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巖
八年級(下冊·人教版) 第四單元:到民間采風(fēng)去
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一幅社會風(fēng)俗畫,是一道斑斕多彩的人文風(fēng)景線。中華民族地域遼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fēng)民俗。寫作民風(fēng)民俗的文章,我們可以寫節(jié)日習(xí)俗,也可以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還可以寫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這些民俗可以是我們通過課外閱讀知道的,也可以是通過調(diào)查訪問了解到的,還可以是在別的地方親眼看到的、親身感受到的。寫作時要抓住民俗的特點,選擇恰當(dāng)?shù)谋磉_(dá)方法,盡量寫清楚習(xí)作的內(nèi)容。
朋友,您看過大秧歌嗎?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們家鄉(xiāng)做客,您一定會被那粗獷豪放的場面所吸引,說不定您也會情不自禁地加入到這狂歡的隊伍中歡快地扭起來呢。
你聽,“咚咚鏘,咚咚鏘”,鑼鼓陣陣;“噼噼啪啪”,鞭炮齊鳴;“嘀嘀嗒嗒嘀嘀嗒”,嗩吶聲聲。大街上一撥兒秧歌隊開始游行了。領(lǐng)頭的是“沙公子”,他頭戴小生帽,身穿鶴氅,手持大折扇。緊跟在他身后的是喬裝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斑诉绥I,咚咚鏘,咚咚鏘……”隨著這鏗鏘有力的鑼鼓聲,秧歌隊在“沙公子”的指揮下踏丁步,邁十字,彩綢飛舞,虎虎生風(fēng),自然排成兩行,穿花打場。看秧歌的人們見到這雄渾氣勢,都會不自覺地避讓。走場兩圈后,只見“沙公子”躍步跳入場中,雙手抱拳做個“羅圈揖”,熱鬧的小戲便開始了。
一對對旱船如同水上漂,手持“船槳”的老漢在前面像醉翁一樣扭來舞去,船里那水靈靈的“大姑娘”忸怩作態(tài)。正扭到高潮處,后面卻沖出幾個“刁老太婆”。她們手拿棒槌,身穿青大布衫,耳朵上還掛著一紅一綠的大辣椒,頭上梳著“笊籬把”,臉上還有一個黃豆大的黑痣,黃臉朱唇,氣勢洶洶,大有“棒打鴛鴦”之勢,三躥兩跳來到旱船的跟前,與“老漢”開始周旋起來?!鞍簟薄皹毕嘧?,“乒乒乓乓”,臉對臉互不相讓,他們似撕擬打,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正在難分勝負(fù)之時,高蹺隊沖了上來。這才沖散了這對丑冤家……
這一撥兒秧歌隊剛走,那一撥兒又接上來。滿街的秧歌讓人目不暇接,鑼鼓聲震耳欲聾。人們沸騰了,擁著秧歌隊說呀笑呀,指指點點議論著,孩子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追著秧歌隊叫,兒女們挽老人跟著秧歌隊跑,人們忘記了寒冷,被這激情的鑼鼓帶進(jìn)一個春潮涌動的世界。
朋友,百聞不如一見,請您來看看我們家鄉(xiāng)的大秧歌吧!親眼瞧一瞧那如醉如狂的場面,親耳聽一聽那昂揚(yáng)的旋律!
黑龍江綏濱農(nóng)場中學(xué)
(指導(dǎo)老師 李陽海)
點評
這是一篇描寫東北農(nóng)村正月十五秧歌會的精彩之作。文章短小精悍,可讀可品,主要表現(xiàn)在:1.立意深遠(yuǎn)。小作者看似在寫秧歌會,其實是在謳歌農(nóng)村歡樂和諧的幸福生活。2.場面描寫十分精彩,如在眼前。這足以說明“生活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只有認(rèn)真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我們寫的文章才能迸射出燦爛的火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