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民
摘要:隨著新課改經歷了長時間的摸索與實踐,小學語文教學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而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教育理念上,都對教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利于語文課程的學習,同時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都是有幫助作用的。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重技能輕表達、重理論輕實踐等的教學做法,導致教學嚴重脫離現(xiàn)實生活,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痛苦不堪,內容空洞無物。因此,本文就上述問題展開研究,希望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的摸索,為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59-01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重結構輕內容。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過程是一個自由表達的過程,這一階段如果強加給學生過多的結構框式、寫作技巧等內容,將會局限學生情感的表達,影響學生在寫作上的積極性。但是在目前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作文的技巧、結構等方面,忽視了對作文內容的關注,這些教師把作文看做是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為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水平,不顧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重結構輕內容,致使學生對作文寫作存在著陌生感和茫然感。
1.2脫離生活實際。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無論是在個人經歷還是情感表達方面都還不足,在作文寫作方面缺少可以利用的素材,因此,在作文寫作方面素材的積累主要依靠教師的教導和閱讀一些課外書籍來實現(xiàn)。但是因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受固有思維的影響,寫作模式完全依照一些作文模板來進行,作文內容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并且脫離實際,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寫出來作文也毫無靈魂,完全體現(xiàn)不出小學生應該具有的朝氣和活力。
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就在于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只是依照課本理論知識來講解,學生無法理解或者難以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悟,在寫作中只是按照教師講解的結構框架將自己學習中積累的詞語、句子等簡單的羅列,使得作文就像是有骨無血的軀殼一樣。
2.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思索
生活中處處皆學問,作文教學的生活化是新課改教學發(fā)展的趨勢,也是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的表現(xiàn)。通過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將實際的生活與作文寫作結合起來,既能夠豐富寫作內容,又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中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提升學生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也有利于學生德育思想的培養(yǎng)。
2.1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首先就要教會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了解生活,以至于之后才能用生活化的語言來描述生活,將生活素材用在語文寫作中。教會學生觀察生活可以說比較好理解,但是要做起來是非常難得。因為"觀察"看似是一件挺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將平時不注意的事情,注意、留意下即可,但是小學生由于認知、理解方面的欠缺,不能做到有效的觀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教會學生行觀察,要引導學生用心、細致的觀察,通過文字的形式將觀察到的生活現(xiàn)象記錄下來,并加以引申,寫出自己的體會或感受。例如,教師可以以"母愛"為主題,讓學生記錄下生活中媽媽為自己做的事情,通過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來感受母愛的偉大,借此來豐富有關"母親"等作文類素材。但是在做記錄的過程中,要避免學生進行流水賬式的記錄,在這些練習中也要引導著學生向作文標準來進行,讓學生學會更好的組織作文內容。
2.2帶領學生走入生活。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積累素材的第一步,要想讓學生有更深的體會與感悟還需要帶領學生真正的走入生活,讓學生親身參與與體驗,借以收獲真實的感受。例如,就"春游的一天"進行寫作,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讓學生回憶記憶中的一次春游經歷,尋找在春游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以此來進行寫作。這種回憶的方式使得學生很難進行具體的描述,當下的感受也很難再表達出來。但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真實的春游活動,通過布置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與任務來進行春游活動,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會生動、精彩。
但是,日常的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進入到生活中,教師卻可以將生活中的情境帶入到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模擬真實生活中的場景,帶領學生走入這些生活情境之中。
2.3教會學生使用生活化的語言。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會用的書面詞匯很少,如果強制性的讓學生使用一些書面的正式詞匯,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反而還可能會造成詞不達意、錯誤使用的現(xiàn)象,糾正起來更加的麻煩。再者,小學階段的作文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的寫作是以描寫、記錄為主,如果學生使用生活化的語言來寫作,會使文章的內容更加真實、生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使用真實的話語,還原生活語言,讓學生在進行素材積累時真實的記錄,進而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增加作文的生活氣息。
2.4引導學生正確借鑒原創(chuàng)作文。學生在寫作中對其他作文書的參考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學生提升語言表達,積累詞匯的一種方式。但是對原創(chuàng)作文的觀察與參考不是抄襲,也不是對其中的事例進行改寫。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借鑒,可以就其中精彩的描寫方式和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來進行仿寫,例如,在進行景色描寫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作文中對于景色的比喻描寫、排比描寫等形式讓學生來借鑒仿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青.讓學生從生活中找"米"——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8):65..
[2]鞠雨佳.源于生活 融入生活——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上),2014,(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