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上世紀70年代末,東亞漢文小說始為中國學界關注。80年代以來,域外漢文小說研究漸漸成為中國學者關注的焦點,海峽兩岸的一大批學者從文獻整理、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等多方面探討這一課題,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學術成果。通過對上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漢文小說的主要研究成果略作概述,考察其整理研究的現(xiàn)狀,可以深入地闡釋東亞漢文小說研究的學術意義。
[關鍵詞]
東亞地區(qū);漢文小說;整理研究;學術意義
[中圖分類號] I0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007(2017
)04003305
[收稿日期] 2017-04-17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漢文小說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320113;“上海高校高峰學科建設計劃中國語言文學”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趙維國,男,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域外漢文文獻整理及研究。(上海 200062)
在古代東亞地區(qū),中國周邊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均采用漢字書寫本國史書,并以漢文創(chuàng)作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然而,在整理文化典籍、振興民族文化的過程中,東亞各國的漢文化典籍處于非常尷尬的學術地位,它們屬于本國士大夫文人創(chuàng)作的文化典籍,但其賴以書寫的漢字,卻非本國文字,因此它們屬于本土文化,還是中國文化,一時難以定論。實際上,這些漢文典籍雖以漢文字書寫,但其思想、內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東亞各國的文化瑰寶。上世紀70年代,臺灣的朱云影教授提出中國文化影響下的東亞漢文學問題,域外漢文學開始進入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域外漢文小說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無論是文獻整理還是文本研究,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此,本文以中國的東亞漢文小說整理研究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研究現(xiàn)狀及其學術意義略作論述。
一、“域外漢籍”、“漢文化整體研究”的提出及東亞漢文小說文獻整理
“域外漢籍”的提法始于臺灣學者,1986年,聯(lián)合國學報文獻館館長陳先教授主持了第一屆中國域外漢籍研討會。自此以后,臺灣學界多次舉辦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以學術會議的形式推動域外漢籍的整理與研究。大陸學者張伯偉、王勇、孫遜諸位先生于90年代涉足這一領域,1900年出版的陸堅、王勇主編的《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提出漢籍研究三要素,即海外佚書、中國典籍的影響、域外典籍。張伯偉教授積極推動域外漢籍的研究,于2000年成立域外漢籍研究所,于2005年主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經(jīng)過多年的學術積累,2012年,張伯偉教授撰寫了一部具有指導意義的域外漢籍研究的學術專著——《域外漢籍研究入門》,域外漢籍整理與研究作為一門學術性非常強的學問獨立于學界。
張伯偉、王勇等采用廣義的“域外漢籍”,即存在于中國之外或由域外人士撰寫的各類漢文典籍。張伯偉闡釋說:“可以包括三個方面,即:(1)歷史上域外人士用漢文書寫的典籍,這些人包括朝鮮半島、日本、琉球、越南、馬來半島等地的知識人以及17世紀以來歐美的傳教士;(2)中國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比如大量現(xiàn)存的中國古籍的刻本、朝鮮本、越南本等以及許多域外人士對中國古籍的選本、注本和評本;(3)流失在域外的中國古籍,比如大量的敦煌文獻、《永樂大典》殘本以及其他各類典籍?!盵1](159)廣義的域外漢籍的概念被許多中外學者認同,在具體的學術研究中,由于各位學者的學術背景不同,所選擇的研究視角也不同。如嚴紹璗的《日藏漢籍善本書錄》、金程宇的《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等主要收集日本所藏古代中國人著述的漢籍及日本翻刻的中國典籍。法國學者陳慶浩、大陸學者孫遜、臺灣學者王三慶等采用狹義的“域外漢籍”概念,即中國以外地區(qū)的人用漢字以及漢文文法書寫出來的文獻。陳慶浩先生闡釋“域外漢文小說”這一概念為:“域外漢文小說指的是越南、朝鮮、日本(包括琉球)及西方傳教士用漢文書寫的小說,并不包括海外華文文學中的小說。”[2](1~2)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林明德、陳慶浩、王三慶等以“域外漢文小說”研究與整理作為域外漢籍研究的學術實踐,先后主編了《韓國漢文小說全集》《越南漢文小說叢刊》《日本漢文小說叢刊》,陳慶浩、孫遜主編了《越南漢文小說集成》,他們以國別來稱謂具體國家的漢文小說。另外,陳慶浩、孫遜等也非常關注傳教士漢文小說等,這些作品的作者均是來自西方各國的傳教士,都是母語非漢語的外國人撰寫的漢文小說。由于中國海峽兩岸學者的共同推進,域外漢籍整理與研究已漸漸成為當今學術界最受人矚目的一門學問。
20世紀90年代以來,陳慶浩把域外漢籍納入漢文化研究體系,突破傳統(tǒng)的漢文化研究范疇,提出“漢文化整體研究”的概念,其研究范圍不僅包括中國本土漢文化研究,也包括域外的漢文典籍。2001年,孫遜與法國學者陳慶浩、臺灣學者王國良、王三慶等合作整理東亞漢文小說,并提出“東亞漢文小說文獻整理與整體研究”的設想。孫遜認為:“近年來,歷史上曾以漢字為載體的東亞國家的漢文作品開始受到了國際和國內學術界的關注,這些國家主要有韓國、日本和越南,作品則包括詩、文、小說和其他漢籍。國內學術界習慣稱‘域外漢文或‘域外漢籍,當?shù)貒鴮W者則對‘域外這一稱謂比較敏感,習慣用‘東亞或徑直以國名指稱?!盵3](160)東亞各國的漢文小說與中國小說雖有深厚的文化淵源,但本質上屬于各個國家的本土文學,反映了各國的歷史、政治、風土人情等,是所在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東亞漢文小說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文學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兩千年來,在不對等的支配臣服關系之下進行各種文化交流,東亞各國自覺地尊崇儒家文化,形成了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價值觀念。因此,我們把東亞漢文小說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從文本文獻整理、漢文小說史發(fā)展、中外漢文小說的文化淵源等層面進行系統(tǒng)、深刻的研究。endprint
中國整理研究東亞漢文小說起步于70年代,臺灣學者林明德利用到韓國游學的機會,經(jīng)過七年的努力,搜集、標點漢文小說,于1980年出版了《韓國漢文小說全集》,東亞地區(qū)的韓國漢文小說開始進入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近年來,域外漢文小說的整理已經(jīng)成為學者最為關注的學術問題。為了便于說明,我們根據(jù)中國東亞漢文小說研究的學術力量分布,從臺灣地區(qū)、大陸地區(qū)兩個方面來論述。首先是臺灣地區(qū)的東亞漢文小說整理。臺灣地區(qū)東亞漢文小說的整理以法國學者陳慶浩先生為領軍人物,陳先生“本著集合異本,詳加??保鞒龆ū镜挠^念”,對域外漢文小說進行了全面整理。經(jīng)過十余年的努力,先后出版了三部整理成果,即陳慶浩、王三慶主編的《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一輯)》(7冊,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陳慶浩、鄭阿財、陳義主編的《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5冊,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陳慶浩、王三慶等主編《日本漢文小說叢刊(第一輯)》(5冊,臺灣書局,2003年)。至此,陳慶浩先生主編的越南、日本漢文小說與林明德的韓國漢文小說構成了一個整體。其次是大陸學者的東亞漢文小說整理。大陸學者對于漢文小說的整理起步較晚,也未像陳慶浩先生那樣有一個整體的研究構想及其穩(wěn)定的學術團隊。自80年代以來,標點韓國漢文小說經(jīng)典文本的主要有韋旭升、陳蒲清等人,主要成果有以下數(shù)種,即韋旭升標點整理的《九云夢》(北岳文藝出版社,1986年)、《玉樓夢》(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抗倭演義》(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謝氏南征記》(《韋旭升文集》第四卷),陳蒲清、韓國學者權錫煥合作標點的《金鰲新話》(岳麓書社,2009年)、《三國遺事》(岳麓書社,2009年)。2000年以后,域外漢文小說的整理漸漸為大陸學者關注,臺灣學者陳慶浩也將域外漢文小說整理的陣地轉移到上海師范大學,與孫遜先生合作,并邀請越南、韓國、日本學者加盟,打破地域、國別限制,走國際合作的學術發(fā)展道路。孫遜、陳慶浩先生在臺灣版朝鮮、日本、越南漢文小說整理的基礎上,搜集域外漢文小說異本,主編《域外漢文小說大系》,其中的《越南漢文小說集成》已于201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30冊,其所收種類、版本遠遠超過臺灣版《越南漢文小說叢刊》。不久之后還將陸續(xù)出版《朝鮮漢文小說集成》《日本漢文小說集成》。除此之外,上海師范大學的孫遜團隊非常注重經(jīng)典文本的整理與傳播,《九云夢》《壬辰錄》(收錄四種版本)也于2014年、2016年隆重出版,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除此之外,2006年西南師范大學與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域外漢籍珍本文庫》,2010年影印并校點出版的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所藏漢文小說集《花夢集》,前兩冊影印本,第三冊是孫德彪、周安平、趙凱三位先生的校點書,是一部集校點、影印合一的新版本。總之,中國的東亞漢文小說整理發(fā)展迅速,依托國內古典文獻的學術力量,邀請漢文小說所在國學者參與搜集資料,走國際合作的新思路。
二、東亞漢文小說研究現(xiàn)狀
中國的東亞漢文小說研究起步于70年代,臺灣師范大學朱云影教授撰寫了《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臺灣《大陸雜志》第21期,1976年2月)一文,率先提出中國文化影響下的東亞漢文學問題,域外漢文學開始進入學者的研究視野。80年代開始,兩岸學者共同推動,域外漢文小說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首先是中國臺灣地區(qū)的東亞漢文小說研究。在朱云影教授的倡導下,自80年代起,林明德、陳慶浩、王國良、王三慶、鄭阿財?shù)纫淮笈鷮W者聯(lián)絡各國學者積極推動這項研究。臺灣學者舉辦了十余次域外漢籍、域外小說等多種名稱的學術研討會,域外漢文小說研究收獲了豐碩的成果。會議論文集有《古典文學(第四集)》(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第一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87年)、《第二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89年)、《域外漢文小說論究》(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三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0年)、《外遇中國——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臺灣有關域外漢文小說研究的重要論述多出自這些論文,如陳慶浩的《古本漢文小說與韓國漢文小說》(2001),王三慶的《日本漢文小說研究初稿》(1988年),林明德的《以中國為背景的韓國漢文小說》(1987年)、《韓國漢文小說之興衰及其研究》(1988年),王國良的《韓國抄本漢文小說集<啖蔗>考辨》(《漢學研究》,1988年第6期)、《論薛仁貴故事的演變——兼談韓國漢文小說“薛仁貴傳”》(1990年),鄭阿財?shù)摹对侥蠞h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1988年)、《佛教文學與韓國漢文小說》(2001年)等論文,均出自這些論文集。除此之外,需要特別提出的是,臺灣學者不僅注重著書立說,而且善于培養(yǎng)學術隊伍。陳慶浩、王三慶等從80年代起培養(yǎng)了陳益源等第二代域外漢文小說研究人才。陳益源教授已成為越南漢文小說研究最有造詣的學者之一,其論著有《<剪燈新話>與<傳奇漫錄>之比較研究》(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王翠翹故事研究》(臺灣里仁書局,2001年)、《越南漢籍文獻述論》(中華書局,2011年)?,F(xiàn)在,陳益源教授開始培養(yǎng)第三代域外漢文小說研究人才,并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2005年,香港的《東亞文化研究(第七輯)》??霸侥蠞h文小說研究專號”,載錄了他與14位學生的越南漢文小說研究的學術論文??傊_灣學者從文本、文化傳播等視角拓展了域外漢文小說的研究深度,并培養(yǎng)了一支穩(wěn)定的富有生機的學術研究隊伍。
其次,中國大陸的東亞漢文小說研究。中國大陸的域外漢文小說的研究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起步較晚,但韓國漢文小說的研究和臺灣地區(qū)基本同步,因為北京大學、延邊大學自1949年以來就建立了朝鮮語系,具有較雄厚的研究基礎。自70年代起,延邊大學鄭判龍教授開始研究朝鮮漢文小說,發(fā)表了《朝鮮實學派文學和樸趾源的小說》(《延邊大學學報》,1978年第3期)、《朝鮮優(yōu)秀的古典名著<春香傳>》(《延邊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培養(yǎng)了金柄珉、金寬雄、崔雄權、李巖、許輝勛等一批優(yōu)秀學者。與此同時,北京大學韋旭升率先涉獵朝鮮漢文學整理研究,先后整理出版了《九云夢》《謝氏南征記》等漢文小說名著,發(fā)表了《談朝鮮小說<謝氏南征記>》(1984年第1期)、《略論朝鮮古典小說<九云夢>》(《外國文學》,1986年第12期)等學術論文,先后完成了《朝鮮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中國文學在朝鮮》(花城出版社,1986年)、《<抗倭演義>及其研究》(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等論著,不僅考察了漢文小說在朝鮮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而且立足于文本研討中韓小說的文化關系。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一些年輕學者逐漸成熟,撰寫了一批頗有學術功底的專著。如金柄珉的《朝鮮文學的發(fā)展與中國文學》(延邊大學出版社,1994年)、《朝鮮——韓國文學的近代轉型與比較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年),金寬雄的《朝鮮古小說史稿(上)》(延邊大學出版社,1998年)、《中朝古代小說比較研究(上)》(延邊大學出版社,2009年)、《韓國古代漢文小說史略》(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李巖的《朝鮮文學史》等,從小說史論和比較文學的視角研討朝鮮漢文小說。2000年之后,一批年輕的朝鮮漢文小說研究學者脫穎而出,如徐東日、馬金科、孫慧欣等,他們以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學作為研究對象,偏重中韓文學比較、古代朝鮮詩學、文化學研究,兼顧漢文小說研究。其中孫慧欣的《冥夢世界中的奇幻敘事——朝鮮朝夢游錄小說及其與中國文化的關聯(lián)》(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專論朝鮮朝夢游小說,從史的視角梳理朝鮮朝夢游小說發(fā)展的脈絡,解讀夢游小說與中國母體文化之間的關系。由于延邊大學有特殊的文化優(yōu)勢,在韓國漢文小說研究方面得天獨厚,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除了韓國漢文小說外,域外漢文小說還包括日本、越南等國家的漢文小說。上海師范大學孫遜先生于2000年開始和臺灣學者合作,明確提出東亞漢文小說的整體研究概念,并撰寫了《東亞漢文小說研究:一個有待開掘的領域》(《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論韓國漢文小說<倡善感義錄>》(《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3期)、《日本漢文小說<譚海>論略》(《學術月刊》,2001年第1期)、《韓國三國史傳文學中的儒家蘊涵及其本土特色》(《復旦學報》,2015年第2期)、《韓國“倭亂”小說的歷史蘊涵與當代價值》(《文學評論》,2015年第6期)等學術論文,2010年主編《海外漢文小說研究叢書(四冊)》,包括《日本漢文小說研究》《越南漢文小說研究》《韓國漢文小說研究》《傳教士漢文小說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系統(tǒng)全面地探討了域外漢文小說。在孫遜先生的培養(yǎng)下,一批頗有學術實力的中青年學者漸為學界矚目,如趙維國、朱旭強、汪燕崗、孫虎堂、任明華、朱潔等,論述頗多,如趙維國的《論<三國志通俗演義>對朝鮮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文學評論》,2010年第3期)、《論<興武王演義>的創(chuàng)作及其與<三國演義>的文化淵源》(《外國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朝鮮漢文小說<林將軍傳>版本、成書考述》(《中華文史論叢》,2016年第2期),孫虎堂的《日本漢文小說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研究理路》(《國外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日本唐話學者岡島冠山及其漢文小說<太平記演義>述論》(《外國文學》2009年第1期),朱潔的《越南漢文小說與中國古代小說傳統(tǒng)》(《江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等等。上海師范大學的李時人、嚴明等教授也較早地涉足域外漢文小說研究領域,發(fā)表了《中國古代小說與越南小說的淵源發(fā)展》(《復旦學報》,2009年第2期)、《東亞漢文小說的衍變及本土特色》(《浙江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等學術論文??傊?,在江南地區(qū),以孫遜先生為首的域外漢文小說整理及研究團隊已經(jīng)形成,其漢文小說研究不僅探討了東亞漢文小說與中國小說的文化關系、思想蘊涵,還深入地考述了漢文小說文本本體研究。此外,還有林辰、王曉平、王寶平、王后法、夏露等眾多學者也發(fā)表了多篇域外漢文小說的學術論文,鑒于篇幅,不再一一贅述。endprint
三、東亞漢文小說研究的學術意義
近年來,域外漢籍研究漸漸成為一門顯學,各路學界精英積極參與,創(chuàng)作出大量的優(yōu)秀學術成果,不僅推動了域外漢文小說的研究進程,也較為客觀地評述了中國文化對于東亞漢文小說發(fā)展的歷史貢獻,其學術研究的意義重大。
第一,東亞漢文小說整理及其研究為多個學術領域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首先是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由于東亞漢文小說和中國古代小說親近的血緣關系,東亞漢文小說研究為中國古代小說在東亞三國的傳播和影響提供具體的實證,豐富和深化了中國古代小說的研究對象和內容,通過從外部世界看中國,從而更好地認識了自我。其次是外國文學研究。東亞漢文小說雖然以漢文字作為文學載體,但它是東亞三國國別文學的一部分,作者是東亞各國著名的文人,小說人物、風土人情均以本國的現(xiàn)實為素材,是本國文學重要的一部分,是對本土文字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的補充,豐富了本國文化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再次是比較文學研究。由于東亞漢文小說同屬于漢文化圈,其思想內涵、小說敘事方式等均受到中國文化、中國小說文本的影響。如歷史小說一脈,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以忠信仁義為核心的儒家觀念,但不同國家又呈現(xiàn)了接受儒家文化的差異性。最后是漢語言文字學的研究。由于東亞漢文小說都使用漢文字,其所用文字也是漢字字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東亞各國的漢字俗字、異體字,獨創(chuàng)漢字等,為漢文字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源。
第二,東亞漢文小說的整體研究,為“漢文化整體研究”提供了典型的個案,也是一次初步的嘗試。東亞漢文小說的整體研究,打破東亞漢文小說現(xiàn)有的國別文學研究格局,將東亞漢文小說置于同一個時空緯度上予以審視和觀照:縱向上,勾勒出了它們的歷史發(fā)展軌跡;橫向上,探討了它們之間的源流異同。這種研究不僅把東亞三國的漢文小說作為一個整體,而且進一步探討了它和中國古代小說的文化因緣以及它們所共同使用的漢字的相同規(guī)律與變異。以小說文體而論,它可以把東亞各國的小說文體、類型及其文體類型發(fā)展的差異進行整體的歷史探討,并對這種差異的形成進行深入探究。同時,這種研究還可以拓展到其他文體及學科,可以包括東亞漢詩、漢文、漢文詩話,也可以跨越到域外漢文儒學、域外漢文史學、域外漢文音樂學、戲劇學和美術學等,然后匯入中國本土的漢文化,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完備的“漢文化整體研究”。
第三,東亞漢文小說的研究,為東亞地區(qū)的和諧穩(wěn)定提供文化上的紐帶。東亞漢文小說不僅是東亞文化史一筆豐富的漢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令人贊嘆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東亞漢文小說的整理與整體研究,是東亞區(qū)域研究的標志性學術成果,從小說文本的思想內容、文體形式、小說觀念等進行考察,它至少揭示了三個方面的歷史事實:首先,儒家文化的政治倫理思想對東亞政治結構、社會價值體系構建有著重要的歷史貢獻,東亞各國具有共同的儒家文化觀念,追求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其次,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對于東亞小說創(chuàng)作的積極影響,推動了東亞三國的文明進程。漢文小說在東亞各國都曾經(jīng)繁榮發(fā)展,不僅再現(xiàn)了東亞三國人民的社會生活,也為后人研究東亞古代文化提供了文化依據(jù)。再次,以古代中國為源頭的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是東亞人民和平相處、文化交流的結果。自漢唐以來,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建立了一種非常穩(wěn)定的宗藩關系,這種宗藩關系與近代的資本主義殖民地有本質的區(qū)別。中國雖為宗主國,但藩屬國有自己獨立的王權和疆域,宗主國并不干涉藩屬國的內政。這種特殊的宗藩關系不僅僅是地域政治的原因,也有一種對文明先進國家的敬仰與追隨心理,是一種自覺的文化認同。漢文化圈的形成是東亞人民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歷史結果。
參考文獻:
[1]張伯偉:《域外漢籍研究——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2]陳慶浩:《域外漢文小說大系序》,《越南漢文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孫遜:《東亞漢文小說研究:一個有待開掘的學術領域》,《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責任編輯 全 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