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顏枝 孫 朋 康永剛 朱廣琴
(徐州生物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徐州 221006)
淺析夏日哺乳仔豬死亡原因及對策
呂顏枝 孫 朋 康永剛 朱廣琴
(徐州生物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徐州 221006)
本文針對夏季 (6、7、8三個月)豬場仔豬的死亡原因調查結果,結合生產實際提出7個方面預防仔豬死亡的對策,為各大養(yǎng)殖場提供參考。
夏季;仔豬死亡;對策
于養(yǎng)殖戶來說,炎熱的夏季是一個很難做好養(yǎng)殖工作的季節(jié),尤其是做好對于大、小環(huán)境需求差異較大的母豬和仔豬的養(yǎng)殖工作,挑戰(zhàn)主要表現是母豬較難飼養(yǎng)管理、仔豬的死亡率較高等。哺乳仔豬較高的死亡率嚴重影響了養(yǎng)豬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其主要的死亡原因有冷應激、壓死、弱死和腹瀉死亡等[1-2]。經江蘇某豬場統(tǒng)計得出:在6、7、8月份,一個擁有5 000頭生產母豬的豬場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夏季6、7、8三個月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壓死和弱仔淘汰,分別占死亡總數的31%和36%;其次是后肢開張和畸形淘汰,多由先天性因素導致,占死亡總數的11.8%和4.5%;還有較小比例是疾病或疫病導致。為了提高仔豬成活率,有效避免仔豬死亡,提出以下對策。
定期更換圈舍門口消毒水,清理料槽、糞便,清掃糞道等,保證衛(wèi)生清潔。定時喂料、調節(jié)料量、事先打料,供給合理的營養(yǎng),保證妊娠母豬良好的體況。因為妊娠期母豬的營養(yǎng)狀態(tài)直接影響其奶水質量,進而影響仔豬的健康狀況。另外,針對母豬做好常見病的治療,比如炎癥、厭食、跛腿、熱應激等,還要定期驅蟲和免疫。
表1 某5000頭生產母豬的豬場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匯總
將妊娠母豬提前3~5天轉入產房待產,之前做好抗應激工作,注意預防中暑和早產。進入產房后,隨時關注其有無分娩征兆,做好接產準備,一旦開產便要認真填寫母豬卡片,記錄母豬的開產時間、仔豬的娩出時間,借以判定產仔間隔時間長短。若發(fā)現產仔間隔超過2小時,就需要通過陰戶外肌肉注射催產素,幫助母豬收縮子宮,促進分娩,防止仔豬在產道窒息缺氧而死。若注入催產素不見效果,而且出現胎位不正或死胎時,則需要實行人工助產,操作時注意嚴格無菌,防止產道損傷,影響后期的生產繁殖性能。
盡管夏天天氣溫熱,但是初生的仔豬由于剛剛離開母體,所以比較怕冷,需要將其放入保溫箱內,保持室內干燥、溫暖,期間注意調節(jié)保溫燈的高度。一般舍內溫度大于26℃時,保溫燈就可以關閉,防止仔豬過冷或過熱引發(fā)死亡。
產后的母豬很快就有乳汁分泌,一般保證仔豬在出生后6小時內,最好是2小時內吃到初乳。因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在保證營養(yǎng)供給的同時增強仔豬抵抗力,避免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仔豬死亡。
仔豬出生后會自主選擇乳頭,往往越壯的仔豬,越能搶到乳汁充足的前部奶頭;反之,越瘦弱的仔豬,越搶不到好的奶頭,不得不吃后排的小奶頭,長此以往會影響仔豬生長的整齊度,因此必要時需要人為地調整乳頭,固定奶頭原則是“大前后,小中間”,以確保仔豬的健康生長[3]。使仔豬成長均勻,有時需要反復調整多次,個別強制固定奶頭。
寄養(yǎng)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越早越好。根據母豬的兩側有效乳頭數目來決定其帶仔的數目,選擇個體均勻的仔豬留下,將個體較大或較小的仔豬拿出去分別寄養(yǎng),寄養(yǎng)的弱小仔最好湊成一窩,由奶水較好且乳間距小的母豬來寄養(yǎng)。
事先準備好耳刺鉗、耳墨、耳刺釘等工具。打耳刺時要注意:一人保定,一人打,保證耳刺清晰,避免在血管豐富處打耳刺。
事先準備好斷尾鉗、紫藥水、注射器、鐵劑、噴藥小壺和慶大霉素注射液等工具。
(1)斷尾。要求長度:母豬蓋住陰戶,公豬其尾巴蓋住睪丸的一半;斷尾注意事項:每斷一頭,斷尾鉗消一次毒。抓豬時輕拿輕放,禁止抓小豬前腿,避免人為創(chuàng)傷感染。
(2)補鐵。每頭小豬頸部肌肉注射1.5~2 mL鐵劑,體表蒼白的豬可用2 mL,補鐵可以有效預防仔豬的營養(yǎng)性貧血。
(3)灌服慶大霉素防止仔豬拉稀。
操作手法:刀口朝下,縱形切開陰囊,開口適中,切忌開口過大。注意事項:刀片嚴格消毒,優(yōu)先去勢健康仔豬,最后去勢拉稀仔豬,操作后每半小時檢查是否有漏腸,并及時做好處理。
初生仔豬5日齡開始補料,如有拉稀豬只,停止補料,補上電解多維。教槽料應少喂勤添,保持新鮮、清潔、衛(wèi)生。采食量不好或始終不認槽的仔豬要給予其誘食奶。
對于母豬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咬仔,處理措施各不相同。具體如表2。
表2 母豬咬仔的不同原因及處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適時注射疫苗。母豬在產后第7天注射豬瘟疫苗,第10天注射細小病毒三聯苗,第14天注射偽狂犬病疫苗;仔豬14日齡注射圓環(huán)病毒病和藍耳病疫苗,20日齡時可以同時注射豬瘟、副傷寒疫苗,40~50日齡時注射豬丹毒、豬肺疫疫苗,防止傳染病的危害。
[1]郭麗華,蘭國湘.哺乳仔豬死亡的原因分析 [J].云南畜牧獸醫(yī),2017(4):4-7.
[2]盧文成.哺乳仔豬死亡原因及對策 [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6(1):18.
[3]李蕾,張長友,魏振華.哺乳仔豬死亡原因及防治對策[J].飼料與畜牧·規(guī)模養(yǎng)豬,2011(3):26-27.
[4]吳淑妍.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7(9):105-106.
[5]趙鋒.如何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 [J].中國豬業(yè),2009(10):38-39.
S828.28
B
1673-4645(2017)10-0060-03
2017-09-26
2015年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KC15N0016);2016年江蘇省農業(yè)三新工程項目(SXGC[2016]041)
呂顏枝(1984-),女,講師,主要從事動物醫(yī)學專業(yè)教研工作,E-mail:lvyanzhi841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