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霞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083)
基于中外科學家學術論文可比語料庫的評價詞語形式研究
高 霞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083)
該研究采用語料庫語言學方法,系統(tǒng)分析了兩個學科中外學者學術文本中評價詞語形式的使用特點。研究發(fā)現(xiàn):(1)學術論文中高頻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含不定式分句的評價形式,前者使用更頻繁,物理學科評價詞語形式使用顯著高于語言學;(2)評價形式主要實施4類語篇行為,語言學論文中表模糊限制功能的形式頻數(shù)顯著高于物理學科;(3)評價形式句法形式和語篇行為共選關系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中外學者采用同一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側重點不同。
評價詞語形式;句法形式;語篇行為;共選;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受專業(yè)學科語篇社團規(guī)范所制約的專業(yè)語類, 論文作者既需向讀者客觀地傳達研究結果, 又需表明自己的立場, 與讀者取得情感上的認同。因此學術論文作者必須運用各種語言手段、以讀者(學術同行)可接受的方式表達觀點,元話語作為作者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學術語篇中的客觀存在(Crismore & Farnsworth, 1990; Crismore, Markkanen, & Steffensen, 1993; Hyland, 1998, 1999, 2000; Vande Kopple, 1985)。論文作者運用元話語手段,明示或暗示作者與讀者間的交際狀況和目的,在樹立個人觀點的同時顯示出對同行的尊重。元話語表達手段多樣,過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單詞、短語層級的表達(如篇章連接詞、模糊限制語等),較少涉及小句層級的半固定語言形式。專門討論學術文本中評價詞語形式的研究甚少。
評價詞語形式是具備評價功能、含評價性詞語的高頻形式(Hunston & Sinclair, 2000),通常表現(xiàn)為含先行代詞it和外置結構的半固定句級序列,屬于小句層級的元話語手段。其形式為虛位主語先行代詞it+BE動詞+評價性詞語+限定性或非限定性從句,具有一定的詞語變異范圍。作為表達態(tài)度意義的有效方式之一,評價詞語形式被廣泛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傳達說話人對某一事件或行為的態(tài)度或觀點,在組織篇章和人際意義表達上起重要作用。國外研究者討論不同文體中評價詞語形式的使用,發(fā)現(xiàn)其受文體影響較大。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詞語形式在學術和新聞文本中使用較頻繁,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在對話中罕見,在小說、新聞報道中使用較頻繁,在學術文本中頻數(shù)最高 (Biber et al., 1999)。學術論文多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形式,評價命題效度,書評則更傾向使用含不定式分句的評價形式,評估難易度(Groom, 2005)??鐚W科的評價形式使用研究發(fā)現(xiàn),硬性學科評價形式使用少于軟性學科,法學論文評價形式使用最高(Peacock, 2011)。Hewings & Hewings (2001,2002)集中討論學術文本中評價形式的語用功能,發(fā)現(xiàn)它主要實現(xiàn)4類人際功能——模糊限制、態(tài)度標記、強調和信息來源標識,4類功能的使用存在學科間的顯著差異。Charles(2000,2004)指出,評價詞語形式兩類主要表達形式存在修辭上的根本差異,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形式評估命題,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評價過程。僅有的幾例研究似乎都指出評價詞語形式的使用存在學科、文體間顯著差異,評價形式的句法形式與其語用功能存在共選關系,那么學術文本中評價形式的句法形式具體有哪些,如何分布,實現(xiàn)了哪些功能,兩者是否存在共選,與學科、作者背景有何關系,需進一步探究。
國內針對學術語篇中評價詞語形式的研究處于邊緣地帶。王勇(2005)在系統(tǒng)功能語法框架下對預指代詞it進行經驗功能、人際功能及語篇功能分析,未明確指出所討論的不僅僅是it本身,還包括含it的評價形式;紀蓉琴(2007)定性分析了不同學科學術語篇中含it從句的使用,發(fā)現(xiàn)元話語手段的使用與學科有關;張樂、衛(wèi)乃興(2013)對學術論文中虛性主語篇章性句干的討論涉及部分評價詞語形式,但未詳細討論其使用和功能。目前的評價詞語形式研究聚焦于含that限定從句和不定式分句兩種形式,缺少學科間評價詞語形式使用差異的調查,缺乏不同母語作者群體學術文本中評價詞語形式使用的差異研究。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基于含it從句的頻數(shù)統(tǒng)計,沒有結合評價詞語形式語用功能和典型表達,很難揭示學術文本中該形式使用過程中的句法語義問題。故本文擬基于自建學術英語語料庫(包含中外科學家兩個作者群體,物理和語言學兩個學科),結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通過統(tǒng)計、對比中外學者學術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的使用頻數(shù)、句法形式及其語用功能,以及實現(xiàn)具體語用功能的語言共選形式,探討學術文本中評價形式的使用與作者母語及學科間的關系。
本研究采用自建語料庫,包括226篇學術論文,涵蓋兩個學科[物理和語言學,分別代表硬性和軟性科學學科(Becher, 1989)]中外科學家英文論文,且不同國別和學科的子庫庫容接近,以便進行對比。為保證語料庫中所反映的語言特征具有代表性,所選文章均出自Elsevier數(shù)據(jù)庫中“科學引文索引”(SCI)和“社會科學索引”(SSCI)物理、語言學學科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同時,為保證語言的時效性,以反映現(xiàn)時語言特征,所選文章的發(fā)表時間均在2000—2014年期間,語料庫的構成見表1。
表1 語料庫字數(shù)統(tǒng)計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按照以下4個步驟進行:
首先,利用Antconc軟件檢索、統(tǒng)計語料中含it的索引行,逐行辨別、刪除不符合評價詞語形式定義的索引行,如it分裂句(Itwasonexaminationofthecorpusthatdifferenceswereobserved…),虛指主語it(It’s raining),it做賓語(I put it to you that the argument is incorrect)等,清理后的文本保存為純文本文件以便分析。
第二步,根據(jù)評價詞語形式中外置結構的句法形式,將其分為6類:S1—that-clause(如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John went to London);S2—wh-clause(如it is amazing what she had to go through);S3—to-infinitive(如it was up to me to make this view clear);S4—for/to-infinitive(如it is important for them to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S5—ingclause(如it is nuisance having to rewrite the essay);S6—zerothat-clause(如it is amazing the number of times he went to Paris)。
第三步,采用言語行為理論,基于Hewings&Hewings(2002)和Groom(2005)評價詞語形式語用功能分析框架,及部分索引行文本證據(jù)的檢查,確定評價詞語形式所實現(xiàn)的基本語篇行為如下(見表2)。
第四步,逐行分析中外科學家物理、語言學英文學術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的索引行,根據(jù)其語境逐一判斷、標注其句法形式和所實施的語篇行為。如it [S13b] also should be noted that dark matter annihilations to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halo of the Milky Way are expected to exceed the gamma ray,表示該評價形式句法形式是[S1]it-clause+that-clause(含that限定從句的形式),其主要功能是[3b]提醒讀者注意。另一名接受過語料庫語言學專業(yè)訓練、具有語言學博士學位的研究者根據(jù)標注方案,隨機抽取211行索引行(10%)進行標注。兩者句法形式標注一致率100%,語篇行為標注一致率86%,驗證了標注方案和過程的有效性。隨后,兩位研究者逐一討論、確定有出入的標注,并根據(jù)討論結果檢查、修訂所有標注。在此基礎上用Antconc二次檢索,并逐行對照得到的結果,避免重復檢索,而后進行歸類和統(tǒng)計。
表2 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分類
2.1 評價詞語形式的句法形式:不同國別作者和學科間的差異
統(tǒng)計4個子庫評價形式不同句法形式的頻數(shù),結果見表3??ǚ綑z驗結果表明,4個子庫評價詞語形式的使用存在顯著差異(x2=141.66,p=2.2*10-16),物理學科評價詞語形式使用頻數(shù)高于語言學(中外物理學者評價詞語形式標準頻數(shù)為1.87次/每千詞、1.70次/每千詞;中外語言學學者評價詞語形式標準頻數(shù)為1.27次/每千詞、1.28次/每千詞)。這似乎與Peacock(2011)的結論——硬性學科學術論文中評價形式使用低于軟性學科相悖。究其原因可能在于:(1)兩者考察對象不同。Peacock(2011)僅研究it-clause+that-clause、it-clause+to-infinitive兩類形式,而本研究6類不同句法形式的評價形式均考慮在內;(2)學科選擇的影響。物理學科評價形式的使用與其他硬性學科迥異,顯著高于化學、生物、環(huán)境學科(Peacock, 2011:84),故本研究對比物理、語言學學科所得結論有一定局限性。
學科是一個決定、影響學術文本特征的重要因素。不同學科學術論文有不同的修辭結構,論文作者必須與已形成的學科規(guī)范保持一致,以獲得本研究領域社團的認可(Hyland, 1998)。一般認為硬性學科傾向采用嚴密、準確的研究方法,以精確的計算或數(shù)據(jù)報道研究結果,突出對研究結果解釋的客觀性。物理學者高頻使用評價詞語形式,一方面可避免評價命題或過程中使用人稱,使作者態(tài)度隱含于表達中,行文更加客觀;另一方面以各種評價詞語形式表達作者的立場、態(tài)度,修飾命題意義,是作者力求精準的表現(xiàn)。中外語言學、物理學者高頻使用兩類評價形式——含that限定從句和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前者使用頻數(shù)高于后者,即學術文本中更多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形式,評估命題的可能性、肯定性、必要性和效度,較少使用含不定式的評價形式,評價過程的必要性和難易度。這與Groom(2005)的發(fā)現(xiàn)一致。然而,4個子庫使用差異最為顯著的是含不定式分句的評價詞語形式(x2=43.83,p=1.64*10-16),物理學者使用頻數(shù)高于語言學學者(中外物理學者標準頻數(shù)0.7次/每千詞、0.62次/每千詞;中外語言學學者標準頻數(shù)0.3次/每千詞、0.35次/每千詞)。這一差異可能與學科性質有關,物理學科學術論文包含更多有關實驗方法、步驟和過程的描述,故較多使用含不定式分句的評價詞語形式,對其有效性、必要性和難易度進行評價。而語言學論文,特別是理論語言學論文,則多基于前人觀點、理論,結合自己的觀察和分析,對理論進行修正或推新,較少涉及研究方法、過程。Swales(2004)對此也有相似的論述,指出僅實證類語言學論文包括獨立的研究方法描述(ibid.:219)。
表3 中外物理、語言學學者學術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不同句法形式的頻數(shù)
兩個學科中外學者間,評價詞語形式不同句法形式的使用差異傾向不太一致。在顯著水平0.05上,中外物理學者使用差異顯著的兩類評價形式為:it-clause+that-clause(x2=6.40,p=0.0114)和it-clause+to-infinitive(x2=8.12,p=0.0044),中外語言學學者則在it-clause+wh-clause(x2=13.21,p=0.00028)和it-clause+for/to-infinitive(x2=7.35,p=0.0067)兩類形式上使用差異顯著。然因4個卡方檢驗的效果值(effect size)均小于0.1,差異均可忽略不計(Cohen,1988)。其他學科中外學者間,評價形式不同句法形式的使用是否存在差異還需進一步研究。就本文數(shù)據(jù)而言,中外物理、語言學學者評價詞語形式不同句法形式的使用幾乎無差異,含that限定從句的形式頻數(shù)最高,其次是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其他句法形式零星使用。
2.2 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不同國別學者和學科間的差異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說的話便會越少”閱讀讓你不斷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地進步,讓你收獲了一種品質——“謙卑”,讓你學會了一個詞語——“傾聽”。
目前關于評價詞語形式語用功能的討論,多采用元話語分析框架(Hewings & Hewings,2001, 2002;Groom, 2005;紀蓉琴,2007)。Hewings & Hewings(2002)聚焦人際意義,摒棄報道類及篇章類評價詞語形式,發(fā)現(xiàn)學術文本中評價形式主要實現(xiàn)4類人際功能——模糊限制、態(tài)度標記、強調和信息來源標識。Groom(2005)則指出,評價詞語形式實現(xiàn)5類語用功能——介紹新話題、呈現(xiàn)已知信息、報道、雙聚焦和填充謂語。受Halliday語言元功能三分法的影響,對元話語手段附以“篇章功能”或“人際功能”的標簽似乎已成為一種通行做法。誠然,任何元話語都或多或少地偏向于實現(xiàn)某種功能,但這僅僅是一種程度的差別,強行區(qū)分反而容易掩蓋語言使用動機的復雜性。這里我們采用Austin(1962)的言語行為理論,分析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Austin(1962)指出自然語言使用的重要本質之一是以言行事。同理,我們認為學術寫作也是一種“以言行事”。話語社團成員利用學術文本這一媒介交流思想、報道研究成果,以推進學科發(fā)展,這些是宏觀上的以言行事(衛(wèi)乃興,2002:195)。而研究者在論文撰寫中,傾向于使用特定的詞匯和語篇模式來表述研究或實施某些具體的研究行為,這是微觀上的以言行事,稱之為學術語篇行為。標注、統(tǒng)計4個子庫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4大類9小類語篇行為,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物理、語言學學術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頻數(shù)從高到低依次為:模糊限制、態(tài)度標記、強調和推斷。實現(xiàn)模糊限制功能的形式共出現(xiàn)973次,主要用于緩和命題與現(xiàn)實世界的沖突,減輕作者對命題內容所負的責任,避免絕對化表述,更精確地表述命題。其中,語言學論文中表達模糊限制功能的評價詞語形式,頻數(shù)顯著高于物理學科(x2=58.03,p=1.55*10-12)。Hewings & Hewings (2001,2002)研究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模糊限制功能的評價詞語形式,在天文學、歷史學論文中頻數(shù)最高,并指出這是由兩個學科的本質所決定的——天文學基于遠距離觀測數(shù)據(jù)推導結論,歷史學基于零星證據(jù)和已知事實推演歷史,其發(fā)現(xiàn)均為推測、推論,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本研究語言學學科對語言本質、現(xiàn)象和語言習得過程的探究,或為理論推導,或為基于觀測、觀察的推論,同樣不屬于基于可重復、可驗證實驗和數(shù)據(jù)的硬性科學研究,作者表達結論、觀點時也需謹慎。具體到兩個子類,我們可以看到,兩學科作者的明示(1a)少于暗示(1b),即表達“可能性、必要性、肯定性、重要性”的表語形容詞(組)及其與情態(tài)動詞連用的模糊限制語組合(Lyons, 1977:808)頻數(shù)低于“it+BE動詞+ARGUE/THINK類表認知、思想的心理活動動詞過去分詞”及其與情態(tài)動詞連用的模糊限制語組合。這一方面滿足了禮貌原則(Myers, 1989),另一方面可拉開作者和命題的距離(Nash, 1990; Skelton, 1988)。物理學科實施其他3類語篇行為的評價形式頻數(shù)均高于語言學,特別是實施推斷的評價形式頻數(shù)顯著高于語言學(x2=27.14,p=5.49*10-6)。物理學科較多使用“it+BE動詞+SHOW/FIND類指出事實或情況和報道結果、發(fā)現(xiàn)的動詞過去分詞”形式,表明作者相信讀者有能力推敲、厘清論證中的邏輯關系,暗示任何人進行該研究均可得到相同的結果。這類推斷功能的評價詞語形式,減輕了作者對命題內容所需承擔的責任,加強了推斷過程的客觀性,因此較多出現(xiàn)在研究程序固定、評判標準清晰的硬性科學文章中(張樂,衛(wèi)乃興, 2013:11)。
表4 中外學者學術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不同語篇行為的頻數(shù)
中外物理學者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4類語篇行為頻數(shù)差異均不顯著,中外語言學學者評價詞語形式使用僅在推斷功能上差異顯著(x2=17,p=3.75*10-5),其他3類差異均不顯著。中國語言學學者更多使用“it+BE動詞+SHOWN類動詞過去分詞”形式,指出事實或情況。這或可表明,中國物理、語言學學者比較了解評價詞語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論文寫作中可恰當使用該形式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學科規(guī)范對學術文本中態(tài)度意義的實現(xiàn)影響較大。
2.3 評價詞語形式句法形式與語篇行為的共選:不同國別作者和學科間的差異
共選(co-selection)指語言交際過程中形式與形式、形式與意義的共選。共選理論認為,形式選擇不是獨立或單一進行的;詞匯與詞匯、詞匯與語法、詞匯和語法結合而成的形式與意義之間,都形成了可描述的共選關系(衛(wèi)乃興, 2012:1),特定語域里頻繁使用的形式指向特定的語用功能。這里我們對比4個子庫評價詞語形式句法形式與所實施語篇行為的共選關系,結果見表5。鑒于兩學科中外學者高頻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和含不定式分句兩類形式,其他句法形式使用甚少,這里句法形式和語篇行為共選關系的討論僅聚焦于高頻使用的兩類。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詞語形式主要實施模糊限制功能,其他3個功能也有涉及;而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僅用于模糊限制和態(tài)度標記功能,學者們多用其表達自己對過程的評價。具體到子類差異可以看出,學者們傾向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詞語形式,表達作者假定或認為的事實或情況,使用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表達作者對研究過程、步驟或方法的評價,甚少使用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表強調和推斷。這也進一步證實了Charles(2004)評價詞語形式功能兩分法的有效性,即含that限定從句的形式用于評價命題的可能性和真實性,含不定式分句的形式用于評價研究過程和步驟。學科對評價詞語形式句法形式和語篇行為的共選也有一定影響。語言學學者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的評價形式,表達模糊限制顯著高于物理學者,物理學者則多使用該形式表達強調、推斷功能。物理學者使用含不定式分句的評價詞語形式,表達作者的評價顯著高于語言學學者。這是由上文2.2所討論的學科本質所決定的,物理學論文多基于實驗數(shù)據(jù),故文中多有關于實驗過程、方法、步驟的描述及結果、發(fā)現(xiàn)的報道。
中國物理、語言學學者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評價形式,表推斷功能顯著高于本族語學者,即中國學者更傾向隱藏于結論和發(fā)現(xiàn)之后,使整個推斷行為顯得更為客觀,加強結論的說服力。該形式包含一個表達“得出結論、發(fā)現(xiàn)”的推斷動詞,中國學者高頻使用SHOWN、FOUND、REVEALED、OBSERVED、NOTED,本族語學者使用的高頻詞則比較單一,為SHOWN、FOUND、DEMONSTRATED。本族語物理學者使用含不定式分句評價形式,明示“可能性、必要性”、暗示“作者假定、認定……”高于中國學者。由于實驗設計不可避免存在缺陷、例外情況和不確定因素,研究人員提供的理論分析永遠都只是諸多可能性的一種,故學術論文中常常使用大量模糊限制語來折射這個并不精確的客觀現(xiàn)實。中國物理學者少用含不定式分句形式實施該功能,一方面可能是未掌握該形式的用法,另一方面可能在于中國學者傾向使用其他語言手段表達模糊限制(如副詞、情態(tài)動詞等)。中國物理學者使用該形式表態(tài)度標記顯著高于本族語學者,即中外物理學者使用同一形式所實施的功能不同。含不定式分句評價形式中,中外物理學者所使用的高頻形容詞可大致歸為4個范疇——難易(difficulty,如difficult、easy、hard)、預期(expectation,如interesting、straightforward)、重要性(importance,如important、vital、crucial)和希求(desirability,如good、useful、convenient)。中國物理學者多評價過程的難易和表達預期,本族語學者則多評價難易、表達希求。
表5 評價詞語形式句法形式與語篇行為的共選
當評價性詞語高頻出現(xiàn)在某些形式中時,這些形式本身就具備了評價功能,Hunston & Sinclair(2000)稱之為“評價形式”。本文基于語料庫證據(jù),討論中外學者兩個學科學術論文中評價詞語形式,特別是其句法形式和所實施的語篇行為以及二者的共選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學術論文中高頻使用含that限定從句和含不定式分句的評價詞語形式,揭示作者對命題內容和研究過程、方法、步驟所持的態(tài)度。前者使用更頻繁,物理學論文評價詞語形式使用頻數(shù)高于語言學。評價詞語形式在學術論文中,主要實施模糊限制、態(tài)度標記、強調和推斷4類語篇行為。其中,語言學論文表達模糊限制功能的評價詞語形式頻數(shù)顯著高于物理學科,物理學論文表達其他3類功能的形式頻數(shù)顯著高于語言學,學科對評價詞語形式的使用影響較大。而對評價詞語形式句法形式和語篇行為共選關系的分析則發(fā)現(xiàn),中外學者采用同一形式,所實施的語篇行為側重點不同。從應用層面看,學術英語教學不能將詞匯與語法、詞匯與詞匯、形式與意義以及形式與功能割裂開來。在共選理論框架下,基于擴展意義單位下的短語學研究,結合學科領域差異,實現(xiàn)形式、意義和功能綜合一體的學術英語教材編寫和教學方法突破,將是該領域的目標。
Austin, J. 1962.HowtoDoThingswithWord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cher, T. 1989.AcademicTribesandTerritories:IntellectualInquiryandtheCulturesofDisciplines[M]. Milton Keynes: SRHE/OUP.
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1999.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Harlow: Longman.
Charles, M. 2000. The Role of an Introductory It Pattern in Constructing an Appropriate Academic Persona [G]∥ P. Thompson.PatternsandPerspectives:InsightsintoEAPWritingPractice. CALS: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45-59.
Charles, M. 2004.TheConstructionofStance:ACorpus-basedInvestigationofTwoContrastingDisciplines[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K: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Cohen, J. 1988.StatisticalPowerAnalysisfortheBehavioralSciences[M].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Crismore, A. & R. Farnsworth. 1990. Meta-discourse in Popular and Professional Discourse [G]∥ W. Nash.TheWritingScholar:StudiesinAcademicDiscourse.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118-136.
Crismore, A., Markkanen, R., & M. Steffensen, 1993. 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 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in American and Finnish University Students [J].WrittenCommunication(1): 39-71.
Groom, N. 2005. Pattern and Meaning Across Genres and Disciplin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 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4):257-277.
Hewings, M. & A. Hewings. 2001. Anticipatory ‘it’ in Academic Writing: An Indicator of Disciplinary Difference and Developing Disciplinary Knowledge [G]∥ M. Hewings.AcademicWritinginContext:ImplicationsandApplications.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Press.
Hewings, M. & A. Hewings. 2002.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cipatory “it” in Student and Published Writing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21):367-383.
Hunston, S., & J. M. Sinclair. 2000. A local Grammar of Evaluation [G]∥ Hunston, S. & G. Thompson.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74-101.
Hyland, K. 1998.HedginginScientificResearchArticle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Hyland, K.1999. Talking to students: Meta-discourse in Introductory Coursebooks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1):3-26.
Hyland, K. 2000.DisciplinaryDiscourses:SocialInteractionsinAcademicWriting[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yons, J. 1977.Semantics[M]. 2 v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yers, G. 1989.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in Scientific Articles [J].AppliedLinguistics(10):1-35.
Nash, W. 1990.TheWritingScholar:StudiesinAcademicDiscourse[M]. Newbury Park, CA: Sage.
Peacock, M. 20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Introductoryitin Research Articles Across Eight Disciplines [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rpusLinguistics(16):72-100.
Skelton, J. 1988. Comments in Academic Articles [G]∥ P. Grunwell.AppliedLingistics. London: CILT/BAAL.
Swales, J.M. 2004.ResearchGenres: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de Kopple, W. J.1985. 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 [J].CollegeCompositionandCommunication(36):82-93.
紀蓉琴. 2007. 先行代詞it在不同學科語篇中的元語篇功能分析[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6):141-144.
王勇. 2005. 預指代詞it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J].現(xiàn)代外語(3):265-271.
衛(wèi)乃興.2002.詞語搭配的界定與研究體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衛(wèi)乃興.2012. 共選理論與語料庫驅動的短語單位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1-8.
張樂,衛(wèi)乃興.2013. 學術論文中篇章性句干的型式和功能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8-15.
責任編校:馮 革
A Comparable-corpus-based Study of Evaluative Patterns in Native Speaker and Chinese-Speaking Scholars’ Academic English
GAOXia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he notion of writers’ attitude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Chinese) scholars’ academic writing by examining the use of evaluative pattern in a comparable corpus comprising of journal research articles from the fields of Linguistics and Physic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it-clause + that-clause and it-clause+to-infinitive patterns are frequently used in academic writing, with the former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and physicists use evaluative patterns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than linguists. The result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evaluative patterns perform four important speech acts of hedging, attitude marking, emphasizing and inferring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linguists prefer to hedge propositions or attitudes with evaluative patterns more often than physicists. The co-selection between evaluative patterns and discourse acts, however, demonstrates that native-speaking and Chinese-speaking writers prefer to apply same patterns to realize different acts.
evaluative pattern; syntactic form; speech act; co-selection; research article
H0-06
A
1674-6414(2017)04-0051-07
2017-04-1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基于大型可比語料庫的中國學者(科學家)學術英語現(xiàn)狀研究”(13BYY074)、中央高校基礎科研業(yè)務費項目(YWF-15-JCYSK-002) 的研究成果
高霞,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語料庫語言學、語言測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