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詩琪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更新變化,鑒賞詩歌成為培養(yǎng)人高尚的情操藝術關鍵點之一。那么,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最基礎的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能力的初級階段,在小學階段進行詩歌鑒賞的培養(yǎng)可以從對兒童詩的閱讀和講授起步,使學生領悟其中的寫作奧妙。
關鍵詞:兒童詩;表達方式;教學策略
著名兒童詩作家金波曾說:“兒童是天生的詩人。”的確,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好奇心常常會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韻味的話。在他們的眼中,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充滿感情色彩的。兒童詩具有生動的形象、豐富的形象、鏗鏘胡音節(jié)、明快胡節(jié)奏等特點?,F(xiàn)在人教版教材從一年級開始精選大量的經典兒童詩,從閱讀開始走進學生的生活,逐漸加大文字難度,要求學生自創(chuàng)詩歌。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從自身角度出發(fā),針對兒童詩的教學策略方面,教師的因勢利導就顯得非常重要。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兒童詩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本身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切實地從學生的角度來指導詩歌的鑒賞和情感的抒發(fā),更容易親近學生感受學生的情感寄托。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我在課程安排上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的閱讀能力來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兒童詩作為課外讀物讓學生閱讀。為了讓學生增加閱讀量,我利用每周的閱讀課讓學生朗誦詩歌,引導學生誦讀的方法。首先,我為學生介紹每首詩的寫作背景、作者寫作的目的,言簡意賅最為重要,對于小學生,言語過于繁瑣,他們聽后不能一時消化這些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言語就是為了讓學生聽得懂。然后要讀準每句話的意思,帶領學生身臨其境于作者寫作的情景中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最后,我組織學生分組談論,思考詩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哪些詞語用得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這樣的學習過程,都是讓學生動腦思考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精美詞語。不僅讓學生對詩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逐漸也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這種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從閱讀走向寫作。如果學生只是停留在賞析的層面,就無法體驗這種寫作的樂趣。在每一次語文教學中,我是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擇形象生動的兒童詩作為創(chuàng)作對象,這樣的切入教學課本,可以從趣味引導中迸發(fā)出激情的課堂氛圍。比如,我在講授一年級上冊《影子》這一課的教學內容,我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把字音讀準,把逗號或句號分隔的斷句斷恰當,把句子里的詞語和詞語間該停頓的地方停頓準確。自由朗讀后,我要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可以請每個學生讀一句,或者是男生和女生各讀一句,主要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朗讀環(huán)節(jié),我要保證朗讀的時間充裕,力求全班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這是讓學生讀熟后對其中詞句的含義有大致的了解,具體講了什么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會在講解詩歌時,將教材中與本課相關的圖片展示在多媒體課件上,這種結合會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深刻,因為詩中感性的語言符號與圖片相契合的鮮明形象,就會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
從學生主體角度出發(fā),按照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來慢慢引導學生注重生活細節(jié),我從真實的情感入手激發(fā)學生進行詩歌的創(chuàng)作雛形。通過我的觀察,及時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關鍵點,只要符合情理,我會讓學生大膽地涉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興趣出發(fā),才會將文字寫得生動。
二、朗讀抒發(fā)情感,引導學生領悟
兒童詩是用書面語言來展現(xiàn)直白的情感流露,里面暗藏著文字游戲,講究節(jié)奏的對稱性。比如,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領讀先讓學生對詩歌進行初步的了解,“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苯虒W中,我緊扣“小小的”和“彎彎的”,引導學生想象船兒和月兒的形狀,并帶著動作讀一讀。我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引導學生來看圖想象,在朗讀之前提問:圖上畫了什么?讀后再提問:哪幾句詩反映的是圖上的內容?然后在學生熟練的情況下進行深度的講解,并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朗讀的過程中,我運用多種方式來朗讀,讓學生參與其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和文學素養(yǎng)。
那么,通過情景和語言上的相互融通,使學生融入詩人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之中體會到這兩首的意境。我在講解小學高年級中講解兒童詩時,比較注意深化教學,不僅在于感情的交流和意境的感受,還要引導學生感悟其中的意蘊。
三、幫助學生選擇好素材,讓學生體會寫詩的樂趣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詞句的美并運用到行文之中。身邊的生活中細節(jié)可以作為寫詩的素材,作為語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去尋找,去大自然感受真情實感,這些就不缺少生活素材,行文流水。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大自然的風雨雷電和日出日落,豐富學生的是自然生活。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去看看》時,首先播放《我愛北京天安門》導入課程,帶領學生朗讀詩歌,讓學生用心體會重音和感情的變化。我在朗讀的時候,重心放在課文的長句子的朗讀上,利用范讀和標注重音等方式幫助學生將長句子讀正確??梢噪S著學生為主體的方式決定課程的流程安排,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文中作者的心情。我會細細講解字句的含義,使學生展開想象,在想象中讀,引發(fā)共鳴,為有感情朗讀做好鋪墊。我在范讀的時候,告訴學生讀書要詞與詞連讀,長句子中間要停頓,標點停頓時間有長短,輕聲要讀得輕、短等,教給他們一些朗讀技巧,就能使他們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而達到有感情的朗讀目標。
朗讀對情操的陶冶、心靈的感染以及對思想的啟發(fā)教育作用,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致入微、更感人至深。白話文,字面上比較容易理解,字里行間的蘊涵,有時又不可言傳。通過朗讀卻溢于言表,使人心領神會,獲得極大的滿足。
四、引入教學幽默,開展趣味課堂
教學幽默具有很大的教育功能。人們在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下,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教學幽默具有極強的情結感染力,而且?guī)熒g溝通難題會少些。教學技能很快變成學生學習的武器,增長學生的智慧。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我在講解鑒賞兒童詩的時候,會以試探性的提問來引導學生,無論是時間的限制,還是內容上的拓展,這些都滲透著回答問題的方向。那么對于學生的回答就映射出學習的效果。我可以結合學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接受程度來進行分析總結,在課堂延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加進一步學習。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盡可能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著力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小學教育中語文兒童詩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師本身可以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從創(chuàng)造的角度合理發(fā)揮想象力,并要結合學生的不同年級和生活經驗來不斷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快樂。作為教師,要時刻提醒自身小學培育的重要過程,要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多看、多讀、多寫,以提高學生讀詩寫詩的積極性,掌握創(chuàng)作技巧。
項目課題
本論文是嶺南師范學院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fā)展中心課題《讓詩歌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的研究》的研究結題成果。
參考文獻
[1]王玉璽.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詩的教學策略——以兒童詩《我想》教學為例[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2(2):50-52.
[2]管邦娟.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兒童文學現(xiàn)狀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5):16-16.
(作者單位:吳川市沿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