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仁
名利 名聲
劉安仁
(一)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杰,追逐名利,人生的大部分光陰都放在“名利”二字上了。然天下的蕓蕓眾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看不破“名”和“利”,競志斗才,蠅營狗茍,卻沒有讓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名和利于自己,到底可以保留多久?
人生在世,有很多需求和期待,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爭名奪利,很難見到人們滿足的表情。人若能明白真正的滿足是心靈的滿足,就不會被物欲所驅使,過著輕松而愉快的生活。毋庸置疑,名利場中,到處爭先恐后,跌跌撞撞,條條升遷道上,皆是人頭攢動、匆匆遑遑、沖鋒陷陣,擠擠擠!可謂:“衣不暇暖,饑不及餐,忙不及履,連臉都來不及笑”呵!
為廉潔自律而立名,雖不貪利,卻是貪名。這種貪名的行為也不能稱之為廉潔。廉潔之所以能為世人所稱道,是因為極其難得。若是官官都能廉潔自律,廉潔成為正常的事情,又何必為此而立名呢?蓋因廉潔是用來懲罰貪污的,我本不貪,又何必寫上一個“廉”名,以引來貪者的側目而視呢?此話甚確:刻意標榜“廉”便是“貪”!
貪欲過多,縱是奢侈無度,也會覺得茫然若失。不幸的是,這種茫然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階段性的特征。不是嗎,什么都擁有了,卻反而讓人不知道如何生活,不知道生活的目的與意義是什么,而陷入集體無聊的哀嘆中。
有種說法我贊同:當今,人生舞臺上出場的往往不是人,而是人性。確乎:君可見,一切虛偽都出落得很摯誠;一切猙獰都裝飾得很莊重;君可知,一切陰謀都顯得和顏悅色,一切謊言聽起來比誓言還鏗鏘有力。當下的人們,面對浮躁、喧嘩、急功近利、欲望孽海,尚須做到:要找準我們的思想,要讓我們的思想遮住貪欲的面孔,要生活得寫意點,要生活得純粹點。盡管我們身處在功利的時代,但若心中不起執(zhí)著,便能無牽無掛,像那微云暗淡了河漢。與世不即不離,像是疏雨滴在梧桐上。有意與無意,不即與不離,這些都是為人處世的良方。只是能這樣做的人很少,能認識到這些的更加稀缺。
得失心太重的人,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心中就會備受煎熬;如果失去了,又仿佛掉進萬丈深淵,萬劫不復。在追求功利的路上,每天汲汲營營,不得休息。認真思量,還不是受了塵世名利的驅使。若能拋卻諸般紛擾,胸中的火自滅,冰自溶,便能活得安然自在。其實,人生是一個雕塑的過程,把所有的累贅之物去除,剩下的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不思量處的淡然是一種極高境界。不思量,才是最深的思量。一言以蔽之:急功近利者,少有明天!
(二)
名聲,人在世上所有名聲,可以是富名,也可以是惡名;可以是忠名,也可以是奸名。其名聲跟吃飯大多都沒有關系。
人,如果能擺脫對物質(zhì)的追求,并在精神層面上超越物質(zhì),他的世界觀將會變得無比開闊自由,心靈也會成為一方凈土,不為塵世所牽縛。能為朋友者,不在形跡;名聲在外者,不在一時。蓋因一時的名聲,只是打擾人的身心;以外形和外在的物質(zhì)交朋友,總是不知心的。
客觀地說,成名并不難,要看人的用功到不到位;只要精通一門技能,即使在一粒米上刻字,也足以名聞天下。有很多人看起來,什么都懂,可做起來什么都不行。因此,人怕就怕一樣專門的長處都沒有,這樣想自立自足就很困難了。人最好具備謀生的技藝,才不會無以為生,被社會淘汰。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是塵世大道。然反其道而行之者,古往今來,屈指可數(shù)。凡能在大名獲取之時,有反思和逃避,無疑是人性之英雄,非常人所能為。名聲,實則無法經(jīng)營,至于市場化的名聲炒作手段制造出來的明星,就如天上的流星。當年唱響全國的“快樂女生”,才短暫幾年,你又記得起幾個?人世的虛浮名聲,我把它當作有如莊周夢蝶一般,絕不會用凡欲的眼光去看它一眼。
孜孜于名、喜被滋養(yǎng)且醉心于名聲的人,即使立業(yè)建功,也是為己,不是為人。不是真心去做事的人,畢竟是虛為之事,必定會隨著名聲的改變而心志也隨之改變。至于講到修德,最主要是為了涵養(yǎng)自己的德行,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好處。若是為了他人的眼光而做圣賢樣,只是個蹩腳的戲子,不但辛苦,更是可笑。確乎,人求名,雁求聲,怕只怕名成千古罪,怕只怕名中多虛聲!
(三)
當今,世界充滿了誘惑,社會盛滿了欲望。在當今的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中,可說時時處處都是誘惑的陷阱,欲望的泥潭,使人們深陷其中,“瘋狂而不能自己,執(zhí)著而不知自退,癡迷而不能自省,淪落而不能自拔”。是的,欲望的存在,給誘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欲望是誘惑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
欲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個人欲望太大,整日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驅使,好像胸中燃燒著熊熊烈火一樣。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好像掉入寒泠的冰窖中。其實,無論是焦灼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因為,在波濤洶涌的生命表象之下,生命的本身是寧靜和無所欠缺的。在這里,沒有冰和炭,只有如魚得水般不盡的悠然樂趣。欲望最本質(zhì)的東西在于性。一切欲望源于性的沖動。英雄毀滅說到底更是人心的貪婪,欲望的膨脹。
世界一天比一天進化,人禍一日比一日加多,人欲日長、詐偽日興、為惡日甚,令人防不勝防,避不勝避。
有句諺語說:“如果你舍不得夕陽,你就會失去滿天繁星?!鄙畹闹腔凼遣灰^于執(zhí)著,不要讓欲望生根;如果你能不執(zhí)取一切,你便能不舍棄一切?!盁o取無舍”才是最好的生活態(tài)度。
人,總是容易迷失自己,倘若沒有智慧,就會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我們無法把握生活的方向,我們的生命便會墮落了。所謂出世的襟懷,便是一種看透世間種種現(xiàn)象的智慧,能對外界不起貪戀愛慕的心思。具有這種超越世事的心懷,便能夠在世間做任何事而不至于墮落,掌握自己生命的方向而不被左右。
欲,如火,不遏制則燎原;貪,如水,不遏制則滔天。故而,讓人們從唾沫星子飛濺的間隙,窺見了、重申了體驗生命本體,漂洗現(xiàn)代雜念妄欲,還原生命本質(zhì)狀態(tài)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