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惠康
摘要:本文以南康蓉江鎮(zhèn)客家話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運用方言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對南康蓉江鎮(zhèn)客家方言語音部分從聲母、韻母、聲調、連讀變調四大部分進行描寫和分析,并且與鏡壩方言進行共時比較。
關鍵詞:蘇茅村客家話;鏡壩蘇茅村客家話;語音
一、南康的人文地理
南康市(目前改為南康區(qū))位于江西省南部,居贛江上游、章江中下游,毗鄰贛州市中心區(qū),因“地接嶺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南康東鄰贛縣、贛州市章貢區(qū)、黃金開發(fā)區(qū),南靠近信豐、大余,西連上猶、崇義。其總面積1800多平方公里,轄有蓉江、東山兩個街道辦事處,唐江、鳳崗、龍嶺等七個鎮(zhèn),赤土、橫寨等12個鄉(xiāng),總人口達到80多萬。目前客家人占南康總人數(shù)的95%,全境通行客家話,也有少數(shù)民族,如畬族,但現(xiàn)在基本上都使用客家話。南康客家人的來源復雜,在大的地理環(huán)境背景下——贛南,贛南東為福建,南為廣東,西為湖南,古代稱“南野”,又名“南岸”。
贛南在歷史上有過七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這七次人口遷徙逐步形成了以客家人居多的南康市。南康客家話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使得其內部本身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在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南康客家話又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贛南毗鄰湖南、廣東、福建等省份,南康客家話在某種程度上會受到贛語、湘語、粵語、閩語等方言的影響,還有普通話的普及,也會對南康本地方言產(chǎn)生沖擊。南康客家話屬江西客家方言的中心片區(qū)。本文是以南康蓉江鎮(zhèn)這一方言片區(qū)的客家話為研究對象。
二、南康客家話的傳統(tǒng)研究
南康客家話也屬于客方言下的一小分支,既具有客家方言的共同性,同時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目前研究涉及到南康客家的著作并不多,其中涉及語音的則是更少。
三、南康蘇茅村客家話
本文是以研究南康蘇茅客家話為中心點,蘇茅與鏡壩都同屬于南康,兩地相距相距不到四公里,但這兩個地方的客家話在語音上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南康客家話語音的內部差異。本文從以蓉江鎮(zhèn)蘇茅村客家話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和鏡客家話做對比,從聲母、韻母、聲調三個方面找出兩地客家話在語音上的“同”與“異”。
(一)聲母
南康蘇茅村(蓉江鎮(zhèn)客家話的聲母有20個:
p拜步包 ph怕敗破 t低對跌 天地鐵
k 家瓜高 kh開課闊 朱走轉 粗陳坐
s三筍鎖 m媽瞞木 n難拿奶 l李拉連
f風飛壞 v文彎碗 緊精腳 前窮曲
西寫星 h紅罕嚇 硬眼牙 云襖遠
聲母方面,兩個方言點幾乎相同,但其中還有些細微的差別,如聲母“v”,如“文”,敬壩方言讀作[],舊的客家方言讀作[]?!拔摹弊?,韻母不變,區(qū)別在于前方言點的聲母相對于后方言點的聲母摩擦更小,一個是半元音,一個是濁擦音。關于聲母“v”,這兩個方言點“v”和“”是不完全對立,獨成一個聲母體系,在有的情況下,兩個方言點的聲母又是一樣的,如“萬”字和“碗”字,這兩個字在兩地的發(fā)音都是一樣的,都分別讀作[]、[]。但又時又會出現(xiàn)交替使用的情況,如“屋”、“溫”,蘇茅村分別讀作[]、[],鏡壩村讀作[vu??]、[]。聲母“v”和“”在兩個方言點的使用頻率會有些不同,但在做方言調查時會把這兩個聲母都歸并位“v”。
在南康客家話這一較大的方言片區(qū)下,客家話聲母盡管在語音系統(tǒng)的整理中,把有的聲母歸并為同一個,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還是能夠感覺到其差別,如“n”、“”。
(二)韻母
南康蓉江鎮(zhèn)(蘇茅村)的韻母共有37個: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之資思志
a把爬媽打 u布菩粗租
?街雞敗排 i比姐米西 y玉雨具趣
包刀泡惱
o波多坡歌
ei 杯頭樓后 ia 野累摸爺 u?乖怪懷快 ye虐愉恤血
i表裊苗票 ua瓜掛寡跨
io秋酒茄愁 ue貴脆潰偉
ie一跌業(yè)滅
飯間眼生 ia病盯凈驚 u困棍婚損
文門分紅 i釀讓軟香 ua梗
短江官汗
等生根更 面變前天片
兵林兄窮靜
麥八嚇白 壁錫踢劈 岳悅閱缺
北責色濕 一碧逼避日 讀毒觸
樂幕木十 確欲藥瘸 谷拙括割
泊各剝竹 刮刷
說明:1.在南康客家話中,單元音?和在聽感上常常容易混淆,不易區(qū)分,但在發(fā)音是還是能夠感覺到舌位高低的不同,通過實驗語音學也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是有區(qū)別的。
2.單元音o和復合元音u在發(fā)音上,單元音o與輔音相拼時,唇的圓展度和口腔的飽滿度相比于國際音標o則要相對小一些,介于o和復合元音u,為了了便于音系的歸納整理則統(tǒng)一記為o。
3.復合元音iou,在實際的發(fā)音過程中可以細分為io和iu兩個音,但兩者之間沒有最小對立,如茄[]或讀作[]兩種讀法。
與此同時,兩個方言點在韻母方面首先是數(shù)量上的不等,其次是在韻母變化上,兩者有很大的不一樣,但都有規(guī)律可循,以兩個地方韻母變化為例:蘇茅村以下例字分別讀作看[]、婚[]、灰[ho??]、會[]、
濕[]十[]、舌[]、鴿[]割[]出[]而鏡壩村則讀作、[huen??]、[huai??]、[vai??]、[]、[]、[]、[]、[kuai?]、[]??梢姡谀峡悼图以捳Z音內部,各地方在韻母數(shù)量上是存在差別的。在聲母不變的情況下,此客家話的韻母有的變成以a,、o為韻頭或韻腹的開口呼,而不是像鏡壩客家話那樣的以u為韻頭或韻腹的合口呼韻母。鏡壩話韻母中的 在蘇茅村客家話韻母中通常會變成 。還有就是鏡壩話韻母uai中ai在蘇茅村客家話韻母中會出現(xiàn)脫落現(xiàn)象。
(三)聲調
目前所調查的方言點聲調是:
陰平33高豬專尊低 陽平213婚傷三飛才
上聲31口丑楚草體 去聲53漢世送放大
去聲5曲出七一禿
與南康其他方言點對比會發(fā)現(xiàn):陰平調,以鏡壩客家話為例,比作者現(xiàn)在所調查方言點的聲調稍微高一些,而且鏡壩客家話中陰平實際的讀音,音尾有下降的趨勢,接近443,而蘇茅村客家話則相反,音尾有上升的趨勢,接近334;陽平調,鏡壩客家話是降調,而此客家方言的陽平調是曲折調,兩地的聲調其實相差不大。但是在研究中,因為兩地語音研究都是運用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在聲調的歸類上也把一些差異忽略不計,都歸并到南康客家話這一大的語音系統(tǒng)。以此同時,本文作者還通過語音實驗的方法對此客家話的聲調做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結果與傳統(tǒng)語音學研究得出的結果除陽平調外,其他聲調都吻合。實驗語音學得出的陽平調調值為23,而不是213。對比兩種語音研究方法,究其結果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一是此客家話中陽平調本身不易區(qū)分,容易和上聲調混淆;二是可能在做實驗語音學這一塊上,由于前者的原因,在例字選擇的問題上,歸類出現(xiàn)了問題,使得語音結果出現(xiàn)偏差。而且,通過查閱資料,還發(fā)現(xiàn)在南康唐江這個地方的客家話只有四個聲調。所以,南康客家話內部是比較復雜的,在聲調的問題上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討。
(四)入聲
南康客家話中并不像梅縣客家話那樣,古入聲字多保留了p、t、k韻尾,不少弱化成喉塞音,甚至有的脫落,變成其他韻。由上述內容可知,鏡壩和蘇茅兩地客家話中的入聲韻母數(shù)量不同,鏡壩客家話入聲韻母數(shù)量比此方言點的入聲韻母多出了3個,分別是 、、。兩地客家話在語音上出現(xiàn)了差異,這使得南康客家語音調查研究工作更加復雜。
謝留文先生他的《客家方言語音研究》中,對南康方言入聲字有做過歸納分析,并例舉處南康客家話中的所有入聲字。但是通過對47處客家方言的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其他46處客家方言的入聲分化規(guī)律明顯,只有南康方言例外多一些,有較多的字對不上分化規(guī)律。想必這也是跟南康客家話語音內部差異有關。就如蘇茅村和鏡壩兩地客家話,都各自有一套完整的語音系統(tǒng),但是歸并到南康客家話這一大的方言區(qū),彼此的差異則會影響到南康客家話的整理歸并。
四、總結
文章通過對南康蘇茅村客家話的語音特點和南康鏡壩客家話的語音 進行對比,來發(fā)現(xiàn)南康客家話語音內部的“同”與“異”,從而更好的對南康客家話語音特點進行總結。
參考文獻:
[1]詹伯慧.漢語方言調查[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2]劉綸鑫.客贛方言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羅杰瑞.漢語概說[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4]謝留文.客家方言語音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5]劉綸鑫.客贛方言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南昌大學學報,2003,34,2.
[6]盧惠惠.江西南康客家話中的程度增減標記詞“系”與“子[J].嘉應學院學報,2015,34,10.
[7]方建波.江西南康鏡壩客家方言語音研究[D].寧波大學,2013.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