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瑞瑜
1995年4月6日這一天,是我在俄羅斯度過的最難忘最感動的一天。
那時,我正在俄羅斯作短期的學術訪問。我已經(jīng)參觀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列夫·托爾斯泰故居紀念館,它是托翁在1882年—1901年在莫斯科的寓所。我寫了一篇題為《在列夫·托爾斯泰故居漫步》的文章,可是我更向往的是去走訪托翁的誕生地、埋葬地——亞斯納亞·波良納。這一天終于盼到了。
是日,天氣晴朗,蔚藍色的高空,萬里無云,陽光明媚,米莎開著轎車,有我,還有兩位留學生,我們一行四人,直奔圖拉的亞斯納亞·波良納而去。出了莫斯科市區(qū),從南郊沿著公路向南疾馳,越過了一片林地,一片果園地,車子平穩(wěn)向前,載滿的是我們那景仰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的熾熱的情懷。列寧說:列夫·托爾斯泰是俄羅斯的一面鏡子,它映照著俄羅斯的一切,它屬于過去、今天和未來。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他一生著作等身,《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影響全人類的文學經(jīng)典名著。他一生勤奮,筆耕不輟,從未停止過道德探索和精神追求,思索生命的意義。他對物質(zhì)生活要求極低,堅持不要廚師和仆人,飲食相當清淡。到了晚年他決定徹底擺脫貴族生活,棄家出走,以實現(xiàn)他“平民化”的夙愿。那時,他披星戴月,冒著凜冽的寒風,乘坐馬車離開了家,中途患了肺炎,十天后告別人世。依照他的愿望,遺體安葬在他的莊園——亞斯納亞·波良納。
亞斯納亞·波良納,俄語意為“明朗的曠野”,也有的譯為“明凈的草原”、“陽光明媚的林間空地”。這里是列夫·托爾斯泰出生的搖籃,最后成了他長眠的墳塋。
從莫斯科到亞斯納亞·波良納,相距約有200公里的路程,我們的轎車行走5個小時終于抵達,已是下午四時半。莊園正門上一小山坡,下邊是一狹長的峽谷,流水潺潺,匯成一個巨大的水池恰似湖泊,清澈如鏡。兩側是參天入云的白樺林,風光無限。
我們置身亞斯納亞·波良納莊園,莊園面積500公頃。你這令人久久向往的世間最美的圣地!你這列夫·托爾斯泰童年生活的故鄉(xiāng)!我們從很遠很遠的地球東方而來,走近你,仰視你,憑吊那位世界文壇巨人,俄羅斯民族之魂。我們將腳步放輕放輕,“順著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腳下是尚未融化的一片片的白雪。潔白的雪花,你是在為那位辭世的偉人披著孝衣,祭奠英靈嗎?
我們仰視你,終于看到了“一個小小的長方形土堆”,它樸素至極,沒有高大的墓碑,也沒有寫滿華麗辭藻的墓志銘,只是一個兩米長,半米寬,高出地面50公分左右的凸起來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護著它。??!這就是列夫·托爾斯泰的墳墓,是這位巨人最后長眠安息之地。?。 靶⌒〉耐炼选?,不,你是雄偉的高山,是地球上一座巍峨的精神高山!
我們環(huán)繞托翁的墳墓輕步徘徊,思緒萬千,感受著一種偉大的力量,一種敬意涌動在心頭,它感人至深,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在亞斯納亞·波良納,我們感受著一個真正偉大的人——列夫·托爾斯泰,他屬于俄羅斯,更屬于全世界,景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永遠的列夫·托爾斯泰,與藍天、大地、森林同駐,與“明朗的曠野”融為一體,成為俄羅斯廣袤的土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亞斯納亞·波良納,我們流連忘返,心潮難平,我不禁口占一絕:
尋蹤如夢憶托翁,
一代文宗聳高峰。
萬眾仰望情無限,
世間最美土墳塋。
責任編輯 付德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