,應構建與政府、企業(yè)和公眾的合作伙伴關系,改變政府部門一味以專家為政策規(guī)劃主體的傳統(tǒng)做法。這一點,不僅關涉到智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且關涉到相關項目所在地的和諧與穩(wěn)定。
4.要打破專家參與不平衡的現狀
公共決策的復雜性往往超出決策者的想象,如果對此缺乏認識,決策組織者無意或故意拒絕某些方面專家的參與,那么,決策中的疏漏就在所難免。美國1972年通過的《聯邦咨詢委員會法》就是用來規(guī)范專家的決策參與的。它要求咨詢專家的組成必須兼顧知識結構的平衡和利益平衡,要求引入和決策有利害關系的非專家成員監(jiān)督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活動。按該法的規(guī)定,專家咨詢過程必須透明,相關文檔要向公眾公開。 我國進行類似的立法可能尚需時日,但對于該法案的核心思想,在建設新型智庫過程中完全可以借鑒。
1.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在當今“磚家”滿天飛的年代,智庫專家不僅要重拾“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無愧而已”的知識分子風范,也要保持知識分子的底線和良知,否則必然遭遇社會大眾無情的嘲諷。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有云:“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墻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笨扇缃?,我國的專家學者們似乎更愿意站在石頭的一邊。背叛公眾利益的專家,實質上背叛了知識分子的良心,褻瀆了知識分子的尊嚴,最終必然導致知識分子公信力的徹底喪失。
2.要尊重科學的嚴肅性
對于超出本領域的問題或事項,智庫專家要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科學精神,坦然相告。因此,新型智庫既要規(guī)定專家只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提出深刻性的見解,又要同時發(fā)表有針對性的權威咨詢意見。為此,智庫應在嚴格審視該專家的業(yè)務專長的同時,要求智庫專家發(fā)表意見時注意邊界條件,不講過頭話,并向社會說明某個建議只是當下時空中的相對真理,“僅供參考”,絕不能文過飾非。
3.要善于借助媒體力量
新型智庫要善用互聯網、新媒體,推動研究成果和咨詢意見的大眾化和現實化,促進智庫決策咨詢的理性政治、社會共治、法律專治;要積極開展輿論引導,推動理性、建設性的公眾參與;要根據社會環(huán)境大勢,樹立互聯網思維,充分認識新媒體的重大作用,積極建設自己的新媒體,善用自己的新媒體,加強與公眾、社會、政府等有關部門的交流與溝通,將自媒體與外媒體、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結合起來,形成四位一體的“交往”網絡,以此彰顯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4.要在面對媒體時謹言慎行
專家公信力的式微,除專家本身的“問題言行”外,媒體的推波助瀾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事實上,“雷人”的代表或委員未必有那么多,但媒體的選擇放大了負面的傳播效果。有的將提案議案斷章取義,有的將代表委員的建議刻意漫畫化。甚至有記者為了出新聞,誘導一些口無遮攔的明星委員隨口說出一些易引起爭議的話,然后如獲至寶地做成大新聞,于是就成了雷人提案。因此,新型智庫要培養(yǎng)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在與媒體交往時,不但要字斟句酌,而且要提醒媒體做客觀性的事實陳述,絕不能渲染夸大以博取新聞“賣點”,從而將媒體可能造成的公信力損害降到最低點。
(作者系西南大學三峽庫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摘自《思想戰(zhàn)線》2016年第6期;原題為《新型智庫:從提升公信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