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胡蝶 余干龍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日益密切,同時需要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與人才,這就要求有大量的懂外語的人才,更要求有大批的翻譯人才。英語翻譯水平對于學生考級至關重要,在平時的訓練中,除了大量的實際練習外,還應掌握一些基本翻譯技巧,詞匯量是翻譯的基本前提,而對背景知識、單詞含義的準確把握、語序的調(diào)整、修飾語的處理則是翻譯精準流暢的影響因素。本文對翻譯的定義從意義的角度出發(fā),闡述了翻譯的歷史淵源與背景,同時給出了個人英語翻譯學習經(jīng)驗心得。
關鍵詞:英語;翻譯;歷史;學習;經(jīng)驗
翻譯是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其中,在甲語與乙語中,“翻”是指的這兩種語言的轉換,即先把一句甲語轉換為一句乙語,然后再把一句乙語轉換為甲語;“譯”是指這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把甲語轉換成乙語,在譯成當?shù)卣Z言的文字中,進而明白乙語的含義。二者構成了一般意義上的翻譯,讓更多人了解其他語言的含義。
一、翻譯歷史背景
在歐洲,翻譯實踐有長遠的歷史。有人甚至認為,歐洲文明源于翻譯,上至羅馬帝國,下至今天的歐洲共同市場,都要靠翻譯來進行國際貿(mào)易。有人說,用古希伯來語寫的《圣經(jīng)舊約》和用希臘文寫的《圣經(jīng)新約》,如果沒有先譯為希臘文和拉丁文,后來又譯為中世紀和近代諸語言的話,2000年來的猶太基督教文化就不會產(chǎn)生,因而歐洲文化也不會出現(xiàn)。自翻譯《圣經(jīng)》起,將近2000年來,歐洲的翻譯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圣經(jīng)》的翻譯是一件大事,它幫助許多國家的語言奠定了基礎。在古代希臘、拉丁文學方面,荷馬的史詩、希臘悲劇、喜劇和抒情詩,忒奧克里托斯(約公元前310~前250)、卡圖盧斯(約公元前87~前54)、普盧塔克(約公元46~120或127)的作品等等也多次被譯成歐洲許多國家的語言。在保存古希臘文藝方面,阿拉伯譯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于歐洲各國古代和近代的其他大作家,如維吉爾、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塞萬提斯、安徒生、易卜生、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莫里哀等等的作品,也都多次被譯成其他國家的語言。在東方文學方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日本的能劇、中國的小說詩歌、印度的《故事?!贰ⅰ侗″辱蟾琛?、《沙恭達羅》等等都譯成了歐洲語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五卷書》,它通過中古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譯本,反反復復地被譯成了多種歐洲語言,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實踐產(chǎn)生理論,歐美許多國家的翻譯理論是五花八門的。從大的方面來看,可以分為兩大派:一派是翻譯可能論,一派是翻譯不可能論。其實,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可能是沒有的,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不可能也是沒有的。世界上一切翻譯活動都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進行的。歐洲許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馬丁·路德、M.阿諾德、F.W.紐曼、J.B.波斯特加特、H.白洛克、 Fr.R.諾克斯、V.那巴可夫等等,都對翻譯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據(jù)《開塞爾世界文學百科全書》的意見,這些理論中有些是剛愎自用的。
二、翻譯訓練技巧
英漢習語翻譯是一項要求很高的工作。一個人可以輕而易舉地讀或者寫下習語,但沒有一個人可以自信地說英漢習語翻譯時不會犯錯,在沒有英漢習語翻譯的相關知識的情況下。翻譯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筆譯是鍛煉一個人語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時也是做好口譯的重要基礎。從口譯的角度說,如果語言文字有了比較堅實的基礎,表達與思維就至關重要。練表達,一個好的方法就是視譯。在拿到材料以后應該調(diào)整好狀態(tài),想象自己就在翻譯的現(xiàn)場,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壓力??吹讲牧现械闹形暮?,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最流利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有哪些詞或句說得不通順或者結構不好,就可以記在筆記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請教或者自己進行查找。通過反復的訓練,在表達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較為明顯的進步。
練思維,在英譯中時,聽力是基礎,首先作為譯員,自己必須明白對方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有了這個前提,接下來便是思考用精練的句子傳達出來,這對思維有著很高的要求。單單只是聽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口譯譯員是一座溝通的橋梁,所以譯員的表達應該是工整的,讓受眾能夠非常順暢地理解對方的意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這時就顯得至關重要。語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兩種語言不應該有所偏頗。
但是不論是表達抑或是思維,翻譯最需要的勤學苦練,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地提高。在我看來,這是成為一名好翻譯,一名不會落伍的翻譯的最重要的前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新的知識,新的說法,新的詞匯,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翻譯,更應該時刻謹記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地向前看。
三、結語
當然漢語與英語的翻譯的方法內(nèi)容是遠不止以上這些的,限于篇幅,還有許多內(nèi)容未能涉及,但是從以上內(nèi)容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詞的翻譯技巧在漢英兩種語言中的應用相當廣泛,而且由于英漢文化背景的不同,這些詞的翻譯方法也不盡相同。通過對這些詞的技巧的研究,可以從一個角度透視英漢兩種語言及兩種文化的根本差異所以應該認真學習并將這些關于詞的翻譯技巧好好掌握,以便正確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還有,作為翻譯,語言只是一個重要地前提,而博學則可以為翻譯工作提供堅實的知識理論的保證。在進行翻譯工作的過程中,一定會接觸到各個領域,如果不去進行查找學習,那么在翻譯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xiàn)只翻出了表面,而沒有把其中真正的內(nèi)涵傳達到。有時更有甚者,會鬧出一些不應該有的笑話。所以在平時多涉獵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是對翻譯工作的一種知識儲備。因此可以說,一個好的譯員應該是一個博學的人。
參考文獻
[1] 許鈞.翻譯概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 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九江職業(yè)大學師范學院英語教育 江西 九江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