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是以圖解的形式和網(wǎng)狀的結構用于儲存、組織、優(yōu)化和輸出信息的思維工具。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輔助工具,能夠培養(yǎng)學習者的發(fā)散性思維與合作意識,提高學習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本文分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闡述如何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習者提升寫作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 英語寫作 初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77-02
1 思維導圖
博贊在其著作《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中強調,思維導圖動態(tài)的形狀和形式可以有效促使大腦快速,高效地工作。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是以圖解的形式和網(wǎng)狀的結構,用于儲存、組織、優(yōu)化和輸出信息的,“瑞士軍刀”式的思維工具。通過思維導圖的全景視觀可以大大節(jié)省準備和組織內(nèi)容的時間以改良學習技巧(東尼·博贊,2011)。
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教學研究。王功玲最早將思維導圖引用于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習者保持思維的連續(xù)性(王功玲,2000:66);張丹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習者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習者間的合作與交流(張丹,2005);方鶯鶯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習者的整體寫作水平和謀篇布局能力,使語言組織更加富有邏輯性,提升學習者寫作興趣(方鶯鶯,2015)。以上學者的研究表明,思維導圖以簡單的形式和清晰的結構,對學習者在篇章理解,知識回憶,邏輯梳理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思維導圖的主要特征:(1)中心圖像用來捕捉主要內(nèi)容;(2)分支從中心主題向四周散射。首先被分為各大主題,附在中央圖畫上,然后次主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xiàn)出來,附在上一層分支上;(3)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像或關鍵詞組成。
本研究將思維導圖引入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嘗試解決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 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本研究通過對40名學習者進行訪談發(fā)現(xiàn)學習者對英語寫作學習興趣不高,更表現(xiàn)出退縮的心理現(xiàn)象;在實際的寫作練習中,學習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遲遲不下筆,“提筆忘字”等問題。研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歸納為不知道如何展開主題,詞匯量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三類問題。
2.1 學習者面對寫作主題不知道如何展開
學習者面對書面表達時,多表現(xiàn)出畏懼,退縮的情緒,這種表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感到無從下手,無話可說。初中生面對書面表達并不熟練,對語言還不能做到完全熟練地組織運用。學習者并不能完全理解平時學習的時態(tài)、語態(tài),導致最終書面表達的呈現(xiàn)效果不佳。此外寫作過程枯燥乏味,學習者從而對書面表達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2 學習者詞匯儲備不足,記憶不扎實
在書面表達中,學習者往往遇到“不知道該用哪個單詞”,“不記得單詞如何拼寫”等問題。這是學習者的詞匯量不足或者對所學習的詞匯記憶不扎實的表現(xiàn)。目前的初中英語教材(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為例),單元詞匯的編排遵循單元主題,因此在寫作教學中結合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梳理記憶,能夠對學習者掌握詞匯起到積極影響。
2.3 傳統(tǒng)寫作教學無法兼顧全部學習者,調動學習積極性
在初中寫作課堂中,教師往往存在“抓兩頭”的心理。傳統(tǒng)寫作教學多為灌輸式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與學習者的互動。教師在這種教學過程中無法兼顧全班同學。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利于初中生發(fā)展自己的特點,無法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
以上分析中,思維導圖的中心圖像可以幫助學習者快速確立主題,散射的分支結構可以幫助學習者理清思路,遞進的分支輔助學習者理清各個內(nèi)容間的邏輯關系。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習者明確主題,拓展思路方面最為有效。學習者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對整篇文章呈現(xiàn)清晰的框架,思路得到拓展,進而心理上獲得自信,逐步克服面對書面表達的畏懼,退縮心理。
3 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課堂
思維導圖以圖像的形式,分支的結構在學習者構思篇章中作為一個支架工具,該支架能夠起到幫助學習者確立主題,搜索詞匯,梳理結構,開拓思路的作用。學習者在書面表達中利用思維導圖對關鍵詞匯進行拓展,發(fā)散思維繪制導圖,思考合適的句型結構,最終完成書面表達。
3.1 搜集關鍵詞匯,拓展思路,繪制思維導圖
學習者面對書面表達時,首先進行頭腦風暴,搜尋與寫作主題相聯(lián)系的關鍵詞——文章的砌體。語言學家Wilkins在1972年提出“……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當學習者面對書面表達時,通過繪制思維導圖,能夠將頭腦風暴的結果展現(xiàn)成清晰的詞匯網(wǎng)絡。以“My Favorite Festival”為例,首先搜索主題詞匯為“Festival”。
在與節(jié)日有關的這類書面表達題目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習者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在“My Favorite Festival”的案例中,有學習者提出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Mid-Autumn Festival”。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fā)學習者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習者通過小組合作搜索相關信息及關鍵詞匯。學習者在合作過程中對“Mid-Autumn Festival”展開進一步思考,找出能夠與中秋節(jié)相聯(lián)系的詞匯,從主題開始向外拓展,繪制思維導圖。小組合作結束后,教師應請學習者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逐步幫助學習者樹立自信,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應對學習者進行引導。指導中,教師可以給學習者提出一系列問題。如:“中秋節(jié)的具體日期是幾號?”“中秋節(jié)有沒有什么傳說?”“中秋節(jié)有沒有什么風俗習慣?”“中秋節(jié)對人們有什么意義?”等。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習者理解提到節(jié)日必不可少的幾大元素,如:日期,起源,習俗,活動,意義等;最后,學習者對課堂上的討論成果與教師補充的要點進行整理,提出自己對該主題存在的不同觀點,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討論,促進學習者間的互相交流,幫助學習者拓展思路,最后進行練習。endprint
3.2 思考句型結構,進行造句
初中生的書面表達應嘗試書寫長句子,復雜句。避免通篇使用簡單句。因此在這一步需要學習者思考可用句型,在已建立的思維導圖詞匯網(wǎng)絡基礎上進行造句。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習者加深對學習的時態(tài),語態(tài)的理解。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將這部分知識真正掌握,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同時,教師要在此過程中有意地培養(yǎng)學習者的邏輯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邏輯意識。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熟練運用“first,second, last but not least”等關鍵連詞,使學習者形成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習慣。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習者,應做出不同的要求,提升他們的能力。
3.3 整理框架并練習
通過思維導圖的清晰框架與學習者的遣詞造句,幫助學習者理清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和寫作順序。學習者能夠清晰地掌握整個寫作流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多次聯(lián)系,學習者在熟練運用思維導圖后便可以提升寫作能力,同時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
4 結語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習者記憶詞匯,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合作意識上都有極大的作用,教師靈活掌控,既可避免灌輸式的教學,還利于教師關注每個學習者。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習者自主繪制圖式。在運用過程可兼顧學習者的差異,能力較強的學習者無需每次都繪制思維導圖,能力較弱的學習者可以多使用思維導圖,利用其支架作用,搜集詞匯,拓展思路。思維導圖的中心圖像可以幫助學習者快速確立主題;散射的分支結構可以幫助學習者理清思路;遞進的分支輔助學習者理清各個內(nèi)容間的邏輯關系。學習者在熟練運用思維導圖后,寫作能力將得到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 Wilkins 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Edward Arnold, 1972.
[2] 東尼·博贊,博贊,陸時文,等.思維導圖寶典[M].2014.
[3]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
[4] 方鶯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 盧丹丹.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J].考試周刊, 2016(70):111-111.
[6] 歐麗君.初中英語寫作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分析[J].校園英語, 2015(15):144-144.
[7] 王功玲.淺析思維導圖教學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0(4):66-66.
[8] 張丹.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黃景昊,湖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yè)。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致謝湖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王建平教授對本文的選題、思路、論證所給予的指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