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清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搜集有關的數學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培養(yǎng)小學生讀圖的能力,打好讀圖的基礎,既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也可為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畫線段圖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讀圖;培養(yǎng)
讀圖能力是一個小學生具備的基本能力。讀圖是學生理解數學、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或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
小學數學課本的特色就是通過富于趣味性和可讀性、形式多樣的主題圖呈現數學信息,學生學會看圖、讀圖,搜集有關的數學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學生對圖意進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順利解決問題。那么究竟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讀圖、理解圖意,培養(yǎng)學生直接從圖中搜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呢?
一、培養(yǎng)觀察圖的能力
觀察能力是小學生學習的基本能力之一。學生通過用眼觀察、動手點數、動口讀圖,感知事物的數量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數感。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畫面,并學會簡練、清晰的表述,從而選擇有用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培養(yǎng)讀圖的意識
學生在幼兒園,學前班就廣泛接觸過圖畫,對讀圖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到了小學階段,數學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圖畫呈現豐富的數學信息。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生動、直觀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除了注意插圖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外,還要充分挖掘插圖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意識。
三、培養(yǎng)描述的規(guī)范性
教給學生一種讀圖和回答問題的簡單“模式”,讓學生模仿老師讀圖,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圖意。比如,在教學連加、連減法時,我引導學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與“有……去掉……再去掉……還?!边@樣的句式來讀圖。說解題思路時,我讓學生用“我是這樣想的:左邊有……右邊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就逐步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練好語言基本功。
四、注重讀圖方法的傳授
單一的主題圖。主題圖中有很多非數學信息,目的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學習興趣。比如,教學“比多”、“比少”的問題,我設計了幾個問題,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圖中小兔和磚的一一對應關系,使學生認識到“同樣多”的含義,引導學生說出,小兔的只數和磚頭的個數“同樣多”。這樣長期堅持指導學生多讀圖、掌握讀圖方法,就能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豐富多彩的趣味生活場景或游戲情境圖。這種圖更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學生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富有興趣地從中獲得數學信息。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充分利用這些直觀的主題圖來激發(fā)學生有興趣的獲取數學信息外,還要用生動的情感性語言充分挖掘圖畫的趣味性與思想性,讓學生樂于讀圖,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數學的熱情,也讓他們熱愛數學,輕松地走進數學的海洋。
圖文結合的主題圖。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圖文結合的題目也相應增多了,但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看圖而忽略讀文字。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先讀圖,了解圖中的數學信息,再去讀文字,接著分析已知的信息,要求的問題,讓學生知道圖和文字是有聯系的,要把圖文結合起來讀,結合起來理解。通過認真讀圖,說出圖意,理清圖和文之間的聯系,解決問題就有理有據了。
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懂、讀好主題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思考再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發(fā)現的數學信息。交流時,引導學生把要解決的問題敘述完整與科學性,運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既要有問題,也要有相關信息。同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圖中給出的數據,還要關注數據信息之間得到聯系,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獨立讀圖的能力及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
培養(yǎng)小學生讀圖的能力,打好讀圖的基礎,既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也可為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畫線段圖打下基礎。當學生解題遇到困難時,會想到用畫圖來幫助分析,使畫圖、析圖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強解題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