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本文結合教學實例論述了邊讀邊思、觸發(fā)語感;品詞析句、發(fā)展語感;拓展延伸、提升語感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感;策略
語文教學中,語感是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我國新頒布的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在語文教學中不能過分重視知識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而是需要盡可能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對于文章整體的把控能力。在語文學習中,語感較好的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也更為迅速和深刻,他們通過對語言的接觸可以迅速激發(fā)情感,同時領悟到作者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意境?;诖耍W語文教師應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從而達到語文教育的目的。
一、邊讀邊思——觸發(fā)語感
自古以來,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在學習語文時多采用朗讀的方式,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最為有效。但一定要提醒學生,所謂的“書讀百遍”并不是有口無心地讀,而是需要在朗讀的過程中加入思考的成分,一邊讀一邊想,這樣才能做到每讀一遍都會有全新的收獲,這樣的讀才能夠真正領悟到文章的內涵。
例如,在教學《槐鄉(xiāng)五月》這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預讀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然后讓學生將課文劃分段落,并寫出每一段的段意。布置下任務后,學生會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去閱讀課文,隨后我提出問題:在本篇文章中,有哪些詞可以表達出槐鄉(xiāng)的美麗和槐鄉(xiāng)人的熱情好客?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相關問題。課文朗讀結束以后,我采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展示出槐鄉(xiāng)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來充分感受槐鄉(xiāng)的美,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要加入自己真實的情感。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合上課本,教師提問:同學們通過剛才對課文的朗讀,想一想你們看見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有的同學說:我看見了美麗的槐花。有的同學說:我看到了在槐樹下玩耍的孩子。還有的同學說,我仿佛聞到了清新的槐花香……
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可以在閱讀和朗誦的過程中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還能夠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感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二、品詞析句——發(fā)展語感
字、詞、句是文章的主要組成部分,優(yōu)美的詞句可以將文章所蘊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同時還能夠做到情感的傳遞。讀者可以通過對文章的閱讀體會作者的情感。在品讀文章時,通常都是由最基本的單位來體會最真切的情感,同時也可以讓閱讀者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诖耍陂喿x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對字、詞、句的品讀來賞析整篇文章,帶領學生進入文章所營造的意境,當學生學會深入閱讀以后,就會對閱讀更加感興趣,同時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提升自己的語感。
例如,在教學《愛如茉莉》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賞析課文了解到本篇文章主要是通過敘述的方式來表達愛。在文章的末尾,作者連用了兩個“愛如茉莉”?;诖耍诮虒W中,教師可以用如下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文章賞鑒: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作者會在文章的末尾連用兩個“愛如茉莉”?這樣做會不會重復呢?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在文章中尋找答案。而閱讀的過程就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作者重復使用“愛如茉莉”,就是為了表達自己深沉的愛。
三、拓展延伸——提升語感
一篇優(yōu)秀的文蕈,可以讓閱讀者通過閱讀來體會出強烈的情感,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夠包含豐富的情感,讓讀者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感受。有的作者為了讓文章所蘊含的意義更加深遠,還會刻意在文章中留白,而這個留白就可以讓讀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有針對性地去引導學生品讀文章,同時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對文章展開續(xù)寫,大膽地將自己的想象發(fā)揮出來,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還能夠提升其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時,首先要明白這是一篇小說,其特點就是通過細致的描繪人物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教師在教授時,可以首先介紹這篇小說節(jié)選的背景,同時將原著中白骨精變成村姑、老頭子和老太太的外貌描寫以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描寫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將課文和原著文字描寫進行對比,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對《西游記》這一名著的魅力進行充分的感受,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語感,擴大視野。
實際上,在蘇教版的課本中,除了《三打白骨精》之外,還有很多由名著節(jié)選而來的課文,在教授這一類文章時,教師需要給學生進行背景知識普及,同時將原著中精彩的語言和描寫方法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名著的魅力所在。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學生的語感自然而然就會培養(yǎng)起來,同時還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主動去進行閱讀,充實自己。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感,不僅僅是我國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是語文教學最本質的目的?;诖?,小學一線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同時采用創(chuàng)新型思維來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并加強課外閱讀,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感,同時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