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軍
摘要:計算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部分,計算能力是提高思維能力的基礎。在教學中要由淺入深,由易及繁,通過正“意”,進行游戲和對比滲透,訓練計算的嚴謹能力;注重用“活”,營造情境,夯實基礎,篩選方法,培養(yǎng)計算的思維能力;突出講“理”,加強引導,提高計算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對計算學習的意識,提高興趣,發(fā)展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非智力因素開發(fā);能力水平;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7)16-0031-02
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各階段各個方面的達成目標,且引領學校教育,指導教師教學,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成長。在小學數(shù)學的計算教學中,計算能力是提高思維能力的基礎,貫穿于小學階段的全部教學。計算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和能力提高,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一、正“意”,在計算過程中凸顯思維的嚴謹性
學生計算的準確性易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一般的計算方法容易理解和掌握,只要能掌握計算的法則就可進行計算,但由于學生受年齡特征的影響,學生的注意往往受外界條件的干擾,不夠穩(wěn)定;還有一部分學生在計算中出現(xiàn)認識不清、意識不強、思想不夠重視等“馬虎現(xiàn)象”,使計算的錯誤率較高。因此,在計算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嚴謹能力的非智力因素的訓練與培養(yǎng),教育學生從“嚴”治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特點,以及錯誤的規(guī)律,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教育學生。
(一)游戲滲透
要想讓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下學習,教師需注意對其性格特征分析,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去引導,使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更易于接受,同時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其缺點。學生在計算中,抄錯題目、數(shù)字、添漏小數(shù)點等錯誤很頻繁。這些因素并不是學生的智力因素所決定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他們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訓練。在糾正學生這類錯誤問題的教學時,可安排學生自己去表演具有針對性的小品或講針對性的故事等形式來進行教育。如,表演小品《查賬》:營業(yè)員在賣貨時把148元看成48元,下班盤店時,發(fā)現(xiàn)賣的貨與收款相差了100元,領導責令其賠償。這時買貨的人回來歸還了這100元錢,并說明了還錢的原因,最后這位營業(yè)員進行了反思。通過讓曾經犯過類似錯誤的學生來演這個小品,使得其在思想上意識到計算嚴謹?shù)闹匾?,也在笑聲中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己的缺點,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起到了警示作用。
(二)對比滲透
計算方法的理解與計算技巧的掌握是計算的條件,計算意識的提高是計算的關鍵。學生的能力具有可塑性,只有了解錯誤并知道錯誤產生的根源,才能避免重復犯錯誤。在教學中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錯誤后,讓他們把錯誤的與正確的進行比較,找出錯誤的原因。如計算0.1×0.8÷0.1×0.8,不少學生看題以后不假思索地得出結果是1,他們都想到在式中添上括號為(0.1×0.8)÷(0.1×0.8)。通過把這兩個式子進行比較后,讓他們知道不同的計算順序會造成計算結果的不一樣,從而教育學生計算時要認真審題,在對比中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同時對他們計算的思維方法進行了訓練。
二、用“活”,在計算過程中體現(xiàn)思維的科學化
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能否提高計算能力的先決條件。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僅是要有準確的計算結果,還要運用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學生的思維具有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運用靈活的計算方法進行運算是培養(yǎng)學生活躍思維的重要途徑。
(一)營造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計算較為枯燥,學生對計算的熱情很難調動。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景,構建激發(fā)學生對計算學習的興趣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選擇具有檢測性的競賽、評比等,也可以設計具有游戲性的環(huán)節(jié)找朋友、對數(shù)等。選擇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方式方法進行計算學習,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夯實基礎
俗話說,萬丈高樓從地起。熟練、合理地進行計算,要以計算的技巧為依據(jù),才能有針對性進行簡便計算。而對加法、乘法的運算定律和減法、除法的運算性質透徹地理解,是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在計算中才能運用自如,舉一反三。如:對乘法分配律的內容理解了,在計算中就能正確地運用其逆運算,進行簡便計算。
(三)選擇方法
計算方法的選擇是計算能力的根本。學生思維有時受定勢影響,不能熟練地變換運用。在教學時,讓學生觀察式子中數(shù)字、運算符號的特征與聯(lián)系,再選擇合理的方法去計算。例如,(1)兩個數(shù)相乘的式子中,可以根據(jù)數(shù)字的特征,把其中的數(shù)進行拆寫,以進行運用定律、法則計算,48×1/47=(47+1)×1/47=1+1/47=1 1/47;(2)如果幾個數(shù)連乘的式子中有因數(shù)5,25,125之類的因數(shù),想到找與其相應的因數(shù)2,4,8,然后運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進行計算,2.5×3.2×1.25=(2.5×4)×(0.8×1.25)=10×l=10;(3)如果兩個數(shù)相除,且除數(shù)是5,25,125之類的數(shù),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乘以與其相對應的2,4等數(shù)。23.4÷2.5=(23.4×4)÷(2.5×4)=93.6÷10=9.36;(4)有時是積相加或相減的式子,沒有相同的因數(shù)是倍數(shù)關系的,可以先根據(jù)積不變的性質進行轉換成有相同因數(shù)的,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進行計算,4.86×2.5+75×0.486=0.486×2.5+75×0.486=0.486×(2.5+75)=48.6或4.86x2.5+75×0.486=4.86×2.5+7.5×4.86=4.86×(2.5+7.5)=48.6.學生了解了方法后,根據(jù)計算式子的特征運用性質、定律進行簡便計算,計算迅速且訓練了思維能力。
三、講“理”,在計算過程中提升思維的理解力
對問題的理解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素質,在教學中,不應忽視引導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在計算教學中首先加強學生對算式的表述,讓學生從表述中知道計算的順序,如:4.875×3.6÷1.2可表述為4.875乘以3.6,再除以1.2,商是多少?可知其計算順序是先乘后除,而4.875×(3.6÷1.2)表述為4.875乘以3.6除以1.2的商,積是多少?得出運算順序是先除后乘。這種對算式的表述提高了學生解答文字題的能力,也加強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在教學“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式子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計算時,讓學生通過根據(jù)“商不變的性質”的練習完成對轉化過程的理解:48÷12=( )÷120,4.851÷0.13=( )÷13,從而引導學生對“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計算法則的理解、歸納。
總而言之,在計算教學中,要把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運用正確的引導方法增強學生的意識,提高興趣,發(fā)展能力,以達到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全面提高。
【責任編輯 王悅】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課程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