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隨著時代進步,教學設施不斷發(fā)展完善,外語學習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重復式輸入作為傳統教育精華,逐漸被師生忽視。本文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及學生習得的角度,對重復式輸入進行了詳解。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多形式、藝術化的重復可以有效地使知識“輸入”,讓學生“吸收”,完全遵循記憶規(guī)律,增強學習者的語感,每一次重復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新起點。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復,并不是簡單機械地將同一內容原封不動的多次呈現,而是通過藝術的形式,將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融入豐富變化的課堂形式和課堂環(huán)節(jié),達到反復鞏固與加深記憶的效果。筆者就大學英語課堂中的關于詞匯教學的重復式輸入的原則做法跟各位同仁分享。
一、什么是重復式輸入
重復是語言課堂最重要的教學策略,根據心理學對遺忘規(guī)律的研究,掌握一門知識,尤其是外語,不經過重復式輸入是不可能的。教育心理學中提到,學習、掌握知識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fā)展的結果,即注意、記憶等各種官能都需要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重復訓練而得到增強,并自動地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去。
重復式輸入不是簡單機械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講解同樣的知識內容,而是把同一知識反復地以藝術的形式、多樣化的方法、多變的課堂形式,一遍又一遍地形象地呈現在同學們面前,在“無聲”中并達到“潤物”的教學目的。
二、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重復式輸入的原則做法
詞匯的掌握是英語學習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中最基礎的元素,著名的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說,“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們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完全沒有基礎進行上層機構,比如語法、句式的建設。而單純的要求學生私下里進行機械的背誦不僅收效甚微,還會打擊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課堂上應該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將學生應該掌握的詞匯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步展示。
1、課前集智備課,將學生應掌握的詞匯進行篩選,雕刻記憶
作為拼音文字,英語單詞的拼寫拼讀具有一定的內在規(guī)律,發(fā)準音是正確拼寫的前提條件,直接影響單詞的記憶效果和詞匯量的擴大。大學英語課堂上應該減少“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領讀模式,通過講授單詞發(fā)音規(guī)則、拼寫的規(guī)律、以及詞匯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單詞觀”。講授的過程,就是多種范例展示的重復的過程,不斷通過“雕刻”記憶收獲知識。
課堂教學中,將集智備課時篩選出來的重點詞匯通過視頻欣賞、課件展示等形式讓同學們先有個大概了解和初步認識。然后范例解析讓同學們對所學習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印象。繼而通過教師展示或演示的方式讓同學們理解和明白所學知識的原理或者因果。接下來老師通過提問、小組討論、學生展示等形式讓同學們鞏固所學知識。最后老師讓同學們就所掌握的詞匯舉一反三,讓知識內化成應用技能。
2、在課堂導學中指出重要語言點做翔實的講解,重復中鞏固
教師應該通過重復式輸入對重點詞匯做出更加詳盡的解釋,不讓學生產生錯覺,以為詞匯表中的英語詞匯和對應漢語等同,而忽略了語言之間的差異性。比如前一天剛剛發(fā)生了一個新聞,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就應該通過listen and dictation等形式進行新聞重現、詞匯檢測。對于出現聽寫黑洞的單詞作為重點難點進行講解。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有一套重復記憶單詞的方法:先連續(xù)花5分鐘背10個單詞,然后花半分多鐘,迅速把背過的單詞掃一遍,利用大腦短期重復記憶鞏固這5分鐘的成果,然后重復這種方法來背新詞。半小時后,背了差不多五六十個單詞,此時第一個記憶周期已到,花3分鐘左右將半小時內背過的單詞掃一遍。之后再背新單詞,一個小時后將這個時間內背的所有單詞重復記憶一遍。在背完一組單詞8小時后復習一遍,接下來是24小時后、48小時后、7天后均復習一遍,最后是1個月后進行鞏固。
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也應該是一個不斷重復的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通過視頻、音頻等多種多媒體手段,或者通過模仿、跟讀等多種不同形式反復講解給同學們,讓大家反復學習,加深記憶。再小組提問、個人演示或表演、集體完成課堂任務等多種形式,幫助同學們喚醒記憶的知識,再次鞏固所學成果。
3、課后大量重復,重點鞏固黑洞單詞
第二語言習得受兩個不同的知識系統的影響,即習得系統與學習系統。只有“習得”才能直接促進第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才是運用語言時的生產機制。習得系統是潛意識的,兒童習得母語便是這樣的過程,即潛意識語言知識,才是真正的語言能力。學習系統是有意識的,就是大家所理解的有意識的學習語法、句式結構。學習系統的作用是有限的,只對習得系統起監(jiān)察作用,即通過有意識學習而掌握的語法知識來對無意識學到的輸出進行修正,以達到語言輸出的精準性。
而現在大學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顯而易見:多數學生即使每天聽、看半個多小時,都難進行口語輸出。施密特用“注意理論”給這一現象做出了解釋,即反復練習已使新注意到的語言進入長期記憶,以備日后隨時使用。注意理論指出,在這過程中,頻率首屈一指,即在條件均等的情況下,某一語言形式出現的頻率越高,就越有可能被注意到。
只有進入長期記憶的信息才能被自由地提取、使用。而短期記憶中的信息被強化的次數越多,進入長期記憶的可能性就越大。長期記憶的空間是無限的,而且長期記憶中儲存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接納新的倍息。
三、小結
重復的原則要在英語課堂上叫響,作為教師一定要懂得重復的理論,重視重復的藝術,尤其是詞匯的習得,不能盲目追求進度。大學英語的課堂需要教師掌握進度,重復式輸入,學生把握規(guī)律,更好的語言習得。
(作者單位:河北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