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龍
[摘要]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譯理論超越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文本中的文化翻譯,認為文化翻譯的過程就是構(gòu)建文化身份的過程,是少數(shù)族文化存活策略,這為人們從翻譯視角研究華裔美國作家的跨文化書寫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湯亭亭通過文化翻譯式的跨文化書寫,成功躋身美國主流社會,為美籍華裔贏得話語權?!杜率俊分?,湯亭亭對碎片化的“中國”記憶進行改寫和重塑,通過與她身處的美國文化的雜合,構(gòu)建起中美文化間的“第三空間”,消解了西方文化主體地位,也表達了美國華裔的文化身份訴求。
[關鍵詞]《女勇士》;文化翻譯;第三空間;雜合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36121(2017)01011904
一、跨文化書寫的文化翻譯屬性
(一)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譯理論
霍米·巴巴認為:“文化翻譯遠遠超越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文本中的文化翻譯,不一定要涉及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兩個不同的具體的文字文本”。[1]173 他認為,文化間的交流類似于隱喻意義上的“翻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原初文化,所有的文化都在與其它文化不斷地雜合,文化差異在文化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翻譯的過程就是構(gòu)建文化身份的過程,是少數(shù)族文化存活策略。“背靠文化差異的概念,我試圖把自己放在界線性的立場,放在作為差異的文化建構(gòu)的生產(chǎn)性空間之中,放在差異或他者性的精神之中?!盵2]209這一“生產(chǎn)性空間”不同于文化多元性,文化差異是“不可度量的”,是在觸動引發(fā)認同一種異質(zhì)闡釋的“第三空間”。
巴巴認為,兩種文化在交流時產(chǎn)生一個中間地帶,即“第三空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空間,文化差異只有在第三空間才能得以恰當闡釋。兩種文化并非二元對立的關系,而是在交流中相互接觸碰撞,在“第三空間”對話協(xié)商后產(chǎn)生兩種文化的雜合體。文學作品中的雜合為主流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其目的在于解構(gòu)并削弱權威力量?;裘住ぐ桶偷奈幕g策略是從內(nèi)部消解殖民話語,以此來顛覆殖民話語,同時構(gòu)建少數(shù)族裔文化身份。巴巴的文化翻譯理論不僅是某一具體文本的語言或文化轉(zhuǎn)換,更是一種后殖民文學現(xiàn)象:翻譯式書寫。這為學界研究美國華裔作家的跨文化書寫提供了全新的視野,使得我們從翻譯視角研究華裔作品有理可依。
(二)跨文化書寫的文化翻譯屬性
美國華裔作家的跨文書寫究其本質(zhì)是翻譯式書寫,他們的跨文化身份決定了他們書寫的文化翻譯屬性。湯亭亭等華美作家出生在美國,從小受美國文化的熏陶,他們認同白人文化,接受西方的價值觀,但同時他們又有著無法改變的華裔外在特征,這種特殊的經(jīng)歷使他們處于中美文化的“中間地帶”,他們想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卻是被白人看不起的少數(shù)族裔。霍米·巴巴與他們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他是印度成長起來的波斯人后裔,其文化身份十分尷尬,他既非印度人,卻成長在被英國殖民統(tǒng)治長達190年的印度,同時又是被一般印度人看不起的波斯人,并得以躋身于中產(chǎn)階級之列,進入西方主流中心,現(xiàn)任教于哈佛大學。他的這種特殊的文化身份使他對少數(shù)族裔文學和文化身份有著切身體會,因此在族裔文學方面很有發(fā)言權。[3]39巴巴強調(diào),將翻譯作為文本策略的一種話語敘述方式,使其參與民族認同的構(gòu)建活動。湯亭亭等美國華裔作家通過父輩的講述和閱讀翻譯成英語的中國典籍來了解中國文化,從而獲得對中國文化碎片化的記憶,他們所了解的中國故事是經(jīng)過“翻譯”的二手中國文化,而且在創(chuàng)作之前他們也沒有回到母國來切身體會中國的風土人情,可見其并不關心能否真實地反映中國文化,而是要構(gòu)建自己特殊的族裔文化身份。湯亭亭本人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diào)她是美國人,《女勇士》不是寫自身經(jīng)歷的傳記,而是美國小說,其中的中國故事是經(jīng)過她心靈的重述和潤色而誕生的,是美籍華人的故事。因此她對中國故事的書寫其實是巴巴所說的“翻譯式書寫”。在她的英文書寫中,通過“翻譯”完成自己文化身份的構(gòu)建,并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介紹到美國主流社會,因此湯亭亭的跨文化書寫應屬于翻譯研究的范疇,這種書寫涉及到兩種語言和社會文化,不同的是其原文本并非具體的語言文本,而是抽象的社會文化。
二、文化翻譯中的雜合
巴巴認為“文化雜合過程中產(chǎn)生新的、不同的、陌生的東西,產(chǎn)生意義協(xié)商的新領域”[4]211美國華裔文學作品體現(xiàn)出語言和文化上的高度雜合,他們的作品對于美國讀者和中國讀者來講都是帶有異域色彩的“他者”。
(一)語言層面
1.音譯
有些標準的漢語拼音,如“yang”和“yin”[4]31,有些是夾雜了方言發(fā)音的漢語拼音,如“Kuei”[4]88, “mong” [4]92等。這些詞多數(shù)出現(xiàn)在第一代華裔對話用語中,他們以此來斥責第二代華裔過分迎合美國文化,這種雜合了英漢兩種語言的書寫在破壞英語純正性的同時保留了中國元素,突顯華裔在美國社會中獨特的“中國性”。
2. 直譯
對于一些有獨特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表達,包括人名和稱呼語,作者采用逐字對應的翻譯方法,比如“Brave Orchid”[4]48,“Big wife”,“Little wife”[4]130等,以此來保留中國文化的特殊意象(“Orchid”對應“蘭”)和獨特的社會文化。
3.洋涇浜英語的使用
第一代華裔由于受到母語表達習慣的影響,說出的英語詞法、句法都不準確,與地道地英語語言習慣不相符,帶有漢語味。比如:“No read Japanese. Japanese words. Me Chinese”[4]52和“That's the year you turned old. Look at you, hair gone gray, and you haven't even fattened up yet……”[4]101第一代華裔英語表達的顯著特征是不連貫的短句,這顯然不符合英語語言表達習慣,因為英語注重形合,要求句子形式和結(jié)構(gòu)完整,注重以形顯義[5]48,而漢語注重意合,強調(diào)功能、意義[5]53,句子結(jié)構(gòu)靈活,短小精悍,言簡意賅。這種雜合式的英語保留漢語表達習慣,突顯華裔異質(zhì)文化身份。在后殖民語境中,中西方力量的較量也體現(xiàn)在不平等的語言地位上[6]137,小說中第一代美國華裔通過雜合了漢語的英語來時刻提醒自己在美國文化邊緣地帶的生存狀況,突顯出他們獨特的文化立場和自我身份認同。湯亭亭在跨語際實踐中加入了令人費解的漢語拼音和中式英語,使英語語言系統(tǒng)不再純潔流暢,以此來抵制強勢的美國文化,這種陌生化的手段使得讀者不得不費力思考才能理解,使中國文化從內(nèi)部慢慢滲透到美國主流文化中,從內(nèi)部消解英語的霸權話語,同時為華裔美國人爭取話語權。
(二)文化層面
《女勇士》中,湯亭亭對花木蘭形象的成功改寫,學界已經(jīng)有深入探討,這里不再贅述。其實在“白虎山學道”這一章節(jié)對花木蘭故事的改寫中,除了對人物賦予新的形象外,湯亭亭還通過很多細節(jié)來體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雜合。比如花木蘭在報完國仇家恨回到家鄉(xiāng),“Wearing my black embroidered wedding coats, I knelt at my parentsinlaws feet……”[4]45,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上新娘會穿刺繡禮服,但一定是紅色的,代表喜慶、吉祥, “黑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悲哀、壓抑、肅穆、恐怖、邪惡等,不適合婚禮的氣氛;西方的新娘一般穿白色的婚紗,新郎可以穿黑色的禮服,那么花木蘭為什么會穿上黑色的婚禮服呢?湯亭亭筆下的花木蘭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表現(xiàn)出對強權和社會不平等的抗爭精神,是不折不扣的女性主義者,湯亭亭還有意在木蘭出征之前安排了岳母在岳飛身上刻字的情節(jié),目的是使女性形象更具男性力量,黑色的婚禮服更突顯其男性氣質(zhì)?!按汤C”代表中國元素,“黑色”又賦予其西方的男性氣質(zhì),因此湯亭亭筆下的花木蘭婚禮禮服也成了中西方文化的雜合體。
在《女勇士》中,作為文化譯者的湯亭亭在其他許多細節(jié)之處對中國文化也做了改寫。在“鄉(xiāng)村醫(yī)生”一章中,“母親”在德功醫(yī)專求學時,同寢室的女生講述自己家里鬧鬼的故事,驅(qū)鬼時她去世的曾祖父傳來信,“we needed to put bigger helpings and a Fort in front of his plaque……”[4]65,要求他們在牌位前多放些供品和一輛福特車,中國民間的迷信傳說其實都是源自生活,“母親”的這段經(jīng)歷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之前,當時的中國普通民眾對福特車還不是那么耳熟能詳,但經(jīng)過湯亭亭這位文化譯者的改寫,美國的福特車出現(xiàn)在當時中國的鬼故事中;“母親”從德功醫(yī)專學成歸來,回到廣東省新社村行醫(yī),“母親”醫(yī)術高明,總是能把健康帶給自己的每一個病人,村民們說“She must be a Jesus convert” [4]83,說她是耶穌的化身,中國的村民最多會說是“神的化身”或“神醫(yī)”,不會說“耶穌的化身”,這顯然是在中國故事中雜合了西方人的宗教信仰。這些細節(jié)進一步說明湯亭亭講述的是美籍華裔而非中國人的事。
三、通過雜合實現(xiàn)華裔文化身份訴求
有學者認為,湯亭亭對中國故事的改寫迎合了西方對東方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因此也被冠以自我殖民的標簽,對此筆者不敢茍同。湯亭亭等美國華裔作家所做的文化翻譯式書寫是一種霍米·巴巴式的雜合批評策略,是少數(shù)族裔存活的策略,他們在文化夾縫中努力構(gòu)建著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身份是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可的統(tǒng)一,他人對自我身份認同的認可對于自我身份的構(gòu)建是十分重要的[7]89,在自我身份的構(gòu)建過程中,必須與他人交流。因此,湯亭亭在書中寫到中國故事時關心的并不是能否真實再現(xiàn)中國的文化,而是改寫中國文化元素,翻譯成英語讀者能夠讀懂的英文,以此來達到交流的目的,但同時也在抵制西方主流話語。尼南賈納認為,翻譯不僅是殖民者實現(xiàn)殖民統(tǒng)治的幫兇,也是消解宗主國民族中心主義的力量[8]63,是解殖民的工具。湯亭亭在文化翻譯式的跨文化書寫中,加入了大量的異質(zhì)文化元素,使中國文化介入到主流話語,以雜合的翻譯策略使白人話語變得混雜,使中國文化從內(nèi)部慢慢滲透到美國主流文化中,從內(nèi)部消解英語的霸權話語和美國文化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出華裔作家獨特的語言創(chuàng)造力,成功地在中美文化的夾縫中尋求第三空間,宣布了自己美國華裔的身份訴求。
《女勇士》的開篇,母親告誡敘述者不能把她講的事情告訴別人,敘述者違背母親的告誡,展開自己的敘述,以此湯亭亭開始尋求自我身份的構(gòu)建,第二章重新塑造花木蘭的形象,賦予其強烈的女性意識和族裔意識,刻畫出果敢又有當擔的華裔女性形象,使其擺脫弱勢地位,以此湯亭亭努力重塑華裔族群形象,《女勇士》的結(jié)尾,“我”宣布要將蔡琰的故事和《胡笳十八拍》做出自己的解釋,“The beginning is hers, the ending, mine”。 [4]206蔡琰是漢末三國時期才女,她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后值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虐走,嫁給匈奴人,她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后來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用重金贖回了蔡琰。經(jīng)過湯亭亭的改寫,蔡琰完全適應了異域生活?!癏er words seemed to be Chinese, but the barbarians understood their sadness and anger.” [4]209至此,兩種文化開始相互理解和溝通,蔡琰積極地適應異域生活環(huán)境,她還將兩種文化結(jié)合,創(chuàng)作出流傳至今的《胡笳十八拍》,歌詞似乎是漢語的,蠻人用自己的樂器伴奏,這也是一種具有雜合性的新文化。湯亭亭用蔡琰的經(jīng)歷類比華裔的生活處境,暗示自己也可以像蔡琰那樣在中美文化的邊緣地帶尋求生存之地,甚至可以通過改編和挪用中國故事來實現(xiàn)自身身份訴求,湯亭亭的這種努力事實證明也是成功的,她的作品在西方大受追捧,使她成功躋身美國主流文化中心,為美國華裔贏得話語權。
四、結(jié)語
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譯理論遠遠超越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文本中的文化翻譯,認為文化間的交流類似于隱喻意義上的“翻譯”,文化翻譯的過程就是構(gòu)建文化身份的過程,是少數(shù)族文化存活策略。湯亭亭通過文化翻譯完成自己的跨文化書寫,與眾多的華裔美國作家的作品一樣,湯亭亭在《女勇士》中改寫、挪用中國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英雄人物等文化元素來重塑不完整的“中國”記憶,用摻雜中國方言、漢語拼音、漢語句式等語言元素的獨樹一格的英語來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獨特的語言創(chuàng)造力,使混雜的文化和語言元素介入到英語文本中,以破壞英語語言和文化的純潔性來抵制強勢美國文化的同化,從內(nèi)部消解英語的霸權話語和美國文化的主體地位,表現(xiàn)出華裔美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以此來瓦解美國白人對華人的刻板印象,構(gòu)建起中美文化夾縫中的第三文化身份,即華裔美國文化身份。湯亭亭等華裔美國作家不懈地追尋和構(gòu)建自己的文化身份,為少數(shù)族裔爭取話語權,這在全球化語境下對不同文化間的平等交流與對話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
[2]Homi Bhabha. Nation and Narra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3]王寧.霍米巴巴和他的后殖民批評理論[J].南方文壇, 2002(6): 3941.
[4]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9.
[5]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6]Lawrence Venuti. 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2.
[7]覃明興.移民的身份建構(gòu)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5(1): 8894.
[8] Tejaswini Niranjana. Sit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M].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9]于美娜.論“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fā)展策略[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159164.
[10]李一如.語言資源與國家安全戰(zhàn)略[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152158.
[責任編輯]王立國
Cultural Hybridity in the Third Space:A study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HUANG Weilong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Sichuan 641100, China)
Abstract: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of Homi Bhabha, quite different from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ext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holds that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cess is the one of building a cultural identity and it is the surviving policy of ethnic minority, which provides us a theoretical basis to investigate the ChineseAmerican authors intercultural 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xine Hong Kingston successfully ascended to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won discursive power for ChineseAmericans through her intercultural writing. The same as many other ChineseAmerican writers, Kingston rewrote and reshaped incomplete Chinese memories in The Woman Warrior and constructed the third spa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through cultural hybridity, which weaken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announced a ChineseAmerican cultural identity aspirations.
Keywords:The Woman Warrior;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 third space; hybr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