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華
摘 要: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教授基礎文字、文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強調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此基礎上,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方法和意義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主要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語言知識的積累和增長需要在作品閱讀中獲取,學習語文的興趣也需要在文本閱讀中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合理的手段來實現(xiàn)。[1]
一、激發(fā)小學生語文文本閱讀興趣意義
(一)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掌握的文本閱讀技巧較少,需要老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同時學生由于閱讀和識字能力有限,因而對課外知識了解不足。在語文教學中通過閱讀文本,能夠讓學生增長見識,了解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完善語文學習內容。小學生課外閱讀讀物不足,不僅會限制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增長,而且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的閱讀行為,鼓勵學生加強課文閱讀、增加課外閱讀,學會并了解語言應用的不同特點和不同方法,為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2]
(二)激發(fā)情感,引導思考
在語文課堂實踐中,老師鼓勵學生的文本閱讀行為,是對學生語文指示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思維。文本中常見的情感抒發(fā)類作品,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促使學生對作者的寫作目的進行思考。小學文本閱讀內容豐富,需要老師根據(jù)不同體裁的文本內容向學生講解寫作的方法。例如對于人文類作品,主要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感和語文素養(yǎng);對于社科類作品,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對于著名文學作品,則主要強調學生的文化感悟,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點,增強其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積累素材,豐富寫作
小學語文文本閱讀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課內閱讀,另一個則是課外閱讀,這兩種閱讀形式都能夠增加學生的文學知識,形成語文積累。許多小學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在語文寫作時經(jīng)常感到無內容可寫,這主要是由于平時的素材積累不夠,造成語言匱乏。促進小學生文本閱讀,能夠豐富和增長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能夠及時記錄有效的寫作素材,為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二、激發(fā)小學生語文文本閱讀興趣方法
(一)創(chuàng)新閱讀形式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對于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高,且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因而老師可以在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文本閱讀形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文本閱讀興趣。例如,老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和小組閱讀。分角色朗讀,學生能夠通過不同角色的語言特點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并且通過不同角色的合作,將文本內容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提高自己的語言理解能力。小組閱讀主要采用競爭與合作并用的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動力,老師可以讓小組成員每天自由安排自己的文本閱讀量,最后在小組內部實行點評機制,對各自的閱讀數(shù)量和閱讀質量作出評價。
(二)多媒體教學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不斷進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在語文文本閱讀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音樂、圖片或視頻等,結合文本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一定的閱讀氛圍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提高閱讀水平?,F(xiàn)代多媒體設備已經(jīng)成為學校教育實踐工作的重要輔助性工具,老師在語文文本閱讀中通過制作電子課件,將文字信息與圖片內容結合,向學生拓展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這樣能夠更好地引發(fā)學生對作者情感經(jīng)歷的思考,并在音樂、視頻等熏陶下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投入閱讀。[3]
(三)課外拓展,鼓勵閱讀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學體裁形式多樣,文本內容豐富多彩,但是小學生在學習精力旺盛的階段不應該局限于課本讀物閱讀,而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做好引導工作,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常見的課外閱讀材料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唐詩宋詞、詩歌曲賦等,這些都能夠成為小學生的閱讀材料。學生在古代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學習中,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閱讀興趣,實現(xiàn)趣味閱讀和高效閱讀。兒童文化發(fā)展迅速,學生的閱讀范圍廣、閱讀資源足,閱讀條件優(yōu)越,對于學生課外知識儲備和文學素材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學語文文本閱讀指導需要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鼓勵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拓展閱讀范圍,豐富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增長和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靜.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J].中華少年,2017(2):49-50.
[2]吳本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5(12):157-159.
[3]劉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8):58.
編輯 李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