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會平
摘要:在闡釋亭文化的歷史沿革與歷史價值基礎上,分析亭的建筑特征、藝術價值以及展現(xiàn)出的歷史文化內涵。滁州亭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承,如何在源遠流長的亭文化基礎上,挖掘、研究、傳承和開發(fā)滁州亭文化的精神內涵,構建傳統(tǒng)與時尚相契合的"中國亭城",是弘揚滁州城市精神、傳承與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探求時代精神的重要舉措,有著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滁州;亭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01(2017)02-0073-05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es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artistic value,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pavilions based on their history and value. The Pavilion culture in Chuzhou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How to explore, study,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Pavilion culture in Chuzhou on the well-established basis, and build the "China Pavilion City" with tradition and fashion characteristics is the significant measure to broadcast the spirit of Chuzhou city, inherit and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xplor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with far-reaching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huzhou; Pavilion cultur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pplication
亭,玲瓏別致,嬌小可愛,是中國歷史上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和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八脑O計和構造,很能體現(xiàn)一個民族的歷史特點、審美意識和文化傳統(tǒng)?!?/p>
[1]221在山水園林之城的滁州,亭文化悠遠流長,以醉翁亭、豐樂亭和醒心亭為代表的古亭聞名遐邇,在中國文化長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亭,作為文化載體蘊涵著極其豐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極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千百年來,滁人建亭修亭代代沿續(xù),詠亭頌亭詩文輩出,亭文化已成為滁州經(jīng)久不衰的歷史文化傳承。因此,加強對滁州“醉翁文化”之“亭文化” 精神內涵的挖掘、研究、傳承和開發(fā),是建設“醉美滁州”、弘揚滁州“城市精神”的重要舉措,有著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亭的歷史沿革與功用
亭,歷史悠遠,文化深厚。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亭”字是在先秦古陶文和古缽文中發(fā)現(xiàn)的,本為象形字,從高省,丁聲?!墩f文解字》“亭,民所安定也?!薄稇?zhàn)國策·魏策》“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參列,粟糧漕庾,不下十萬?!笨梢?,先秦時期,亭的功能是用來戍守邊關要塞的;至秦漢,亭演變?yōu)樾姓C構的處所,劉邦在起義前曾擔任“泗水亭”的亭長一職。蘭亭之“亭”原非亭臺樓閣之亭,而是鄉(xiāng)以下的一種行政機構?!稘h書》“十里一亭,亭有亭長,十亭一鄉(xiāng)?!保磺貪h后期,亭的共行人歇腳、休憩的功用價值日顯,故有“十里長亭,五里短亭”一說,李白《菩薩蠻》“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亭,作為景點建筑,興起于漢,風行于唐宋,唐代宮苑中亭大量出現(xiàn),至宋代,有記載的亭子就多達54座,如坐落在千年古城滁州的醉翁亭和豐樂亭就是宋代名亭的集大成者,現(xiàn)今中國十大名亭中的滄浪亭、翠微亭也建于宋代;明清亭的建造已達極致,且其建制和構造相當考究,形式多樣,風格各異。至此,亭已不完全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中的景點建筑,亭的文化功能日漸突出,如唐劉禹錫《陋室銘》所云的“西蜀子云亭”,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蘭亭。亭不僅成了文人雅士騷人墨客集聚觀景賞物,飲酒賦詩,抒懷暢情的場所,而且還蘊藏著中國古典文化建造中的文化藝術成就。
二、亭的建筑體式和藝術
亭,翼然獨立,靈動飄逸,是構成中華文化寶庫中園林要素中的重要元素,遍布大江南北,包蘊著建亭者獨特的藝術審美情趣和豐碩的文化內涵。建材多用竹、木、草、磚、石。亭的類型,平面結構有方有園還有扇形,有三角六角八角,還有用雙園或雙方構成的連環(huán)亭或鴛鴦亭。用途有涼亭、井亭、碑亭、郵亭和書亭等。亭的主面有單檐、重檐。亭頂?shù)幕窘ㄖ问蕉嗖捎脭€尖頂,也有歇山頂、盔頂、寶頂之分[1]251 。醉翁亭為木質攢尖頂亭,豐樂亭為蘇式四角亭。
亭,秀麗多姿,風格各異,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厚的文化內涵。亭,多建于景區(qū)和園林中,或立于山頂,登高覽勝,吟詩作賦;或位于山腰,以共游人觀景游樂之用;也有建于湖心水畔的,倒影成趣,增添湖光山色的生氣和魅力;也有建于道旁路口供市民小憩的。亭既發(fā)揮了它的功用價值,又點綴了環(huán)境,美化了山水。如,山頂建亭,可供游人觀覽全景;水邊建亭,可得到倒影成趣之美,增加撲朔迷離之感;亭建林中,半掩半露,朦朧含蓄。故,園因亭而俱活,山因亭而增色,水,因亭而成趣。真可謂“可目”、“可人”(李漁《芙蕖》),怡情而養(yǎng)性。如,建于滁州瑯琊山的醉翁亭,上頂為歇山式,吻獸伏脊,飛檐翹角。 “亭內有晚清時期制作的八幅‘八仙過海浮雕,檐下雀替,懸嵌著八組‘古代故事的硬木透雕。”[2]20主亭為全木卯集結構,十六根立柱支撐亭頂。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且更蘊涵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endprint
三、亭的文化內涵
亭,吐納云氣,獨立卓絕。是中國文人陶冶性情,歌詠山水,移情忘懷的精神家園?!耙詺W陽修為代表的歷代儒宦以其精神、理念、文才、治績寄寓瑯琊山勝景,留下一處處遺跡,《醉翁亭記》《豐樂亭記》《醒心亭記》奠定滁州瑯琊山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盵3]522
(一)外在的自然美
亭的自然魅力體現(xiàn)在它的客觀存在,它是物的自然外化,是與其周邊自然環(huán)境共融共存,彰顯了亭的景點的萬花筒;亭也是藝術的自然再現(xiàn),亭的構建注重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人文魅力附著亭的是人的主觀意識的外現(xiàn),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藝術濃縮,充分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如,滁州醉翁亭景區(qū)的見梅亭、攬芳亭等。
(二)內在的情感美
亭是人的主觀意識的外現(xiàn),涵蓋了人的理想情操,古代先賢早就從自然界中尋求美感??鬃釉f“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此,亭大多借亭生景,以亭寓情,因亭明志,賦予外在的亭閣以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fā)人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達到物我合一,情景相融。如,滁州瑯琊山中的醉翁亭、豐樂亭、醒心亭、意在亭等,單就亭的名字來看,無不體現(xiàn)了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觸及亭文化中那些深層結構。
(三)技法的含蓄美
亭的建造依山傍水,應景而生,借景造勢。貴在顯而不露,意猶未盡,小巧別致,玲瓏委屈,如芙蓉出水,宛然天成。“亭是大自然中的幽雅小品,它空靈、通透,極具詩詞畫意的一種空間美……倪云林每畫山水,多置空亭,張宣題倪畫《溪亭山色圖》詩云:石滑巖前雨,泉香樹杪風,江山無限景,都聚一亭中?!盵4]繪畫講究“遠山無腳,遠樹無根,遠舟無身?!?元人詩日“江山無限好,都取一亭中?!彼哉f,亭的構建在技法上,要充分體現(xiàn)亭的別致玲瓏,含蘊委婉上。
(四)亭與楹聯(lián)、題聯(lián)、名人、名文
自古以來,凡有些名氣的亭子絕不僅僅是因其選址恰當,景觀秀麗,構建絕倫,更多因亭蘊涵著極其豐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就拿四大名亭——醉翁亭、滄浪亭、陶然亭和愛晚亭來說吧,它們各自都與名人名文相關,無一不蘊含著其獨特的人文精神。亭的題名、亭中的楹聯(lián)、匾額、建造等除了有點景、抒情之意外,還兼有寓意和明志等作用。如,滁州瑯琊山景區(qū)的醉翁亭,因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常來亭中飲酒賦詩,“飲少輒醉”而得名,并留下千古傳頌的名篇《醉翁亭記》,佚名題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醉翁亭的立柱題聯(lián)“飲既不多緣何能醉,年猶未邁奚自稱翁”,亭的南門題額“醉翁亭”三字為蘇東坡手跡;蘇州的滄浪亭取名,是北宋蘇舜欽有感于《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5],梁章距題蘇州滄浪亭:“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上聯(lián)摘自歐陽修《滄浪亭》詩“清風明月本無價”句,下聯(lián)摘自蘇舜欽《過蘇州》詩“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句。北京的陶然亭,亭名取自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詩 “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長沙的愛晚亭,題名取自杜牧《山行》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之意,愛晚亭題額為毛澤東親題。再如,紹興的蘭亭,因永和修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蜚聲中外,蘭亭景區(qū)建有御碑亭,碑陰鐫有康熙臨寫的《蘭亭集序》,背陽刻乾隆御書的《蘭亭即事》七律詩[6]。西安的沉香亭,因建筑材質為沉香木而得名,相傳唐玄宗和楊貴妃在亭中賞牡丹時,命李白助興填詩“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杭州的翠微亭,是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為紀念英烈岳飛而建,取名于岳飛《登池州翠微亭》“經(jīng)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詩。難老亭建在太原難老泉傍,其上聯(lián)“晝夜不舍”由《論語·子罕》中孔子名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而來;下聯(lián)“天地同流”取自《孟子·盡心上》“上下與天地同流?!辈粍倜杜e。
四、滁州亭文化的傳承
中國亭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凡有些名氣的亭子多與傳統(tǒng)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素有四大名亭之稱的醉翁亭、滄浪亭、陶然亭和愛晚亭,無一不具有其獨特的文化蘊涵。安徽皖東滁州這個城區(qū)面積只有8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4.3萬的千年古城境內,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古亭和現(xiàn)今新建的新亭,總計約百座,堪與北京城中的亭的數(shù)量相媲美。“中國現(xiàn)存亭子最多的地方是北京,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近百座?!盵1]252滁州市歷史悠久,具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滁州四大傳統(tǒng)文化之首的亭文化,不僅蘊含著中國古典建筑中的文化藝術成就,還融匯著與眾不同的人文思想。 滁州亭文化源遠流長,從北宋開始滁州亭文化逐漸走向輝煌。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歐陽修被貶任滁州知州,醉翁亭、豐樂亭、醒心亭先后落成,歐陽修的精美散文《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誕生后,滁州漸漸成為引領亭文化主潮流之地,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曾鞏遵其恩師囑托所撰的《醒心亭記》也為滁州亭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
(一)滁州名亭文化——醉翁亭、豐樂亭和醒心亭的文化
1.醉翁亭。位于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依山而建,“有亭翼然”,小巧別致,具江南亭臺特色。據(jù)《瑯琊山志》記載,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感懷時世,寄情山水?,樼鹚律酥窍蔀樗ㄍわ嬀瀑x詩,因歐陽修自號“醉翁”,取名“醉翁亭”,述文以記,《醉翁亭記》蜚聲內外,代代傳承,醉翁亭被譽為“天下第一亭”?!碍h(huán)滁皆山也”滁人皆能吟。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為木質結構,攢尖頂亭,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F(xiàn)存的形制,氣勢高崇,“亭內面積50平方米;共有16柱。其中,外柱12根,內柱4根。雕梁畫棟,四面敞開;是“上頂為歇山式,飛檐翹角,吻獸伏脊,單檐歇山頂……南門提額‘醉翁亭三字為蘇軾手跡?!盵3]551據(jù)考證,醉翁亭的靠背和茶幾是造亭工藝的首創(chuàng)。宋元祐六年(1091年)蘇軾重書《醉翁亭記》,以大石刻之,歐文蘇字的“兩亭記”成為亭文化珠聯(lián)璧合的巔峰之作。清乾隆皇帝還有一首《題謝時臣醉翁亭小景》詩。endprint
數(shù)百年來,醉翁亭幾經(jīng)戰(zhàn)火,屢廢屢興,陸續(xù)增添了見梅亭(今影香亭)、“曲水流觴”、皆春亭(今意在亭)、怡亭、六一亭等“九亭十閣”的園林建筑群。正如醉翁亭中廊柱上的一副對聯(lián)所言:“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背莸淖砦掏っ撕兔亩蔀槌蔀轱嬜u中外、蜚聲宇內的人文景觀。通過近千年的傳承,醉翁亭已非當年山僧智仙所建的醉翁亭,世人心目中的醉翁亭是用文學作品和文化含義構建出來的,醉翁亭已成為代表滁州人文精神的文化符號。
2.豐樂亭。位于滁州城西西澗湖東南隅、大豐山東北麓的山腰之上。它是組成瑯琊山風景的三大風景區(qū)之一,和醉翁亭相對應的,由十多座亭堂殿宇組成,是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歐陽修在豐山幽谷“辟地以為亭”親自主持興建的。歐陽修在《與韓忠獻王書》中告訴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愛其山勢回換,構小亭于泉側?!蓖っ柏S樂”二字蘊含“歲物豐成、與民同樂”之意。并親作《豐樂亭記》以吟詠。歐陽修還在《豐樂亭游春》中記載與民同樂的盛況:“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知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必S樂亭始建時為蘇式四角亭,亭壁鑲有歐陽修作、蘇軾手書的《豐樂亭記》碑刻和吳道子畫的觀音菩薩石刻像。供人閱讀和欣賞,一樣地留下了“歐文蘇字”珠聯(lián)璧合的稀世瑰寶。多少年來,豐樂亭一直成為滁人賀豐年喜游樂的場所。此后,豐樂亭歷盡滄桑,幾經(jīng)修建,2015年才以其新貌亮相于游人,成為瑯琊山風景區(qū)的又一游覽勝境。
3.醒心亭。位于豐樂亭的東南,空亭翼然,土納云氣。是繼醉翁亭、豐樂亭之后的“第三名亭”。曾鞏在《醒心亭記》中日“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韓退之《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毙研耐そǔ珊?,歐陽修囑其學生曾鞏作記(曾鞏《醒心亭記》“使鞏記之”),因此世上又多了一篇傳世佳作——《醒心亭記》,為滁州亭文化又增添了濃墨重彩。亭因人名,人因亭傳,故而出現(xiàn)了名人名詩名亭的文化現(xiàn)象。
(二)滁州亭文化的歷史傳承
1.北宋官場文壇,涌現(xiàn)了一批亭文化的追隨者,紛紛前來探幽訪古,題詩刻石,如梅堯臣、蘇舜卿、韓琦、富弼、杜衍、范仲淹、王安石、曾鞏等著名詩人、文學家也都在此留下了足跡,創(chuàng)作了以滁州為話題的大量詩文。如北宋熙寧十年至元豐三年(1077-1080年)在滁州任通判的韋驤,寫了133首詩,其中專以亭為篇名的就有《醉翁亭》、《凈鏡亭》、《翠微亭》、《白云亭》、《班春亭》、《寂樂亭》、《清風亭》、《曉光亭》、《會峰亭》、《東峰亭》等?!疤?、宋以來的摩崖、碑刻約有數(shù)百處之多。歷代書法名家書寫的《醉翁亭記》‘真、草、隸、篆碑刻與山中古道、古亭、古建筑相得益彰?!盵7]其中,唐代吳道子繪《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和宋代蘇東坡書《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碑刻,被人們視為稀世珍寶。
2.明代心學開創(chuàng)者王陽明,在滁州講學授徒,鐘愛于滁州山水,寫下了36首關于滁州的詩文,并在豐樂亭附近造來遠亭一座。明代的士大夫在滁州多有詩文傳世,如宋濂、楊士奇、文征明等都寫下游覽瑯琊山、醉翁亭、豐樂亭記等詩文。太仆寺卿趙廷瑞于嘉靖十六年將滁州歷代詩文編成《南滁會景編》(現(xiàn)藏于北京圖書館)。此后,太仆寺卿林烴、李覺斯等又多有增益,此書成為明代滁州亭文化的瑰寶。
3.清代王賜魁、吳國鼎、吳國對、吳敬梓等文化名士都尋訪過瑯琊山醉翁亭,并留下了大量詩文。晚清的薛時雨對滁州亭文化貢獻最大。咸豐三年(1853),醉翁亭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亂,成為成一片瓦砥。薛時雨四處奔波,艱難籌資,于光緒七年(1882)五月修建醉翁亭。并為醉翁亭題寫“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等楹聯(lián)匾額。其手跡“醉翁亭”門匾,“晴嵐疊翠”,“有亭翼然”等至今猶存。
近代,民國政要顯貴蔣介石、戴季陶、林森等常常游歷瑯琊山,觀覽醉翁亭,并留墨題刻,成為研究醉翁文化的重要史料;徐悲鴻大師也曾游覽瑯琊山,探訪醉翁亭。尤其要銘記的是瑯琊山寺主持達修,他托缽奔走,重建瑯琊山的廟宇亭臺,并主持編寫了第一部《瑯琊山志》,為滁州亭文化的復興傳承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滁州亭文化的創(chuàng)新及當下應用
(一)滁州亭文化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滁州亭文化源遠流長,以醉翁亭、豐樂亭和醒心亭為代表的古亭名揚遐邇,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千百年來,建亭修亭代代相續(xù),詠亭詩文華章沿襲,當代滁州正在營造“千年亭城”,中心城市與瑯琊山風景區(qū)連城一片,重修或新造各類亭閣廊榭,布于山水園林之間,立于街頭路旁花木之中,為現(xiàn)代城市平添幾分古韻與雅致。
1.新亭布局建制現(xiàn)狀。新亭建設如火如荼。2008年以來,滁州市建委主持編制了《“千年亭城”規(guī)劃》,從總體和分層次構建了當代滁州亭城文化方向,并注冊了“亭城”系列圖形和文字商標。市政建設每年投入資金規(guī)劃建設園林亭閣,已建和待建亭閣,布局、位置和形制,因地制宜,與山水景觀、歷史文脈、文化傳播、城市旅游和便民休憩相得益彰。市區(qū)公共場所(除瑯琊山風景區(qū)11座新建亭閣外),尚有仿古亭閣52座,其中2009年以來新建重修的46座,主要坐落在西澗路與瑯琊山東麓一帶、老城區(qū)環(huán)湖帶、城東菱溪湖、市區(qū)園林中或街路交口(單位、社區(qū)內亭閣、清流河、龍蟠河公園內現(xiàn)代形制的休憩亭閣除外),2015年規(guī)劃新建亭閣7座;亭閣形制基本涵蓋了中國古代亭閣的多種類型,結構以攢尖頂、歇山頂、單檐、重檐為主;建材以木質磚瓦為多,少量為混凝土砼結構。
2.滁州亭文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亭的建制布局、規(guī)劃、要旨等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仿古亭的建制只有形似而無神韻,缺少古亭的文化內涵而成為一種空洞的符號,缺乏亭的布局和設計的匠心。雖然亭文化眾望所歸,但從營造中國亭城的目標出發(fā),與外地名亭城市總體環(huán)境、品位等相比,我市的亭文化建設還存在很大距離和空間。endprint
(2)建亭、修亭與保護亭的資金匱乏。新亭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尤其是人文環(huán)境亟待改善。有的只是空亭一座,上無亭名,內無楹聯(lián)匾額,更有極少數(shù)亭閣內,因無人管理清掃,丟棄的垃圾不堪入目。種種現(xiàn)象表明,這些都必須要有資金作保障。
(3)對亭城文化的宣傳推介力度不夠。由于缺乏資金運作,開發(fā)、包裝和宣傳力度不夠,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大。
(二)滁州亭文化的創(chuàng)新及當下應用
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必須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亭文化居于滁州四大傳統(tǒng)文化(滁州的亭文化、全椒的儒林文化、鳳陽的明文化和天長的孝文化)之首,如何將千年亭文化植入城市的發(fā)展與布局之中,引亭入城促進傳統(tǒng)亭文化特色與現(xiàn)代城市文化的融合,構建當代亭城文化,尚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問題。
1.建立亭文化研究與應用機制。營造亭閣文化是建設醉美滁州的一項公共文化工程,豐富的亭文化引領著滁州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發(fā)展亭文化要按照滁州市建委主持編制的《“千年亭城”規(guī)劃》為準則,通盤考慮新建亭閣的布局、 撰聯(lián),富含時代氣息。建亭時,一定要在選址布局上下功夫,亭的形制要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相融,能起到點睛之妙。在傳承中國傳統(tǒng)亭閣文化的基礎上,增加創(chuàng)新元素,注重時代特征,富含時代氣息,體現(xiàn)優(yōu)美、典雅、活潑、多姿的特色。實現(xiàn)山因亭風光無限好,水因亭流光溢彩,園因亭趣味盎然,林因亭曼妙多姿。
2.確立建亭的要旨,彰顯亭文化的精髓。建亭的數(shù)量和亭閣所彰顯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必須成正比,否則,亭就成了缺少文化內涵而成為一種空洞的符號。構建當代滁州亭文化,應以弘揚滁州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為主,表現(xiàn)山水美景、體現(xiàn)天人合一、倡導修德向善、推崇博愛勵志,古今融合、雅俗共賞,實現(xiàn)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教化良知的目的。
3.多方籌措資金,營造亭閣文化和亭閣養(yǎng)護機制。政府對亭的建造、修護及亭額、楹聯(lián)、亭碑、亭記等應編制預算,專款專用,同時推出亭文化的各種公益贊助項目。
4.加強亭文化的宣傳推介力度。文化工程是一項歷史性的公共系統(tǒng)工程,滁州亭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滁州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旅游乃至教育的全面快速發(fā)展,我們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wǎng)絡媒體,宣傳滁州的山、水、詩、文、亭、字,讓更多人感受文化內涵,了解滁州,體驗亭文化的藝術魅力,解讀滁州歷史,感悟滁州精神,傳承與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進城市文明建設。
信息化的社會發(fā)展,文化的作用凸顯,地方文化直接影響地方的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8]。皖東滁州這座江淮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滁州亭文化源遠流長,醉翁亭集名山、名寺、名亭、名文、名碑、名泉于一體,它是歐陽修“與民同樂”精神的象征與載體,滁州是中國亭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亭城”將成為滁州最具文化特質的標志和最響亮的品牌,“千年亭城”的美好形象正呼之欲出。
參考文獻:
[1]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安徽省滁縣地區(qū)《瑯琊山志》編纂委員會編.瑯琊山志[M].黃山:黃山書社,1987.
[3]滁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滁州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3.
[4]穆瑞.中國文學藝術中的“亭”意象[D].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
[5]雷小軍.園林點景藝術淺析[D].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3(3):68-71.
[6]劉妍鑠.蘭亭:景觀、意義、與明清之際紹興士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
[7]滁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醉美滁州 亭好滁州[N].中國建設報,2013-11-07(2).
[8]冷榮亮.滁州醉翁亭文化數(shù)字傳播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碩士論文,2013.[責任編輯:吳曉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