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藝璇
名師課堂
碧山詞對楚辭的傳承
作者:段藝璇
楚辭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寶,歷代作家都在汲取它的營養(yǎng)來豐富自己?!八文┧拇蠹摇敝坏耐跻蕦O就深受其影響,其詞有明顯的接受楚辭之處,其詠物詞的表達藝術得益于楚辭中的比興寄托手法,其詞情感沉郁哀怨,也是對楚辭“騷怨”情感的接受,碧山詞多有故國之思,也是對屈原內(nèi)在精神的認同。
楚辭;碧山詞;詠物寄托;沉郁哀怨;故國之思
楚辭自問世以來,就因其深邃的思想內(nèi)容、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和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長期為后人所褒揚和學習,對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尤其是對詞這一文學體裁的影響更為突出。劉勰《文心雕龍·辨騷》中說:“《楚辭》者,體慢于三代,而風雅于戰(zhàn)國,乃《雅》《頌》之博徒,而詞賦之英杰也?!标愅㈧淘疲骸笆龂L、二十五篇楚辭,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詞之源也。”清人沈祥龍在《論詞隨筆》中也說道:“屈、宋之作亦曰詞,香草美人,驚彩絕艷,后世倚聲家所由祖也。故詞不得楚騷之意,非淫靡即粗淺?!焙髞淼脑~論家王國維在這些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論述:“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薄耙鹨诵蕖币怀鲎浴冻o·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倍鲎浴冻o·遠游》:“神要眇以淫放?!敝苯佑贸o中的語句來概述詞的總體風格,更是說明了詞與楚辭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南宋末期的遺民詞人王沂孫,由于自身的悲慘遭遇以及整個家國的巨變,使得他與詞人屈原產(chǎn)生了心靈上的共鳴,因而也就更加地關注楚辭,尤其是對“香草美人”式的象征興寄手法的把握,可以說已經(jīng)運用得相當純熟。汪森《詞綜》序有云:“碧山則源出風騷,兼采眾美,論體最高,亦與白石最異?!敝苯涌隙吮躺绞沁h承楚辭而來,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碧山詞對楚辭的接受,以便更好地認識其詞、其人。
楚辭中的作品多用比興,這一現(xiàn)象前人早已指出,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說道:“《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劉勰在《文心雕龍·辨騷》中也承襲了王逸的說法:“虬龍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讒邪,比興之義也?!边@些評論都指出在《楚辭》中屈原辭賦“引類譬喻”、“諷兼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尤其是楚辭中開創(chuàng)的“香草美人”的文學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后世的詞人們常常運用“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來把自身的思想價值與政治價值統(tǒng)一起來,從而寄寓自己的情感。而《九章》中的《橘頌》,則是著名的詠物比德之篇,作者通過歌頌橘樹受命不遷、深固難徙的品質(zhì),引類自喻,表達了堅貞愛國的志向,并把狀物和言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開創(chuàng)了詠物之作形象鮮明、含蓄雋永的風格傳統(tǒng)。
南宋后期是詠物詞興盛和繁榮的時期,這一時期不僅產(chǎn)生了許多的詠物佳作,集結(jié)了一本詠物詞集——《樂府補題》,詞集共選取了龍涎香、白蓮、莼、蟬、蟹五物進行題詠,而且還產(chǎn)生了不少工于詠物的詞家,如姜夔、史達祖、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等。王沂孫則是其中最工于詠物的名家,他現(xiàn)存64首詞,詠物詞即占了34首,占了全詞集約三分之二的篇幅。
近人吳梅在《詞學通論》緒論中有言:“詠物之作最要在寄托。所謂寄托者蓋借物言志,以抒其忠愛綢繆之旨,三百篇之比興,《離騷》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北躺降脑佄镌~既繼承了楚辭中比興寄托的表現(xiàn)手法,更是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特色,葉嘉瑩即認為:“王氏之詠物詞,既有隱語之特質(zhì),也有鋪陳之特質(zhì);既有喻托性,也有社交性;既有思索之安排,也有直接之感發(fā):是把中國詠物之作的傳統(tǒng)中的許多特質(zhì),都作了集中表現(xiàn)的一位作者。”在這些詠物詞中,詞人沒有慷慨激烈的言辭,只是用比興寄托的手法將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融合在一起,把自身的情感表現(xiàn)得蘊藉含蓄而又異常深刻。后人對碧山的詠物詞也是評價甚高,如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所言:“詠物詞至碧山,可謂空絕千古,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強求也?!饼堄苌凇吨袊嵨氖贰分兴裕骸凹佄镌~之大成,而能提高斯體之地位者,厥惟王沂孫氏。”都肯定了碧山之詠物詞在詞壇上的極高地位。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忠君愛國,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美政”理想。然而楚襄王執(zhí)政后,朝政日益腐敗,國家面臨著亡國的危機,襄王聽信小人讒言,對屈原這樣的愛國志士倍加迫害,最終被放逐于蠻荒之地。這使屈原的內(nèi)心充滿了委屈與怨憤,而滿腔的哀怨卻無處釋放,在心中慢慢郁結(jié),最后只得發(fā)而為詩,以文學藝術的形式抒發(fā)自己的一片赤誠,這一傳統(tǒng)對后世的文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碧山生活的宋末元初,是一個腐朽黑暗的時代,是一個充滿著硝煙戰(zhàn)火與絕望的時代,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腐敗無能,蒙古鐵騎肆意踐踏著祖國的山河,國破家亡。詞人生逢末世,那種飄零落魄之苦和茍延殘存的遺民生活,留在詞人的心中揮之不去,使得詞人的總體性格蒙上了一層憂郁的色彩,因而對于世事的興衰、人情的冷暖,比別人體味得更為深刻。這些都使得詞人心中的悲苦愈積愈厚,奠定了詞人作品中沉郁哀怨的感情基調(diào)。
陳廷焯認為碧山詞最為沉郁,曾指出其詞“怨慕幽思,本諸忠厚而運以頓挫之姿,沉郁之筆”,何謂沉郁,陳氏也有言:“所謂沉郁者,意在筆先,神余言外,怨夫思婦之懷,寓孤臣孽子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fā)之。而發(fā)之又必若隱若現(xiàn),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弊罱K歸結(jié)起來,陳氏所謂的沉郁之筆的要點有二:一是哀怨之深情,二是幽曲之表現(xiàn)。這在碧山詞中乃是常見,就如這首《齊天樂·螢》: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shù)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凄涼不盡。何人為省。但隔水余暈,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此詞全篇詠螢卻不著“螢”字,詞的上片寫螢的初生之情境,幽曲暗蘊了詞人對自身身世的慨嘆。起首兩句,既擒住題旨,又以光色點染意象,時空烘托情境,切合螢之物象特征,又蘊藏詞人對螢的憐惜情感。同時,其詞情筆意,又為后文寫人事悲慨作張本?!罢`我”二句甚為悲戚,詞人對如今自身的遭遇深感無奈。詞的下片筆歸現(xiàn)實,寄寓了詞人國破家亡的遺民之恨?!皹顷帯比鋽懺~人見螢生恨,接下來“漢苑飄苔”三句深蘊著無限凄楚幽恨。國破家亡,讓詞人不由得發(fā)出“千古凄涼不盡”的無限悲慨。詞人身處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國、眼前是暗淡幽冷的熒光,再加上這無邊無際的黑夜,怎能不憂思哀怨?jié)M懷,思到動情處,螢與詞人甚至已經(jīng)融為一體。陳延焯有言:“碧山齊天樂諸闕,哀怨無窮,都歸忠厚,是詞中最上乘。”詞人將螢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緊密相連,家國之怨恨、身世之悲涼等這些哀怨的情感便在比興寄托之間若隱若現(xiàn),字字凄斷,正如陳氏所說:“不根抵于風騷,烏能沉郁?”
詞人除了借物移情,幽曲地表達自己的哀怨之情外,還有直接使用“凄涼”、“愁”、“苦”、“恨”、“孤”、“殘”等悲傷的詞語來增添詞作的悲劇色彩。如《眉嫵·新月》就直接運用“休”、“嘆”、“難”、“凄涼”、“老”等一些情緒非常低沉的字眼來傳達內(nèi)心深沉的哀痛。如《齊天樂·蟬》里的“凄涼倦耳。”“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綺羅香·紅葉》末尾云:“但凄涼,秋苑斜陽,冷枝留醉舞?!边@些詞語能夠給讀者帶來直接的情緒感受,可謂滿紙都是凄涼哀怨之音。詞論家唐圭璋曾在《碧山詞研究》的序言中說道:“宋季之世,風韻相鄰并足詞壇翹楚者,碧山、草窗、玉田是已。宋社既屋,三子者咸抱黍離之悲與身世之慟,發(fā)而為詞,類皆凄惋纏綿,長歌當哭。跡其所詣,則草窗以韶倩勝,玉田用清空名,而碧山之沉郁頓挫,思筆雙絕,亦馀子之所弗能逮者?!薄俺劣纛D挫”、“思筆雙絕”之評甚妙。
碧山這些飽含哀怨情感的詞作,是他真正歷經(jīng)了亡國之痛而自內(nèi)心深處迸發(fā)出來的陣陣哀鳴,他的這些詞作以其寄寓朦朧的手法和深刻的哀怨情感成為了流傳至今的遺世名篇,正如清人陳延焯所言:“碧山以和平中正之音,卻值宋室敗亡之后,故其為詞也,哀以思。推而至于國風、離騷,則一也。”此論實為恰切。
碧山詞對楚辭的接受除了比興寄托的表現(xiàn)手法與哀怨的詞作情感外,在對內(nèi)的精神追求上也與屈原有著相似之處,這種內(nèi)在精神體現(xiàn)在碧山的詞中,主要是指其執(zhí)著的故國之思。碧山生活的時代,與屈原相比,更是一個悲劇的時代,詞人生活的前期,南宋王朝茍延殘喘于江南,國運衰敗,朝廷腐敗昏庸,支離破碎,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詞人的內(nèi)心是無比的悲痛和無奈,而更可怕的厄運便是,在碧山四十歲之際,南宋便滅亡了,此后揮之不去的便是詞人的愛國之心與對故國的眷念。
陳延焯有言:“少陵每飯不忘君國,碧山亦然。”雖然舊的時代過去了,但是詞人總是在追憶過去的時光,詞人亡國后的詞作里,幾乎每一篇都彌漫著一股濃烈的故國之思,非常執(zhí)著,以至于詞人已經(jīng)無法解脫,只要稍有一點點心靈的觸動,這種濃烈的情緒便噴涌而出,通過詞作表達出來。如重經(jīng)故地所作的《長亭怨·重過中庵故園》,詞人重經(jīng)故地,不可避免的想起從前情景,于是以“尚記”拉開了記憶的帷幕。最著名的抒發(fā)故國之思的當是這首《眉嫵·新月》:
漸新痕懸柳,澹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wěn),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
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難補金鏡。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丛仆馍胶印⑦€老盡、桂花影。
在詞人的心中,故國之思仍然是一個忘不了的情結(jié),就連新月也被詞人賦予了這層蘊意。全篇是借詠新月寄寓了詞人對亡國的哀思以及對故國山河破碎的悲憤之情。拳拳故國之思,都借詠月來表達,上片寫賞玩新月之感,句句寫新月,處處盼月圓。下片“千古盈虧休問”一句,從月的盈虧變化散發(fā)開來,概括出了人世間的變化規(guī)律,對世事的無常充滿了喟嘆。在漫漫的長夜之中,詞人思念故國的心在煎熬著。全詞以新月作為象征,映襯淪亡故國的殘缺,柔麗而蒼涼,其執(zhí)著纏綿地思念故國之情,使人讀來不覺悲傷之至。
吳梅曾言:“大抵碧山之詞,皆發(fā)于忠愛之忱,無刻意爭奇之意,而人自莫及。論詞品之高,南宋諸公,當以花外為巨甓焉。其詠物諸篇,固是君國之憂,時時寄托,卻無一犯復,字字貼切故也?!笨梢姽蕠际冀K是碧山詞抒發(fā)情感的重點所在。
張惠言《詞選》有言:“碧山詠物諸篇,并有君國之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王碧山詞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時傷世之言,而出以纏綿忠愛,詞中曹子建,杜子美也。詞人有此,庶幾無憾?!倍家恢驴隙吮躺降膼蹏模~人在這樣特定的歷史條件和主觀情思下,在如此黑暗的政治時代,還是在堅持自己的理想,毫不隱瞞自己的愛憎,用詞作深婉哀曲地來表達自己的“黍離之悲”與“麥秀之感”,其中的故國之思忠厚而纏綿。
王逸《楚辭章句》云:“屈原之詞,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竊其華藻,所謂金相玉質(zhì),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笨梢姵o影響之深遠。王沂孫《碧山詞》比興寄托之深遠,情感之哀怨也與楚辭的“騷怨”傳統(tǒ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執(zhí)著的故國之思更是對屈原內(nèi)質(zhì)精神的認同。陳延焯云:“沉郁頓挫,忠厚纏綿,楚辭之本也?!北躺娇芍^得其精髓,在他的詞作中,把楚辭對詞這一文體創(chuàng)作的影響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On Acceptance of Bishan Poem from The Songs of Chu
Duan Yi-xuan
The Songs of Chu is the bright treasure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Many ancient writers enriched themselves by learning from it.Wang Yisun weredeeply influenced by it,whose poem took in it obviously.The expression art of his poem benefited from the metaphor and analogy in the Songs of Chu.His poem expressed depressed and sad emotion,which took in the upset emotion of the Songs of Chu.His Bishan Poem covered the yearning for native land,which was the approval of Qu Yuan’s inherent spirit.
The Songs of Chu;Bishan Poem;emotion expression by chanting things; depressed and sad;the yearning for native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