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軒
[摘要]魯迅的作品選材獨特,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只通過平實的語言就能夠?qū)⑷宋锏男睦砜坍嫷娜肽救?。魯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揭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瘡疤并予以療救,推動了我們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的社會歷史進程。
[關鍵詞]魯迅作品;人物塑造;典型特征
一、背景
魯迅出生于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但由于一場科場賄賂案而家道中落。所以魯迅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作為家中長子,他早早的承擔了家庭的重擔,體會到了世態(tài)炎涼與社會的冷酷。魯迅在十八歲時告別母親,外出求學。他曾輾轉(zhuǎn)多地,想用醫(yī)術挽救中國,但是幻燈片事件使魯迅意識到挽救中國在于“改造國民性”。從此魯迅棄醫(yī)從文,從精神層面挽救中國。1936年10月19日,魯迅于上海逝世。上海民眾在魯迅的靈柩上蓋了一面大旗,上書三個字“民族魂”。
二、《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1918年魯迅發(fā)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書中的狂人整日擔驚受怕,看到平常人之間的談話、對視等正常交往行為在他看來全部都是吃人的準備活動:街上的人想吃他,小孩子被大人教唆的想吃他,別人家的狗想吃他,甚至自己的親人都在暗地里與外人謀劃著要吃了他。從這一點看來他確實是個狂人,是個瘋子。但是,其實狂人是個走在時代前端的、反對封建禮教的啟蒙者。他看出封建禮教的實質(zhì)是吃人的,然而所有人都認為封建禮教是好的,所以他成了狂人,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異類。受封建禮教控制已久的中國人是容不下異類的,總會想盡辦法去同化異類,去消滅異類,用封建禮教吃了異類?!犊袢巳沼洝窐O具現(xiàn)實批判性,把矛頭直指封建主義文化的核心,對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思想史。
三、《阿Q正傳》
《阿Q正傳》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未莊的故事。未莊,一個虛構(gòu)的地名,充滿了批判性、諷刺性、象征性。主人公阿Q是一個沒有職業(yè)以賣力為生的最下層的農(nóng)民形象,他最突出的特點在于他狂妄自大,自欺欺人,自我陶醉,這些都體現(xiàn)一種無知愚昧的“精神勝利法”上,他那種猥瑣陋劣的生活方式,做了隱奴隸后便安于現(xiàn)狀而沾沾自喜的樣子,使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阿Q是—個帶有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阿Q正傳》所描寫出來的吃人、妄自尊大、自輕自賤、守舊排外、漫夸歷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機鉆營等特點簡直就是國民劣根性的總覽。
四、《祝?!?/p>
《祝?!肥且砸粋€知識分子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普通下層婦女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封建禮教逼上絕路的。主人公祥林嫂是舊中國農(nóng)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勞、善良、質(zhì)樸,但在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quán)利,反而成為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而終甚至于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書中的看客喜歡聽祥林嫂講述她的不幸,聽過的人要“好心”安慰幾句,給這個傷心的故事擠出幾滴眼淚以顯示自己的“同情與高尚”;沒聽過的人則要千方百計尋著祥林嫂,然后請她一遍一遍地講述自己悲慘的遭遇,聽過之后才會心滿意足的走開。就這樣一次次將別人的傷口撕開,欣賞別人血淋淋的痛苦,才能滿足看客們變態(tài)的喜好。人們說祥林嫂改嫁,有失女性的貞潔,讓她捐“門檻”來為自己贖罪,即使她照做了,但還是受到他人的歧視,最后,祥林嫂只能在“祝福”的炮聲中慘死街頭?!蹲8!吠ㄟ^對祥林嫂一個人的敘述,卻描寫出了所有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婦女,深刻揭示了反封建的重要性。
五、《孔乙己》
孔乙己,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長衫,滿口之乎者也的老人。他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即使代表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已經(jīng)破爛不堪,好像十幾年沒有洗過一樣,他也不愿脫下與那些“短衣幫”為伍。從這里就能看出,孔乙己是一個死要面子,看不起勞動人民,只想靠著科舉成為一個上層人士的人??滓壹荷钤谝粋€思想受到嚴重禁錮的社會之中,書中所有的人物:伙計、掌柜、小孩還有那些穿著長衫短衫的人們,所有的人物生活背景以及舉止行為都體現(xiàn)著那個時代特點。孔乙己每到之處總會受到他人的嘲笑,嘲笑他的知識,嘲笑他偷別人的東西而受到打罵,眾人以一種不屑的口吻展現(xiàn)出了在時代的背景下弱者生存的艱難。包括伙計也受到所有人的影響,言語之中充滿了歧視,完全看不出他作為晚輩對長輩的尊重。那些所謂的長衫顧客們有的有錢,有的有權(quán),卻也都把嘲弄孔乙己的行為當作一種樂趣。這個小小的咸亨酒店折射出一個社會的風氣,展現(xiàn)了落后的封建思想,更將人性的冷漠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六、結(jié)論
魯迅的作品選材獨特,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只通過平實的語言就能夠?qū)⑷宋锏男睦砜坍嫷娜肽救?。魯迅選取的主人公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我們能在這些小人物身上注意到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征,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這些小人物體現(xiàn)出了舊中國封建體制下不同階層、不同地區(qū)的人們生活情況的不同,但他們的命運卻是幾乎一樣的悲劇,可見“吃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對社會的批判性由此產(chǎn)生,也體現(xiàn)了追求社會的解放與自由和平的向往,所以恰恰是這些小人物最能體現(xiàn)出整個社會的狀態(tài)。魯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揭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瘡疤并予以療救,最終推動了我們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的社會歷史進程,加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