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
【關鍵詞】 中學生;國學經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42—01
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中學生學習國學經典,能使傳統(tǒng)的美德根植于他們的心靈,是提高他們人文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是指導他們順利走入社會的重要航標。因此,對中學生進行國學經典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中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重要意義
1. 傳承美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在內容上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優(yōu)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有與人為善、誠實篤信為人風范、三省吾身、豁達大度、溫良恭儉讓的修身之道;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操;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向;有“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的昂揚銳氣;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有“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胸襟;有“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慨;有“以天下為已任”的社會理想;有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會風尚……這些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對提高中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對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人生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正能量。
2. 健全人格,樹立崇高的理想。青少年從小就接受國學經典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內心深處埋下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思想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隨著社會發(fā)展的車輪不斷前進,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滿足,可精神方面的糧食卻出現(xiàn)了空白;隨著網絡文化的發(fā)展,一些所謂“流行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青少年不但在文化素養(yǎng)、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出現(xiàn)了嚴重的“脫水”現(xiàn)象,還在生活中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自私、懶惰等不良習慣。中學生處于思想萌芽的階段,十分需要理想主義的引導,樹立崇高又正確的方向,是當代中學生最迫切的任務。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二、國學經典教育對中學生的影響
1. 有利于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鑒賞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從國學經典教育中學習領會到的內在思想蘊涵、藝術韻味和邏輯欣賞能力。對中學生進行國學經典教育,可以拓展學生的辯別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思想,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2. 有助于中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國學經典中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等優(yōu)秀品格,是我們民族文化中不可放棄的精髓,能使我們以健康的心態(tài)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遷。更重要的是,中學生在誦讀經典的同時,會不自覺地用圣人的言行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接受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學會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
3. 有利于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我們既學得有效率,又學得輕松自在;相反,如果不能抓住好的方法來學習,養(yǎng)成一些對學習不利的習慣,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對身心發(fā)展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最重要的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學經典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入靜的過程,能有效改變生性好動的學生多動的性格。天天堅持誦讀國學經典詩文,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有深遠的影響。
4. 有利于中學生自我教育的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古老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國寶。通過組織中學生誦讀、熟背國學經典,使他們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yǎng),就是為他建立一個自我教育的平臺。讓學生用自己的親歷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形成以經典誦讀為引領的學習場,促使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總之,隨著現(xiàn)代社會科技文化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學習和接受國學經典教育已經是社會的必然要求。倡導學習國學經典,繼承傳統(tǒng)文化也是基于傳統(tǒng)經典文化對我國歷史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切實體會。作為中學生,要用開拓創(chuàng)新的眼光和求真務實的精神來對待國學經典的學習,使國學經典真正為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新的進步。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