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玉
時間煮雨,熬出了一場場水汽氤氳的歷史劇,煨出了一個個水氣淋漓的生命。它們在冰冷堅硬的襯托下,愈見空靈生動;他們在呆滯干癟的同類前,愈顯鮮活永恒。
都江堰是那四川梅雨季節(jié)里的玲瓏霖,滋潤、清朗了千秋萬代人的焦渴心。它其中切切實實的水,精神煥發(fā)的水,喧囂奔騰的水,都滿負了蜀地的日月靈氣,滿載了李冰的大智大賢。
開篇一句“我以為”,讓千謳萬頌的長城成了都江堰后蕭瑟的陪襯。在宏大與質(zhì)樸,在突兀與隱沒間,都江堰是奉獻而不言回報的后者,在時間里站成了一道風(fēng)景。沒有過多的言辭藻飾,沒有極致的神話渲染,既然是水土混成的樞紐,就該有土地的厚重與山水的樸拙,就該成為一座山,背扛責(zé)任,面向人民。秦代以后,沒有人記得長城曾御過多少侮,幾時真正成為它計劃中的樣子,卻記得有多少人為它的修筑、修繕留下的那長河般的血汗,記得都江堰的脊梁曾挺直了幾代人的臂膀,使其不再在水旱之災(zāi)面前脆弱如螻蟻,憂懼,而又彷徨。
真正的雄偉總是以卑渺為屏障。
走過重重掩映的綠色,沒有預(yù)示,沒有鋪墊,帷幕轟然拉開之時,真正的雄偉才以本來面目藹然示人。因為胸中早有真積淀,壓住浮虛的身子,所以不必刻意炫耀、嘩眾取寵。壯麗的激流中云霧蒸騰,是平凡卻強勁的力量震撼了余先生和讀者的心。真正強大鮮活的力量愈沉著,就愈見偉大。
我站在堰邊,在更深更遠的屏障后瞭見了一個更深更遠的生命。
隔著雨霧,他有黑褐色的眸子,黃土色的肌膚,他的生命仿佛就來自他耕耘的這片土地,他的靈魂最終也注入了這片土地,蒸騰在他的長鍤后,靜靜凝視著他深愛的子民。
有些生命就是能像李冰般跨越時代風(fēng)干的碎片而存活在人們永久的記憶中。他們不是因為平凡而偉大,卻恰是因為偉大而平凡。因為偉大到極致,所以才平凡地隱入幕后,只衣袖一揮,留滿世甘霖霧氣,永久訴說著他曾經(jīng)的故事。
這些故事里,有堅忍,有堅守,有執(zhí)念,更有執(zhí)著。為了他人生命的鮮活,他們就是愿意將生命幻成煙雨,滋潤萬代人,將血汗筑成磐石,丈量萬人幸福的尺度。只有屏障,只有蜀地的淋漓水汽,能避住這樣的氣度,能避住這樣的光芒。
所以,中國有幸,蜀地有幸,鄙人有幸,在這個水汽不豐的季節(jié)里,邂逅了這樣一個水汽淋漓的生命,一個用生命滋潤濡養(yǎng)他人,一個用生命清朗歷史煙云的李冰。
真正的雄偉不站在繁花爛漫處,而是默默屹立在水汽淋漓的幕簾后,靜靜壯闊著、靈動著、永恒著……
[作者通聯(lián):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xué)532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