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祺童
面包是從西方傳到中國的。在西方,它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照說,做面包,是西方人的強項。
但是,一個中國的“95后”小伙兒不服輸,他的志向是:做出世界好面包。他就是第44屆世賽烘焙項目的中國選手蔡葉昭。
“細心對待每一個產(chǎn)品”
“教練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細心對待每一個產(chǎn)品。這要求我們盡全力學習訓練,充分發(fā)揮實力。我的目標就是在賽場上不抱有任何僥幸心理,尊重競賽規(guī)則,用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穩(wěn)定的發(fā)揮對待比賽?!?這是蔡葉昭在接受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
蔡葉昭告訴記者,他在剛剛踏入這個行業(yè)時想法其實特別簡單,就是認為每個人都需要一樣生存的技能,而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是烘焙,便選擇了這條道路,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非常幸福的?!半m然訓練很艱苦,但是每天都能夠確認到自己在進步,這種感覺累卻充實著。”
但在整個參與世賽的過程中,蔡葉昭不僅在技術方面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同時也對職業(yè)素養(yǎng)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烘焙師是高技能職業(yè),其主要職責是制作面包和糕點,包括各種各樣的烘焙產(chǎn)品,如美式面包、黑面包、奶油糕點及裱花面包等,并將其投入市場以備商用。除了技藝精湛與良好的原料分配能力,烘焙師還需展現(xiàn)藝術天賦、關注細節(jié)。
“細節(jié)”二字,正是蔡葉昭在學習訓練中的最大收獲。每一毫克的原料用量、每一抹奶油的裝裱位置,都是每一個產(chǎn)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名小伙子深知“細節(jié)”不僅僅是對于比賽而言,而是應當作為一種職業(yè)習慣陪伴自己的技能終身。
原本已經(jīng)在上海找到一份不錯工作的蔡葉昭在老師的鼓勵下,回到了技能學習的賽場,最初只是為了打磨自己的技能,不料想從省賽到國賽,再到脫穎而出即將代表中國烘焙項目去到阿布扎比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在整個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反復的訓練和打磨中得到了提升,并且自己對世賽的深遠意義與擔負的使命都有了不同的理解。
這是中國選手第一次拿到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的入場券。烘焙項目是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新增的比賽項目,中國選手對于比賽規(guī)則與技術要求都是一片空白,看似簡單的面點背后,是一項項復雜的工序與嚴苛的手法。而蔡葉昭,這位95后的蘇州小伙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代表中國的烘焙技術走向了世界技能的最高舞臺。
技凝于心走四方
烘焙,來自英文“bake”,是指通過烘烤等加工谷類食品,以糧油、糖、蛋等為原料基礎,添加適量輔料,并通過和面、成型、烘烤等工序制作出口味多樣、造型豐富、營養(yǎng)均衡的食品。
而這項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美食的技能,也通過世界技能大賽這一舞臺,以更加專業(yè)的面孔走入眾多技能人才的生活。
同樣是西方的強勢項目,蔡葉昭在一開始也會有所困惑。國際的標準究竟是怎樣的?評委們在對比賽結果的評估方面又有著怎樣的偏向呢?但他并沒有退縮,而是跟隨團隊的步伐分別來到韓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進行技能交流,正是在這一次次的交流之中,蔡葉昭帶著中國技工教育的烘焙技術走向了世界,同時也將西方強項的技術元素糅雜其中,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整個專業(yè)的技能提升。
伴隨著訓練難度的加大,蔡葉昭越來越覺得“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是的,對基礎技能的掌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食材與技術的應用能力、對突發(fā)情況的應變能力以及參賽的心理素質(zhì)等等,都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才能夠達成,但在枯燥苦悶的訓練過后所收獲的滿足感也是無法比擬的。正是這些苦澀與甜蜜的雙重交織,讓這個溫柔的大男孩更加熱愛這個行業(yè),那時的“開心就好”也轉(zhuǎn)變?yōu)椤耙欢ㄒΤ蔀榭梢栽趪H大舞臺上發(fā)揮自己技能專場的人”。
烘焙這項技能源自于西方,在產(chǎn)品設計創(chuàng)新方面,蔡葉昭認為自己還需要走一段漫長的學習之路。蔡葉昭告訴記者,自己在體能、產(chǎn)品制作速度、完成度及心理素質(zhì)穩(wěn)定性方面是更具優(yōu)勢的,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他還將繼續(xù)拓展自己的視野,努力學習烘焙知識與烘焙的相關歷史文化,加深其對烘焙產(chǎn)品的理解。蔡葉昭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有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力的面包師。
團結協(xié)作迎戰(zhàn)世賽
殊不知,技能大賽的真正意義就在于各國青年加強技能方面的交流,從而實現(xiàn)世界整體技能水平的提高。在被記者問及“對于這次參加世賽有何期許并做了哪些努力”時,這名眼含笑意的男生臉上盡是篤定:“我希望能夠在阿布扎比的世賽現(xiàn)場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技能,也希望自己的產(chǎn)品能夠得到國際標準的認可,讓世界人民知道中國的烘焙也在迅速地發(fā)展著并且后繼有人。”
這并不是空話。記者了解到,為了能夠接近這個目標,蔡葉昭一直堅持每日的體能訓練與英語學習,另一方面,烘焙項目的集訓基地——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也從2017年7月開始,讓整個團隊進入仿真訓練模式,希望選手們能夠牢牢掌握比賽的節(jié)奏,到時在賽場上可以有條不紊地展示自己的技能。
提及自己集訓的經(jīng)歷,蔡葉昭對整個團隊的小伙伴滿是感激。他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獲就是結識了中國隊的一群小伙伴。他們在集訓時一同學習一同成長,大家因為技能而相識,又因為理解而相知?!白罡袆拥氖堑诙膫溥x選手至今還會協(xié)助我一起訓練,并且在訓練時幫我?guī)э垺㈩I取訓練用的材料,” 談及這份友誼時,蔡葉昭的臉上浮現(xiàn)羞澀的笑意。
記者忽然明白,整個世賽集訓的過程不是某一名選手單槍匹馬的拼搏,每一位世賽選手的背后都是所有團隊成員的緊緊相依與默默付出。
“能夠代表中國走出國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與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自己是否傾盡全力不留遺憾與通過參與比賽能夠收獲的東西?!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