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萍
樹敬老之風 促社會文明
——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一師四建老年公寓副院長慈孝楷模藏淑紅
■文 張萍
藏淑紅照顧老年公寓老人
近日,記者來到十一師兵團四建老年公寓,入住老人家屬常湘悅告訴記者:“副院長藏淑紅和工作人員對我的母親比我們還照顧的好。莫說他們的護理技術我們做不到,就是他們的這份耐心我們恐怕也很難趕得上!”
據該院院長胡俊青介紹,今年49歲的藏淑紅從事養(yǎng)老工作已經12年,她從一名護工、到護理部部長,到現在副院長。前不久,她被評為“兵團‘五一’巾幗標兵?!?/p>
據悉,該院有床位100張,其中80歲以上老人占90%,失能失智老人占75%。該院秉承“全心全意為老人服務”的宗旨,近幾年一直是一床難求,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那是2006年底,藏淑紅還是一名新護工。入住老人吳從喜,因患有嚴重的老年癡呆癥。他兩位戰(zhàn)友前來探望,看到藏淑紅一點點把墻上、床鋪、衣物及老人身上抹的屎尿擦洗干凈,眼含淚花對她鞠躬說:“你們辛苦了,老戰(zhàn)友就拜托給你們了”。當時,藏淑紅十分驚詫,面對七旬白發(fā)老人的大禮。頓時她下定決心,再苦再累都要堅持下去,不辜負這份重托和信任。
這也是支持藏淑紅走過4300多個日日夜夜的支柱。
2011年,偏癱在床的江志科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因長期臥床身體狀況極差。當年一月,因發(fā)高燒住院治療期間,因病情還是沒有得到減輕,家人無奈只好再次將他送回老年公寓。藏淑紅每過兩小時天給老人測一次體溫,用冰塊降溫。吃不進去飯就采用鼻飼一天喂五餐。糞便排泄不出,就用手摳。終于在她的精心照顧下老人身體好轉。
91歲的潘成年老人身患胃癌,入住5年,依靠每天十二指腸送服營養(yǎng)液維持生命。2012年12月的一天凌晨去世時,她的子女不在身邊,電話囑托養(yǎng)老院全權處理后事。藏淑紅帶著3名護工半夜出去給老人買壽衣,為老人洗澡凈身換衣。出殯那天,老人的子女為養(yǎng)老院工作人員深深鞠了三個躬。
2013年1月26日,李育慶老人在彌留之際,抓著藏淑紅的手說:“感謝你,我永遠不會忘記你?!贬t(yī)院給老人的結論是最多活三個月。但是在入住的5個多月里,藏淑紅按時給老人喂飯、喂藥,清理大小便,一天9次敲背排痰、兩天1次擦洗身體,多維持了老人兩個月的生命。
2015年8月6日,91歲老人張桂珍患有嚴重風濕性關節(jié)炎、心臟病并喪失語言能力,性格比較孤僻,整天淚流滿面,每天食欲不振,眼看身體就要拖垮,藏淑紅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她好起來,讓老人少受點罪。她利用空閑時間,和老人一起回憶當年屯墾戍邊奉獻青春、為自己的家庭努力奮斗的經歷,中午推老人曬太陽、給老人按摩,天天端熱水泡腳,經過半年多的精心護理,老人身體日漸恢復,情緒也穩(wěn)定了,高興時還能咿咿呀呀跟人說話了,老人的子女看到母親的變化十分感謝藏淑紅。
養(yǎng)老院還有一位長期臥床的90歲老人張俊華,因患有吞咽功能障礙,喂食一頓飯常要耗用1個小時。一個多小時的喂食過程中,護理員們反復熱食。為避免噎食又保證營養(yǎng)搭配,藏淑紅將蔬菜、大塊肉類打成流質喂食老人。
還有一位老人叫葛成英,她患有較為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常嚷著要回家尋找媽媽,每至此時,藏淑紅都拉著老人的手,陪她在院內走走,重復解釋、疏導和安慰,直到老人放棄或忘記要尋找媽媽這件事。
四建退休職工李明因腦梗引起全癱,因夫妻離異,唯一兒子又對他棄之不管,藏淑紅從醫(yī)院把老人接到養(yǎng)老院,經過藏淑紅近一年精心護理,目前老人狀況比較平穩(wěn)。
今年3月,有位親屬慕名把母親蔣學珍老人從山東接過來送進養(yǎng)老院,老人身患兩處嚴重褥瘡,糖尿病潰爛嚴重,已見尾骨和胸腔,瘦骨嶙峋,沒有治愈的希望,而且家人送與不送意見嚴重不統(tǒng)一,藏淑紅通過上報養(yǎng)老院后毅然收養(yǎng)老人。為此,老人的女兒多次到養(yǎng)老院對藏淑紅辱罵,說她接受賄賂,為什么接收她的母親,打110報警,到民政局上訪。面對這些不公平的指責和誤解,藏淑紅也曾傷心難過,但沒有退縮逃避。付出就有回報,老人生命逐漸平穩(wěn),傷口慢慢好轉,女兒看到母親的變化,慢慢理解藏淑紅的付出和用心,主動找到她道謙和感謝。
截至目前,藏淑紅和大家一起為去世的老人穿衣,人數有200多位。拒絕老人及親屬贈送的錢物價值過萬。
(編輯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