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中年之前,人的快樂逐年下降,全球的平均低谷是46歲,隨后觸底反彈,一路走高。
如今幾乎沒有人想要長大。30歲的女白領自稱“寶寶”,胡子拉碴的大叔喜歡用時髦詞,那些科技公司為了營造“自然舒適、有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紛紛在辦公樓里安裝了滑梯、海洋球、蹦床和糖果屋。與此同時,沒有人覺得這是幼稚的,反而認為這是自由和純真的標志。
美國學者蘇珊·奈曼寫過一本哲學小書,名為《為什么長大》,其中就提到,如今的社會恐怕不是一個鼓勵人走向成熟的社會,因為孩子更容易成為順從的公民(兼消費者)。成長比你想象得難太多了,難到你想要抗拒。在你的經驗體系中,成人的世界是慘淡荒涼的:一方面,總有人不斷提醒你,要接受現實,放棄做夢,學會妥協(xié)。另一方面,有人源源不斷地將各種保健品、營養(yǎng)素和美容霜塞到你手里,鼓勵你買買買,通過購物,獲得自我認同。生怕你有一點兒不高興,希望你永遠興高采烈,但事實上,只有孩子才遵循快樂至上原則,成年人都應該明白,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痛苦。
消費社會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玩具,它們“助長了我們懶惰的天性,使我們幼兒化的過程更為簡單微妙”。這些玩具包括智能手機、汽車、電腦等等,當然,它們不會被描述為玩具,而被描述為成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奈曼接下來說,如此一來,“創(chuàng)造更公正更人性的世界的理想被說成是孩子氣的夢想。得到玩具——例如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以鞏固我們在消費經濟中的位置——是正事,為了它必須放棄夢想。這種虛假的本末倒置使我們永遠滯留在迷惑之中。難怪康德說,遠離自我招致的不成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革命”。
提到工作,上世紀60年代,保羅·古德曼在《荒謬的成長》一書中就曾說過,成年之后的工作應當是有意義的,你投入時間、精力、能力和熱情,換來榮譽和尊嚴。然而實際上,這樣的工作越來越少,“演員像小丑一樣工作;作家和設計師像白癡一樣思考;廣播公司和保險公司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且煽風點火。他們時而自信滿滿、謊話連篇、油嘴滑舌,時而阿諛奉承、傲慢無禮”。50年后看來,越來越多的人陷入職業(yè)倦怠,只能通過買新一輪的“玩具”來麻痹自己,工作的焦點不在于它本身帶給你的滿足感和意義感,而是消費能力和虛擬“地位”的提升,我們似乎已經走進了古德曼所說的“永遠處在青春期的社會”。
難道孩童是自由的嗎?青春期別別扭扭的少男少女們是自由的嗎?這里的“自由”恐怕是相對成年的“嚴肅”而言。嚴肅意味著不茍言笑、冷酷、嚴厲,也意味著果斷、認真、責任——這些含義雜糅在一起,令人想逃避。但那種自由就是真的自由嗎?真正的自由恐怕是一種很沉重的東西。就像一位哲學家所說,到了20世紀,自由成為人避之不及的命運,因為它實實在在地落到了具體的個人身上,不再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東西,它意味著選擇,也意味著我們必須為自己做的一切承擔責任,迎接后果。
以往,人們在40歲以后面臨精神危機,現在則有了新名詞叫“前中年危機”,意思是30歲出頭的人就開始有危機了。這種所謂前中年危機,可能是面對青春喪失的不甘,他們不能再像年輕人那樣不負責任了,卻還沒學會像以往的中年人那樣負責,過一種無聊反胃平庸的家庭生活?;蛟S我們把成年想得太差了,把老年想得太差了。奈曼書的最后一章中援引了一些心理學和經濟學研究,研究表明,大多數人越老越快樂。許多人的匯報呈“U”型現象:中年之前,人的快樂逐年下降,全球的平均低谷是46歲,隨后觸底反彈,一路走高。成長和變老并不完全是一個衰退的過程。
歌手科恩說,他的骨頭可能“會在曾經活躍的地方出現疼痛”,但他依然在努力使自己成為想要成為的人,他的生活充滿了他以前未發(fā)現的意義??贫鞯娜松?,如今已塵埃落定,他算不算得上是成年生活的典范呢?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典范吧。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