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核心素養(yǎng)”結(jié)構(gòu)模型的提出,在新世紀,學生應該具備哪些最核心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并推動社會的發(fā)展?于2015年印發(fā)的《教育部關(guān)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件中也提出要加快“核心素養(yǎng)體系”建設。闡述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運用來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語言文字;核心素養(yǎng);閱讀實踐
語文學科素養(yǎng)可以用“字、詞、句、語、修、邏、文”七個字進行概括,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基本上都是緊扣這七個字的問題進行教學。不少學校的教學特點是教為考服務,考什么教什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大家慢慢開始接受行為要點概括,具體表現(xiàn)為讀、說、聽、寫、思,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因此,只有開放并且富有活力的教學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yǎng)時代”。
一、以教材為載體,解讀課文中語言文字運用的內(nèi)涵
以往的小學語文課文教學,教師側(cè)重于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其實,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理解、感覺、體驗、察悟,包括語感。然而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和閱讀一篇課文后能夠基本理解并把握內(nèi)容,但掌握了內(nèi)容卻不一定就會表達。因此,教學的難點不在理解,而在“會運用”?!罢Z言文字運用”主要是指口頭語言表達以及書面語言表達?!斑\用”是指能正確、規(guī)范地運用語言文字,并且能有方法、有創(chuàng)意地運用語言文字。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的《草原》一課時,先讓學生閱讀課文,掌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出課文表達的蒙漢情深這一情感。再在這一基礎之上,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表達出這一情感的。除了引導學生感悟按順序?qū)懖菰攸c、草原之行等方法之外,還需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怎樣恰當?shù)剡\用“動詞傳情”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換詞、比較等方法來體現(xiàn)作者用詞的妙處。透過三個“飛”字,學生就能觸摸到文章的情脈,這就是語言文字能傳情達意的魅力。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飛”字的用法,感悟出一個動詞連續(xù)反復運用能更好地表情達意,可謂“文字有情感”。文中三四段中多個“握”和“敬”字也是用動詞傳情,引領(lǐng)學生結(jié)合文章的意脈和作者情脈,體會出反復恰當?shù)剡\用動詞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二、不斷訓練語言文字夯實基礎
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而不是自己拼命地講,需要加強學生實際運用訓練,在練中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能技巧。課堂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擺脫“滿堂灌”為主的教學模式,做到精講巧練,講、練、評相結(jié)合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可以聯(lián)系生活布置一些語言文字運用的作業(yè),以用動詞傳情為例,讓學生們觀察身邊的一個人,重點觀察動作,并連續(xù)恰當?shù)厥褂猛粋€動詞,寫出自己要表達的真情實感。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評,寫得好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存在不足的進行完善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逐漸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開展多形式閱讀實踐,提升小學語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在小學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學習中,為了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領(lǐng)會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前提是要充分地實踐,在實踐中探索語言文字的學習規(guī)律,最終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為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在實踐活動中,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共性認知。朗讀能使學生眼、耳、口、腦都動起來,可以在閱讀中識字、記詞、感知語言、積累語感,還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運用同桌讀、分小組讀、表演分角色讀、競賽讀等多種教學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全面領(lǐng)悟,達到提升對語言文字的運用的目的。多形式的朗讀可以為學生增加語言文字積累機會,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對于一些表情達意的詞也有更深的認識,對語言文字的積累也是有很大幫助的,運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綜上所述,以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語言文字應用學習并非是生搬硬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種教學藝術(shù),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實踐,從而推動學生不斷增強自己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不斷在實踐中滲透和深化;同時,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進而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華,蔣麗.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高綜合素養(yǎng)[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8).
[2]盧結(jié)玲.關(guān)注語言文字運用 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天地,2016(21).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