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明++王亮
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注重提高領導干部政治能力,多次強調這一重大命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十分明確的要求。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總書記關于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思想,搞清楚什么是政治能力、為什么提高政治能力、怎么提高政治能力的問題,努力使政治能力有一個大的提升。
什么是政治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這一重要論述,思想深刻、意蘊深遠,集中概括了政治能力的豐富內涵,為我們理解把握政治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方向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政治方向對一個黨、一個黨的組織、一個黨員干部來說都極端重要?!闭_的方向就是指南針,就是航標燈,就是導航儀。如果方向錯了,越發(fā)展后遺癥越多,越難扭轉被動局面。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全國人民接續(xù)鑄就“苦難輝煌”和“中國奇跡”,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把握正確方向的能力,能夠“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從歷史興衰和發(fā)展大勢中把握中國前進的方向。提高把握方向的能力,就是要視野開闊、胸襟博大,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站在時代前沿和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順應時代發(fā)展大勢和人民的期盼,明確前進方向。
把握大勢的能力。“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大勢,是發(fā)展的大趨勢,是牽引和推動事物向著某一方向發(fā)展的能量及其形態(tài)。決定大勢的,是事物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從這個意義上講,把握大勢的能力,就是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準確預測、把握甚至推動“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和升級的能力。環(huán)顧當今世界,中國共產黨最具把握大勢的能力,始終堅持根據主要矛盾決定中心任務、基本路線和大政方針,并在主要矛盾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堅持既定的中心任務、基本路線和大政方針,從而持續(xù)把握和塑造大勢,推動形成了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勢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內大勢,贏得引領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機遇和主導權。
把握全局的能力。 “能審局者則多勝?!卑盐杖值哪芰?,就是善于從全局和整體的高度來看問題、搞謀劃、作決策。對領導干部來講,就是要跳出一時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跳出個人、家庭、部門、圈子的逼仄視野,始終同黨中央坐到一條板凳上,堅持以黨和國家大局為重,把單位利益、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置于大局中考量,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做圍繞大局開展工作的促進派和實干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善于在治國理政中觀全局、謀布局、控大局,把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做到全黨一盤棋、全國一盤棋。
保持政治定力的能力。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人們褒揚“勁草”和“真金”,在于它們有強大的定力。保持這樣的定力,有賴于強大的能力。 “勁草”因有深厚的根基而不為疾風所移, “真金”因有很高的熔點而不為烈火所熔。對領導干部而言,保持政治定力也需要很強的能力,這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種干擾、消除各種誘惑、抵御各種壓力,堅持正確立場、扭住正確目標、固守政治基因的能力。它集中體現為在大風大浪面前也能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能堅持黨和人民的政治立場,在大事難事面前也能堅定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指示要求,等等。
駕馭政治局面的能力。這就是科學把握影響政治局面的若干因素,促進積極因素的生成和增長,大力抑制和清除消極因素,推動形成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能力。在影響政治局面的因素中,民心向背是決定因素,提高駕馭政治局面的能力根本取決于贏得民心的能力。高級領導干部是關鍵因素,提高駕馭政治局面的能力重在加強對高級干部的教育管理監(jiān)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彰顯出駕馭政治局面的卓越能力,以人民為中心作出一系列戰(zhàn)略決策部署,依法果斷查處一系列大案要案,嚴厲懲治違反黨紀國法的腐敗分子,既教育了高級干部,又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政治局面愈益風清氣正、向上向好。
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政治上的風險有多種,包括政治聲譽受到損害的風險、政治根基受到削弱的風險、政治底線受到沖擊的風險,等等??偟膩碇v,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就是防止在政治上陷于被動甚至失敗、垮臺的能力。增強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就是要樹立政治上的底線思維,強化憂患意識,著眼于守住政治底線,努力爭取最好的執(zhí)政業(yè)績。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越強,政治上能夠把握的主動權就越大,執(zhí)政的“自由度”也越大。各種“萬一”都想到了,各種風險都能預先有所防備,就能有底氣運籌領導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們黨的歷代領導人都有很強的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善于運用底線思維謀劃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著眼于應對不測風云,慮危思敗、化危為機,掌握了推進事業(yè)發(fā)展的主動權。
為什么提高政治能力
領導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歷史過程。時代在進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在發(fā)展,提高政治能力的標準要求也在升級,領導干部必須將政治能力提升到與時代發(fā)展要求相適應的水平。
實現新階段黨的執(zhí)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fā)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黨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為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正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 “四個偉大”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fā)展階段、深刻把握我國發(fā)展階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概括,體現了從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戰(zhàn)略謀劃,是當代中國最大的大局。圍繞“四個偉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部署。貫徹落實這些重大思想和部署,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貫徹落實,不僅要全面,更要深入,而且要達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程度,絕不是憑一般能力能夠做到的,必須在提高政治能力上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用力更猛。endprint
筑牢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根基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領導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長期保持下去的,不管黨、不抓黨就有可能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結果不只是黨的事業(yè)不能成功,還有亡黨亡國的危險。”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領導地位,最根本的是贏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能力包括為人民服務的能力、聯(lián)系群眾的能力?,F在,有些領導干部隨著職務升遷、地位變化,慢慢忘了根、忘了本,為人民服務的能力、聯(lián)系群眾的能力有所弱化。有的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不愿聯(lián)系群眾,自以為比群眾高明、不屑聯(lián)系群眾,深陷于文山會海和迎來送往之中、不易聯(lián)系群眾,缺乏基層鍛煉、不會聯(lián)系群眾,害怕引發(fā)群體性事件、不敢聯(lián)系群眾。大力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更好地團結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才能保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這個最大政治優(yōu)勢,不斷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在“7·26”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總結了5年來全面從嚴治黨的不平凡經歷和重大成就,指出:我們決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樂觀。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這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管黨治黨形勢的清醒認識。應當看到,黨面對的“四大考驗” “四種危險”仍然存在,全黨要做好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準備,就必須進一步增強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5年來,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同新形勢新任務相比,還有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有的輕視政治、避談政治,認為講政治就是唱高調;有的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能劃清重大是非界限;有的無視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有的缺乏政治擔當,遇到矛盾上推下卸,喜歡和稀泥、搞平衡、繞道走,等等。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黨內存在的其他突出問題。
怎么提高政治能力
提高政治能力,是隨著政治實踐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永恒課題,是領導干部的終身課題,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適應黨和人民提出的新要求,不斷把政治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堅定看齊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指出: “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待R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笨待R,就是要做到認識上一致、思想上統(tǒng)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認同、行動上同步。新形勢下的“中央基準”,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黨的各級組織、全體黨員特別是高級干部都要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在本單位、本部門、本行業(yè)站排頭、當標兵,模范踐行中央指示要求,努力帶出一支朝氣蓬勃、步伐整齊、銳意進取、奮發(fā)有為的過硬隊伍。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掌握了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就掌握了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就能具備政治上的敏銳性、洞察力和判斷力。學習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完整、邏輯嚴密的思想理論體系,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也為領導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要始終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不斷深化對講話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的理解把握,提高運用講話精神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自覺接受黨內政治生活鍛煉。黨內政治生活是領導干部歷練政治能力的大熔爐。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注意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自覺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要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要把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強烈的整風精神貫穿到黨內生活之中,大力營造發(fā)現問題是能力、揭露問題是黨性、正視問題是覺悟的濃厚氛圍。要勇于向自身開刀,真正把自己擺進去,嚴格進行黨性分析和對照檢查,從思想和靈魂深處深刻反思,早日把自己鍛煉成為“金剛不壞之身”。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 “潛規(guī)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土壤。
在解決重大矛盾問題中錘煉。實踐是檢驗能力的大考場。在一定范圍內,難度越高、險度越大的實踐,對能力的提升也越顯著。提高政治能力,必須經歷政治實踐特別是矛盾問題集中的政治實踐的千錘百煉。從古今中外的歷史看,偉人們叱咤風云的雄才偉略,都是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經歷無數風吹浪打歷練出來的。領導干部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的山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破解一個又一個難題中實現能力素質的躍升。攻克難題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不掩飾缺點、不回避問題、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克服缺點,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錯誤承認并糾正。有了這種自我革命精神,就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政治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