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竹
(河北唐山遵化市第二醫(yī)院中醫(yī)科,河北 唐山 064200)
半夏瀉心湯加減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分析
馬文竹
(河北唐山遵化市第二醫(yī)院中醫(yī)科,河北 唐山 064200)
本文主旨研究潰瘍性結腸炎病癥的藥物治療效果,運用現(xiàn)今較為流行的中藥名方,即半夏瀉心湯,摻配中藥劑量的加減性保留,待灌腸用之,將用后效果進行簡要分析;治療方法分別采用兩種,第一種為甲硝唑保留灌腸,患者加服柳氮磺胺吡啶進行治療性觀察,第二種方法是采取半夏瀉心湯治療,收集本院近兩三年的潰瘍性結腸炎資料,將資料進行區(qū)分,平均將患者分為A、B兩組,A組采用第一種治療方法,B組采用第二種治療方法;結果:A組經甲硝唑保留灌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療后的效果明顯低于B組,即P值<0.05,兩組對比結果可以采信;結論:對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而言,采用中醫(yī)名方,即半夏瀉心湯治療后效果極佳,在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治療中,可以多加推廣與應用。
半夏瀉心湯;中藥保留灌腸;潰瘍性結腸炎
近年來,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疾病呈上升趨勢,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發(fā)病時肚子疼痛,并且還伴有糞質稀薄,民間稱拉肚子等癥狀,患此類病癥者一般病期較長,臨床上用藥治療也考慮采用西藥,經常性的用藥為柳氮磺胺吡啶,其病理性抑制效果較好,但是其不能從根本上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解決,且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導致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會因為不耐受而放棄治療,從而影響療效[1-2]。本文主旨研究潰瘍性結腸炎病癥的藥物治療效果,運用現(xiàn)今較為流行的中藥名方,即半夏瀉心湯,摻配中藥劑量的加減性保留,待灌腸用之,將用后效果進行簡要分析,具體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治療方法分別采用兩種,第一種為甲硝唑保留灌腸,患者加服柳氮磺胺吡啶進行治療性觀察,第二種方法是采取半夏瀉心湯治療,收集本院近兩三年的潰瘍性結腸炎資料,將資料進行區(qū)分,平均將患者分為A、B兩組,A組采用第一種治療方法,B組采用第二種治療方法;每組50例。B組中,年齡平均為40歲(40.16±5.12),病程平均為2年(2.09±0.17),該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各占一半,即2/50。對A組中,年齡均值為(40.56±5.12)歲,病程均值為(2.10±0.17)年,男女之比為27/23。2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的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A組:A組采用甲硝唑保留灌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療,其中甲硝唑用量為100 mL,濃度可取0.5%,以此藥劑做為保留灌腸待用,其治療工序與以下B組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相同(具體操作步驟可詳見下文)。
B組:接受半夏瀉心湯加減與中藥保留灌腸治療。
半夏瀉心湯的主要的藥物成分與用量可參見表1,若患者存在陰虛,則加石斛、玉竹。
表1 半夏瀉心湯的藥物成分列表
如果患者有氣血氣血瘀滯現(xiàn)象,除表中藥物外,還須加入陳皮與木香,亦可是陳皮與木香二者單獨加入;如果患者在此病基礎上還存在濕濁蒙蔽現(xiàn)象,可以適量加入藿香與佩蘭,二者也可以單獨用之。為患者配藥完畢后,將藥物置于器皿中,用水煎服,一日一劑,進服藥藥須分為兩次。另外,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的主要藥物成分與用量可參見表2。
表2 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的藥物成分列表
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睡前實施中藥灌腸,在實施前,囑咐患者盡量將大小便排空,之后常規(guī)對其肛門消毒和清洗,每次為患者實施中藥保留灌腸的量在150毫升~200毫升之間,其藥物的劑量由少量不斷的增加,實施中藥保留灌腸時,其肛管插入深度應在20厘米~30厘米左右,灌腸的速度為每分鐘30滴,若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較為舒適且無便意,則表明操作較為合理。患者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結束后,叮囑患者家屬協(xié)助患者保持臥床休息。
2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均按時進行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液等檢查,以10天作為一個治療療程,連續(xù)實施2個療程的治療。
A組采用西藥治療后,與B組中藥名方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反應。主要觀察記錄為三類,一類是身體全愈的患者,別一類是未能全部治愈者,即部分治愈者,可視為顯現(xiàn)效果,第三類是治療后未能治愈,視為無效。
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利用上述觀察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名稱為SPSS 22.00,檢驗治療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年齡、性別的相關統(tǒng)計,則采用t檢驗。P<0.05時,統(tǒng)計學有意義。
A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經過治療后,其治療效果明顯低于B組,即P值小于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本組治療中記錄A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為18%,其中一位患者還伴有便秘性出血,兩位患者有口內干燥,三位患者出現(xiàn)嗜睡現(xiàn)象,一位患者有口內干苦癥狀。而B組患者產生的愈后不適較小。即P值小于0.05,組間對比有效,結果可以采信。
眾所周知,在臨床消化性疾病中,潰瘍性結腸炎最為常見,其病呈較長,發(fā)病因素較多,室內、外空氣與日常飲食等都可能是疾病的根源,一般臨床對此癥狀通常采用上述第一節(jié)中的第一種方法治療,該類藥物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而言可以部分治愈患者,但其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源解決患者的頑疾。
中醫(yī)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中應用,取得了較高的價值,其中中藥保留灌腸是濃縮處理的中藥湯劑,之后以直腸滴注的方式給藥,使得藥物能夠直接在其病灶處作用,且不會對患者造成傷害[3],其中的金銀花可清熱解毒,五倍子可澀腸止瀉,黃連可清熱解毒,且可以抗腫瘤和潰瘍,以上藥物聯(lián)合進行灌腸治療,可以較好修復和保護患者的黏膜[4]。對于嘔吐性的潰瘍患者來講,半夏瀉心湯中的半夏可以起到和胃、止嘔的醫(yī)用效果;炙甘草、大棗、人參可起到溫益氣、補脾胃的作用;干姜具有溫中陽、散陰寒的效果;黃芩、黃連則可苦寒泄降、清熱和胃。以上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以起到和胃消痞、辛開苦降、補消兼施的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瀉心湯的應用,可以雙向調節(jié)患者的腸胃功能,促進抑制狀態(tài)腸蠕動更好的恢復,且可起到免疫調節(jié)以及鎮(zhèn)痛的功效[5]。
結合心上敘述可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用中醫(yī)名方治療,能夠很好的治愈結腸潰瘍性的疾病患者,根治性較強,并且治療過程中與結束后,現(xiàn)現(xiàn)不良反應的機率較小,對患者而言,用藥安全性極高,臨床醫(yī)學中值得廣泛應用。
[1] 陳德宇.中藥保留灌腸與半夏瀉心湯加減聯(lián)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z2):306.
[2] 蒲 偉.半夏瀉心湯加減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6,9(22):23-23,25.
[3] 伍先華.中藥保留灌腸聯(lián)合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13):78-79.
[4] 朱麗麗,郭 海,趙曉峰,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寒熱錯雜型潰瘍性結腸炎30例[J].河南中醫(yī),2016,36(11):1995-1997.
[5] 緱朝輝,張艷霞.淺析半夏瀉心湯加減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1):49-49,50.
R259
B
ISSN.2095-8242.2017.46.9076.02
本文編輯:吳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