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語文自讀課的教學情況呈現(xiàn)兩極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部分教師認為自讀課內容在考綱之外,應把更多的教學時間放在講讀課上,不對學生進行自學的引導,有的學生甚至一學期下來都沒看過自讀課文。另外一部分教師則將自讀教學視為工作成績,雖重視了自讀教學,卻還是以老一套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學,完全磨滅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背離了自讀課的設置初衷,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之余更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一好處。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教師要教會學生“捕魚”的技能,學生才能“自給自足”,很多時候學生并不是不想自主學習,而是習慣了以往教師“把飯喂到嘴邊”的教學方法,不懂怎么去自我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第一步是要先把學習習慣培養(yǎng)起來。
(1)學會課前預習:課前進行預習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對課本有大致的理解,在自讀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清晰的預習方向指引,比如布置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預習作業(yè),如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并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引導學生預習。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學習:最好的自讀課學習方式應該是學生能做到“自問自答”,為滿足內在的需要而去主動學習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所以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對自讀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情感思考,帶著疑問進行有目的的學習。
(3)學會利用工具輔助自學:在自讀課中失去教師的分析講解學生就不懂自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缺乏輔助學習的工具,特別是對于缺乏閱讀習慣,課外閱讀量不足的學生在自行理解自讀課文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困難。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自讀課文的思想,也能積累大量的文學經驗,對整體語文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4)積極參與自讀課,投入學習:自讀課的學習方法多種多樣,其目的都是要讓學生產生自我學習的意識,教師要變換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讀課文中,然后去感受、思考。除了一般的課堂、小組的學習討論外,還可以進行新穎的角色扮演,讓學生情感代入,對自讀課文有更深刻的感受。
(5)養(yǎng)成課后總結的習慣:無論進行什么樣的學習,都要養(yǎng)成總結、反思的習慣,總結學習方法,進行歸納整理,反思還能進步的地方,才能在下一次的自讀學習中展現(xiàn)出更好的自學能力。
二、傳授學習方法,提高自讀課的自學能力
有了良好的自讀學習習慣,教師還要讓學生掌握自學方法,讓學生少走彎路,利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自我學習。
(1)多看多記,積累運用語言:當學生腦袋里空空如也的時候學什么都是費力的,所以教師讓學生盡可能的多積累語文知識,在關鍵時刻能靈活運用解決問題。查找法:利用各種工具書,如字典、詞典、課外資料等,遇到難題應該動手去查找思考答案,而不是張嘴就問。摘錄法:在自讀課文中遇到的美詞、美句和特別的感悟都可以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庫”,還可以寫讀后感,由此鍛煉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掌握語言運用技巧。
(2)掌握自讀課文的學習步驟:讀課文也需要技巧,而不是東看看西看看,無重點的粗讀就算讀懂了。教師要教會學生進行分層閱讀,先進行一遍粗讀,對課文進行劃分段落,總結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文章的形式特點。第二遍細讀,分析歸納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點、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最后一遍精讀,對文章進行自我感悟,學習文章的敘事手法等寫作技巧。同時對不同的課文應該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記敘性文章就要抓住記敘特點,議論性文章就要抓住文章的論據(jù)、論點,讓學生學會抓住課文的特點和重點。
培養(yǎng)學生自讀課自主能力的方法在教育界一直都有不同的聲音和見解,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多進行教研交流,探索創(chuàng)新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要學習”、“會學習”、“愛學習”。培養(yǎng)自學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余國蘭.如何實施初中語文的情感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22)
[2]郝晶.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J].赤子(上中旬). 2016(22)
桑淑靜,山東德州市第五中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