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非
摘要: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寫了長短不一的119篇史論,表達了他對各個歷史事件的看法,以及他的歷史思想,這其中就包涵了他在仕途中的感悟。
關(guān)鍵詞:司馬光;《資治通鑒》;為臣之道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于臣子應(yīng)當(dāng)如何“事君”有著自己的理解。作為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的四朝重臣,司馬光深知何為原則,何為底線,對于“為臣之道”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忠君報國
為人臣子者,“忠”要放在首位,這是硬標(biāo)準(zhǔn),決不能更改,否則后果十分嚴重?!皨D之從夫,終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無貳。此人道之大倫也。茍或廢之,亂莫大焉!”[1],生活在理學(xué)產(chǎn)生發(fā)展時期的司馬光將“婦從夫”與“臣忠君”相提并論,這正是當(dāng)時時代特征的生動體現(xiàn)。社會對于婦女的束縛越來越緊,同樣,忠君觀念的日益興盛使得社會對于臣子的忠誠度要求越來越高。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忠君觀念給后世,尤其是以儒家文化作為主流的中央集權(quán)制社會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司馬光在“臣光曰”中評論了幾則反面的史事,表達了他的“忠君”觀點,并對臣子不忠的行為予以批判。對于四代為相的馮道,司馬光同歐陽修一樣,不齒于他的行為。他認為,“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為人臣子者即使再有才能,政績再卓著,只要對君主不忠,就不能得到肯定。這是儒家思想經(jīng)過千年積淀出的觀點,十分利于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對君主不忠的人,對政權(quán)的危害極大。馮道任宰相,歷事五朝、八姓,屢換君主,朝秦暮楚,卻無絲毫的羞愧之心,大節(jié)已虧,即使有小善小智,也不值得稱道。并且,司馬光并沒有將問題剖析至此,而是將對臣下的譴責(zé)引申到對君主的警示,“不正之女,中士羞以為家;不忠之人,中君羞以為臣。”[2],不忠之臣,好似害群之馬,絕不能姑息。既言了是非,又論了厲害,正是“資治”之本色。
對于在甘露之變中被牽連的王涯、賈餗,司馬光并不像傳統(tǒng)的觀點那樣予以同情,而是認為王賈二人作為宰相,安高位,飽重祿,當(dāng)國家出現(xiàn)危機的時候,不以為憂;與李訓(xùn)、鄭注這等靠陰險手段取得高位的小人共事,不以為恥。隨波逐流,無所作為,以此作為保住權(quán)勢的“法寶”,對君主未能盡忠,最后也難逃厄運。“若使人人如此而無禍,則奸臣孰不愿之哉!一旦禍生不虞,足折刑剭,蓋天誅之也,士良安能族之哉!”[3],為為人臣子者敲響了警鐘。
二、明哲保身
雖然為人臣子者要“忠君”,要“勸諫”,要“作為”,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既要“善于勸諫”,又要學(xué)會“明哲保身”,張良便是這其中的典范。漢高祖君臨天下之初,對于臣屬的封賞獎懲大多依據(jù)自己的喜惡而有失公允,群臣因此有自危之心。張良知道諸臣心中的不滿,卻沒有直接稟明,而是裝作不知,等到高祖親眼所見感到震驚不解時,才加以勸諫,這正是張良的高明之處。如此進言,既使為君者無偏袒私情之失,又使為臣者無惶恐憂慮之心,正是“若良者,可謂善諫矣?!盵4];另外,張良明辨達理,善于揣摩君主的心思,在漢室社稷穩(wěn)固之后,以拜訪神仙之名遠離朝堂,不問政事。此時,后世所稱的“漢初三杰”已誅其二,淮陰侯韓信被殺,丞相蕭何被囚,這就是功高震主卻不自制的結(jié)果。張良其實知道“神仙”之說并不可信,只是以此為借口,功成身退罷了。拋棄榮華富貴,求得身家性命,有舍必有得,正是“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5],這是司馬光在宦海沉浮后的感慨,這也是中央集權(quán)體制下的無奈。韓信與霍光都是西漢的名臣,都對漢朝的政治建設(shè)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最終卻都釀成全族被滅的慘劇,只因他們二人都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韓信助漢高祖奠定開國大業(yè),東征西討,滅魏、徇趙、脅燕、定齊,與楚項決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最后卻落得個被誅殺的下場,除去高祖呂后的多疑無情外,韓信自身也有做得不妥當(dāng)?shù)牡胤?。漢室未建之時,高祖遇險,韓信非但沒有速來救主,還向高祖請封“假齊王”;其后,高祖欲與韓信、彭越對楚王形成三面夾擊之勢,將其逼至垓下,韓信此時卻按兵不動,險些貽誤戰(zhàn)機?;艄馐菨h室中興的棟梁,歷經(jīng)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功勛卓著,其子孫卻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只因“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zhí)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盵6]。霍光長期獨攬大權(quán),不知引退,子孫驕奢,不知收斂,致使朝中君臣都積憤已久,霍光自己能壽終正寢,陪葬茂陵已是僥幸了。
通過司馬光對兩位西漢重臣結(jié)局的評論可知,他對于這種為人臣子的“無奈”,不是尖銳的抨擊,而是溫和的“躲避”。這種態(tài)度在其他史論中也可窺見,“士孫瑞有功不伐,以保其身,可不謂之智乎?!盵7],以及“孫光憲見微而能諫,高從誨聞善而能徙,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國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國敗家喪身之有?!?,此類感慨與司馬光所處的時代、形勢和政治地位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91
[2]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91
[3]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45
[4]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1
[5]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1
[6]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5
[7]司馬光《資治通鑒》卷52
北方文學(xué)·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