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
電影分類里的紀錄片在我看來有點像文學類別里的詩歌。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要求極高。我很不滿當下的紀錄片創(chuàng)作正是因為很多創(chuàng)作者把“看上去簡單”做成了真正的簡單。紀錄是接近人的過程,在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創(chuàng)作的紀錄片就和人的關系十分密切。他的電影有時難以界定是“記錄”或“演繹”,或者如他所言:“藝術的職責應當是尋找生活的真實……我的每一部電影都是通向這個目的的一把鑰匙?!闭鎸崯o疑是阿巴斯“努力接近人的本質存在”的目的。
關于真實,美國電影人斯坦·布拉哈格(Stan Brakhage)曾說:“我常常把我的影片視為紀錄片。我從來沒有為了創(chuàng)作一個有趣的影像而造假。我總是為了在膠片上獲得一個與我實際上所看到的鏡像相對應的影像而努力?!倍退古ふ业恼鎸嵲谒约嚎磥碛质恰安豢梢缘玫降?,只能接近它”。我所謂的關系正是來自這種依靠鏡頭,一幀一幀接近真實的過程。
阿巴斯電影里的作者化傾向,有時這種傾向可以被粗暴地解釋成“文學性”(我本身對此存疑)。有人認為,阿巴斯是在寫詩。詩越來越多地成了我們修飾一部“不太一樣的”電影的形容詞。
所有刻意都不值得稱贊,包括刻意的真實。刻意是設計,是作者小算盤么?電影不真實,我們也無需強調(diào)真實,某些“刻意”反而是一種創(chuàng)作需要。
阿巴斯去世,留下大量的紀錄片和電影?;仡欉@些作品,我已不想再以詩或者真實談論它們,因為,我覺得對于電影人來說,阿巴斯代表著一種作者電影的方向,他所倡導的“凝視”觀念同樣也使我接近電影,認識真實,而非文學的過程。
與文學不同,電影是視聽藝術,法國的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t)說過“聾子教會我說話,瞎子教會我傾聽;我的語言是用眼神去低語?!币痪湓挵褑栴}聚焦到了目光之上,而它最直接的反應是在2008年7月的一個午后,阿巴斯架好攝影機,拉上窗簾,把家里的客廳簡單布置一下——也就是在黑暗中擺上三把木質椅子。一切只為讓此時此刻看起來有一種電影院的感覺。阿巴斯請來觀眾看“電影”——對,是凝視電影。同時,這也將被鏡頭記錄下來成為另一部叫《希林公主》(Shirin, 2008)的電影。
這部電影本來講的是12世紀波斯古詩《希林和考斯洛》的歷史傳奇。電影中的電影在117名女觀眾富有感情的目光中,只剩下了故事中的對白和聲響,沒有任何這個故事的畫面被我們看見,在這里我們觀看的目的必須進行轉換,首先觀眾成了影片主角,其次是我們得通過對觀眾目光的變化想象一部劇情片正在他們眼前上演。
我記得,克里斯蒂安·麥茨(Chirstian Matz)等著的那本《凝視的快感》里有句話說“凝視既是看的行為,也是被看的行為?!边@涉及觀看者與被觀看者。《希林公主》里,觀看者是114名女演員。這些女演員的頭發(fā)被稀薄的絲紗掩蓋著。而被觀看者則是“希林公主”,那個我們看不到的故事。
阿巴斯向我們展示的不是電影,而是看電影的人的傾聽與反應,把一部92分鐘的電影設置成“看不見/不存在的電影”足以說明這是為了探討觀影的意義——對于片中的觀眾,她們的目光喚起了我們對觀看影像的欲望,如此下來,一種更高級的影像誕生于感受。 我以為,阿巴斯讓電影的第一要素從影像回到了感受。在這部電影里,影像分為兩種,我們對他們看的電影只能想象,阿巴斯關注的女性內(nèi)心正是通過與我們共同想象一部電影而折射出來的。所以,這是電影里的電影。觀眾在觀看一部希林公主的電影,對于我們來說,我們又在觀看觀眾的這個行為。
有人說過一個小說大師必須先是一個語言大師。對于電影來說,阿巴斯無疑是不折不扣的實驗者,比較明顯的感受來自2003年,他向小津安二郎的致敬作品《五》,74分鐘五個鏡頭,還有2004年的《十》,攝影機就放在出租車頭的位置上,然后我們聽到了十段不同乘客的對話……法國《電影手冊》評價他“創(chuàng)造的影像標志著當代電影每年都在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阿巴斯這次的實驗是建立一種雙重觀看的同時取消故事直接出現(xiàn)的可能。一般來說,大部分紀錄片和別的電影都是含有故事欲望的。而這里,當美麗而明亮的女人的眼睛與我們的目光對視,故事是沒有直接發(fā)生的。
那部所謂的電影成了電影內(nèi)外唯一的聯(lián)系。她們看的也是我們。有意思的是,我們成為彼此的主角。偉大的阿巴斯甚至拒絕了動作,只需要她們用微妙變化的目光表露情緒。完全模擬電影院的情景,聽說拍攝時演員們只是通過導演的引導在黑暗中展示表情和眼神。
觀眾回到獨立狀態(tài),不必再理會人家的感受是我們看電影的基本欲求。事實上,每個人坦蕩流露真實情感的時候,我們并不能像我說的這樣,不自由無處不在,并且成為我們的習慣。
電影肯定了想象力。據(jù)說,阿巴斯不喜歡電影里的角色有名字,回憶他的很多電影也的確如此,都是“他”和“她”。這樣可能更加直接,在我們的生活中名字往往會引來不必要的聯(lián)想。
這部電影里都是“她”,女性的目光是特別迷人的。所謂的“電影”根本不存在。她們和我們聽到的是一樣的對白和聲響。但阿巴斯又提供給我們一些特殊待遇,同為觀眾,我們獲得了她們的目光。《希林公主》的怪誕只不過是沒有用普遍的敘事方式。一種實驗性的電影語言更加直接地指向了“觀眾”這個命題。我常聽到一些人厭惡阿巴斯,說他完全是無視觀眾的。其實,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恰恰極為單純地為這個說法做了解釋。
DVD碟片封面上對這部電影的描述“你看,觀眾的臉?!辈恢来司湓翁帲矣X得電影與觀眾的關系一直是一個謎團。在我的觀影經(jīng)驗中,阿巴斯鎖定著迷一樣的話題,像《特寫》(Close-Up,1990)中的那個青年人薩布齊恩對電影的愛一樣,當電影最后假冒導演的薩布齊恩獲得了原諒,也見到了真正的導演克里斯·馬克馬爾巴夫時,我記得很清楚,他的目光里突然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光芒。
1997年,導演戈達爾看了《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后說了一句話:“電影止于阿巴斯?!弊罱?,這句“聳人聽聞”的話頻繁出現(xiàn)在大量緬懷和追憶文章里,其實我覺得大家未必懂戈達爾的意思。對我來說,這句話是很令人絕望的。戈達爾的絕望影響著我,在阿巴斯與世長辭之后,娛樂統(tǒng)治大眾之后,電影失去文化屬性之后,我們將與一種涉及真實的關注告別,這些令人絕望的事似乎都在悄然發(fā)生著,或者已然發(fā)生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