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馬克思主義作為實踐科學,越是純學術化,越沒有生命力。要回歸馬克思恩格斯本身,研究《共產黨宣言》七篇序言中反映出的認識規(guī)律與真理觀思想,從中發(fā)掘經典作家對待自身著作的態(tài)度。在實踐中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在實踐中展現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從而在根本上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待馬克思主義。
關鍵詞 《共產黨宣言》 實踐觀 真理觀 認識規(guī)律
作者簡介:殷明,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185
在《共產黨宣言》(后簡稱《宣言》)發(fā)表后的四十年間,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突飛猛進,馬克思恩格斯結合最新實踐不斷發(fā)展其科學理論。在《宣言》發(fā)表后的一百六十余年間,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翻天覆地,需要當代理論家以清醒的理論自覺不斷創(chuàng)新。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西方在研究和考據馬克思主義文本上的功課比我們更充足。因此,更要強調當下對待經典著作的科學態(tài)度。在《宣言》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已經把掌握真理的鑰匙交給世人。
一、1872年序言揭示對待經典著作的總態(tài)度
馬恩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確指出,“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這就是經典作家對待自身著作的總態(tài)度。隨著1848年至1872年長達25年的實踐活動,一方面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升,大工業(yè)有了巨大發(fā)展;另一方面革命先后爆發(fā),工人階級積累了斗爭的實際經驗;《宣言》提出的綱領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但不管情況發(fā)生多大變化,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到當時還是完全正確的。
在這一意義上,1872年序言至少在三個層次上揭示了這一總態(tài)度的內涵:一是即便掌握了經典蘊含的正確原理,運用時也會出現轉移,既有的革命綱領隨著實踐發(fā)展可能過時,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立場。二是馬恩給“完全正確”下的定語“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是真理具有一定適用范圍與條件的直接反映,符合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要求。三是馬恩通過序言來修改《宣言》并保留原文本,體現理論的發(fā)展性與認識的上升性,在與時俱進中尊重文本但不教條。
這一總態(tài)度,既展現在七篇序言對《宣言》的完善與發(fā)展中,也展現在創(chuàng)作《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后認為此書的史觀過于抽象并選擇讓老鼠去批判中,一句話,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對待科學理論。
二、1882年、1893年序言與認識規(guī)律
馬克思提出自己的理論是“發(fā)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 從認識論意義上而言,基于特定實踐所總結的具體革命綱領,正是基于對對象的正確認識而產生的在一定范圍內正確的相對真理。實踐不斷發(fā)展、現象持續(xù)變化,認識出現反復,一旦脫離相對真理的范圍便成為謬誤。
在《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馬恩指出“在這一章里,正好沒有說到俄國和美國”。 1848年至1882年這35年間資本主義社會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俄國、美國崛起。特別是俄國,由反動勢力的后備軍變成歐洲革命的先進部隊,因而馬恩指出“今天,情況完全不同了”。 究其根源,創(chuàng)作《宣言》時,他們認識的對象是“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而當時發(fā)生在未建立起這一制度的國家的實踐,自然沒有成為其認識的主要材料。引開來,馬恩對東方社會的研究不夠,特別是對中國問題未深入討論,正是因為認識的有限性。
1895年,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導言中寫到:“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fā)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程度”。 這與《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所指出的原理相一致,“無論法國經濟的進展或法國工人群眾的精神的發(fā)展,都還沒有達到可能實現社會改造的程度”, 直到私有制阻礙生產力發(fā)展時才要消滅它。一句話,認識是不斷上升的,實踐沒有發(fā)展到相應步驟、現象還未顯現,是無法完成超越時代認識到更多具體革命措施的。
想要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找出一切當代具體實踐的只言片語,實際上正違背了唯物主義認識論??陀^世界是我們的認識對象,在馬克思的年代,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尚未發(fā)展出,本質的此種現象尚未展現,便無法得出對實踐的具體綱領,所能真正認識的只有原理與一般規(guī)律。在原理之外用當時的具體綱領論述當下,實際上落入了唯心主義認識論的范疇。在經典著作中探索的,應當是馬恩凝練出的理論精髓。應當運用基本原理指導當下實踐,在當下實踐中發(fā)展出適應當下的具體綱領,并與新的理論相印證,進而改造世界。
三、1888年序言與真理觀
應當牢記,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不是理論本身。用馬恩列斯毛的理論論證自我理論的真理性,而不是用實踐來檢驗,違背了唯物主義真理觀。馬克思給的是方法、是武器,不是結論,“它啟迪人們的思考而不是代替人們的思考”。 在1888年序言中,恩格斯指出“但是這個協(xié)會成立……不能立刻宣布《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則”, 作為經典著作,其部分內容卻不能被立刻宣布,是因為當時的實踐要求一個充分廣泛的綱領使持不同觀點的人們聯合。一句話,恩格斯認為《宣言》中部分原則并不適用于當時的國際實踐。
此處蘊含的思想,即理論一經創(chuàng)立,其適用就面臨著被裁剪而發(fā)生錯位、誤讀的風險。理論是歷史的,必須依據理論孕育時的實踐認知加以理解。真理是具體的,如果恩格斯裁剪《宣言》的理論運用于當時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實踐,偷換兩個實踐的具體內容,就容易造成分歧。文本除了字面所承載的理論,還因實踐的痕跡而具有強烈的指向性。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其發(fā)現的強有力的武器分析當時的資本主義,但資本主義的實踐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理是有條件的,因而需要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課題上下大力氣。馬恩就曾將《宣言》中“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這一論斷, 根據研究的深入而修改為《宣言》1883序言中的(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從理論初創(chuàng)到離世,馬恩對自身思想的改造是巨大的,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資本論》第三卷,以至于西方出現了青年、老年馬克思之分,馬克思、恩格斯之分。在兩位導師離世后,第二國家的理論家們迅速發(fā)生了分裂,一方面也正是因為社會實踐的轉向。endprint
四、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待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建立在實踐基礎上,實踐的發(fā)展自然地賦予其不斷創(chuàng)新的屬性。馬克思主義活的精神就是理論聯系實際,著作的意義在于掌握方法。一句話,本質上不是符合不符合馬克思恩格斯說過的話,而是是否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
(一)認清《宣言》不是為了造就一種學術流派
當前馬克思主義研究有純學術化傾向,理論文章、學位論文對具體實踐的關注度不高。馬克思主義越是純學術化、越是純哲學化,越沒有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民眾的廣泛共鳴。理論必須掌握群眾,不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學者中占據多么重要的地位,本質上也只是諸多學術思潮中的一種,如果工人階級和進步人士不進行實踐,錯誤思潮是無法被現實地消除的。
必須指出,馬恩選擇適用某一概念是為了指導實踐,而非純粹的學術探討。“由于共產主義在廣大工人中曲高和寡而社會主義卻大受廣大工人歡迎,所以到1873-1874年馬克思恩格斯才把共產主義理論改稱為科學社會主義”, 1894年12月13日恩格斯寫給考茨基的信也有類似表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先天性地帶有用于指導實踐的屬性,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征。
(二)把握《宣言》作為“小冊子”的著作形態(tài)
從類型上而言,《宣言》不是面向學者展開論戰(zhàn)的,而是面向工人階級進行動員的。17世紀現代報刊出現以前,歐洲已經流行“小冊子”。因為篇幅小、印刷快、易攜帶、具有較強的傳播性,后來被應用于新聞投送、學說傳播與政治宣傳?!缎浴菲鸪蹙褪?3頁的小冊子,再版后改為30頁, 采用這一形式,與歐洲革命形勢緊密相關。馬恩也時常在文本中描寫著作的發(fā)行情況,在1892年序言中,恩格斯指出“根據《宣言》用某國文字發(fā)行的份數……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工人運動的狀況”、“《宣言》波蘭文新版本,標志著波蘭工業(yè)的重大發(fā)展”。 通俗、有力的文字易為普通勞動者所理解,想要與民眾的意識互動并促進階級意識的成熟,那么它必須能夠被工人階級所理解并實踐。
當下研究者的文字必須走出象牙塔,必須接地氣,必須走到群眾中間去。評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標準不應當局限于引用數、轉載數等學術影響力,而應當引入掌握群眾的數量、指導現實的情況等實踐標準。
(三)回歸科學實踐的正確態(tài)度
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在于普遍性,而不是對某個國家特殊規(guī)律的具體論述。不能因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倡導市場經濟就斷定我們的改革離開了馬克思主義;也不能反過來挖空心思地論證,馬克思當年的理論中就包含著對當下市場經濟一切具體實踐的肯定和鼓勵; 這些做法都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當前世界各無產階級國家正積極實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理論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世界社會主義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關于東方、國家“什么是及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系統(tǒng)的、現代的理論體系。要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理論,一句話,應當是實踐的而不是經驗的,發(fā)展的而不是教條的。要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待馬克思主義,真正貫徹馬恩對待自身著作的總態(tài)度。
注釋: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25,12,31,9,23.
陳嬌云.試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理解應有的三種態(tài)度.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2).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
劉小兵.凝視經典——關于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經典著作的思考.桂海論叢.1998(4).49.
高放.開啟真理寶庫的七把金鑰匙——研讀《共產黨宣言》感悟七篇序言.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0(5).15.
李軍林.近十年來《共產黨宣言》研究述評.史學月刊.2008(2).111.
俞可平.“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還是“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從1888年英文版《共產黨宣言》結束語的修改談對待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正確態(tài)度.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