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細玲
摘要:中學政治課程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發(fā)展與個人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學政治課程的改革也逐漸展開,在這一過程中關于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也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思考。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主要具有豐富性、歷史性以及客觀獨立性三個特征,另外,要對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必須要把握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演進過程、正確認識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復雜性以及樹立批判意識和超越理念。
關鍵詞: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反思;建構
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對于研究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對于提升這門課程的研究價值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隨著我國的基礎教育發(fā)展到現(xiàn)今,由于社會與學生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緩的。所以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主要是論述反思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意義以及關于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特點,進而將在最后為如何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提出三個措施。
一、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意義
眾所周知,主體依據(jù)自身的發(fā)展需要而自覺進行的價值選擇就是價值取向,在價值取向的過程中既能體現(xiàn)主體追求價值的自覺性,又能反映其價值觀念[1]。價值取向對于促進個人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在未來社會中的行為發(fā)展與思想觀念的變化,這是價值取向的重要性,從中可以清晰看到了對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的必要性。中學生是一個還不夠成熟的個體,在價值取向時需要有正確的觀念來對其進行引導,而這一功能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中學政治課程的作用,所以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學生個體的價值取向與發(fā)展;而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社會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一變化與要求,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對于追求課程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既能夠從課程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來對政治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提出指導性的建議,又能引領和指導政治課程對與哲學、價值的探討,這樣有利于促進政治課程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對于其價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特點
總的來說,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主要具有豐富性、歷史性以及客觀獨立性三個特征[2]。豐富性是指中學政治課程中的需求主體、客體是豐富的。需求主體既包括中學生需求,又包括國家意志需求和社會需求,不同的需求主體又有著不同的要求與需要??腕w的豐富性體現(xiàn)在學習的內容之上,例如。在初中的政治課程中學生要學習自我、社會、國家的相關內容,而到了高中階段則要學習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的內容。歷史性是指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應該緊跟社會發(fā)展的步伐進行變化發(fā)展,在這一發(fā)展過程中更新客體內容來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至于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客觀獨立性則是由中學政治課程本身的客觀屬性以及主體需求的客觀性影響產生的,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中學政治課程的發(fā)展雖然會被人和社會改變,但是這并不妨礙其價值取向的獨立客觀發(fā)展,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構成要素——主體及其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其意義也是客觀的,因此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具有客觀性[3]。因此要對中學政治課程進行反思與建構需要建立在其豐富性、歷史性以及客觀性之上。
三、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措施
針對以上對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特點以及重要性的分析,接下來將對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過程中應該采取的三個措施。第一個措施是把握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演進過程[4],研究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對于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通過充分了解中學政治課程演進發(fā)展的過程,把握這一演進過程中的邏輯關系,明晰社會發(fā)展對其的影響作用以及掌握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對于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情況有所掌握,才能更好地對中學政治課程進行更好的建構,才能滿足課程發(fā)展中提出的新的要求。第二個措施是正確認識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復雜性,在中學政治課程中主要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但是這一價值取向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逐漸呈現(xiàn)出其復雜性來,不僅要從觀念上,還要從行為上進行展現(xiàn),因此要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時必須要對其復雜性有所認識,脫離以前單一性的思維發(fā)展模式,建立和完善核心價值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反思與建構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效果,確保課程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與發(fā)展[5]。第三個措施是樹立批判意識和超越理念,由于我國現(xiàn)在處于社會轉型的狀態(tài)之中,社會結構逐漸開始產生變化,而當前的文化形態(tài)也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之中,所以在對中學政治課程進行重新建構時是必須要樹立批判意識與超越理念,既要對于過去不好的、不完善的地方進行批判與創(chuàng)新完善,又要敢于超越過去,根據(jù)實際社會發(fā)展情況進行適當?shù)念A測,在社會多元價值之下進行鑒別與判斷,為適應未來的社會發(fā)展做好準備。以上是教育工作者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將對推動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對于日后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對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與建構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思想發(fā)展、中學政治的課程演進發(fā)展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反思與建構的過程中既要把握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演進過程,又要正確認識中學政治課程價值取向的復雜性,還要樹立批判意識和超越理念,達到促進中學政治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讓其適應未來的社會的發(fā)展,進而對中學生的發(fā)展產生正向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
[2] 范涌峰.新課程改革的人本路向檢視[D].西南大學,2010.
[3] 房慧.經驗學習的反思與建構[D].西南大學,2010.
[4] 段俊霞.我國中小學社會科課程統(tǒng)整研究[D].西南大學,2009.
[5] 馬蕾.思想政治課生成性師生互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