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并不是跳得越高越厲害,甩動越大越消耗,也不是撩腿撩得越高越好。
跳繩,應該是除了跑步之外最經(jīng)濟的健身方式了。我曾經(jīng)在2011年時做為體能教練帶過一支省級的拳擊隊半年,眾所周知拳擊是對跳繩使用頻率最廣,使用熟練程度最高的項目,我在隊里跳繩功力也見長。很多人以為跳繩是跳得越高越厲害,甩動越大越消耗,其實并非如此。
先說一下正確的跳繩動作。準備動作:將繩索置于小腿后部,夾臂,收腹,微微含胸。動作過程:保持大臂夾緊身體,抖動小臂及腕部,將繩索甩向前方。在每次繩索即將觸地時,腳踝輕輕踮起身體,順勢微微屈膝并收腹,使腳掌與地面抬離大概一條繩索直徑的高度,依次循環(huán)。
在很多示范標準動作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跳繩時一般有幾個穩(wěn)定的部位,包括肩部附近的大臂、腹部、髖關(guān)節(jié),都很穩(wěn)定。還有幾個靈活的部位,如腕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都非常的靈活有彈性。健身APP Keep的課程里有鄒市明跳繩的課,拳王跳繩也是標準動作。
以下是關(guān)于跳繩的注意事項。
1.不要刻意向后翹腿,要學會用腳踝的力量,向后屈膝只是順勢為之。很多朋友在跳繩時喜歡向后撩腿,而且還覺得撩得越高越好,我真為他的膝蓋著急。因為這樣后撩腿的跳法,落地時一般都是腳后跟先觸地,根本無法利用到足弓的減震,導致直接沖擊膝關(guān)節(jié),跳不了幾次,就會喊膝蓋疼、腰疼。
所以,一定要學會用腳踝跳,而且在跳繩過程中,腳后跟永遠是離地的,也就是要踮著腳跳。這樣跳有幾個好處,一是動作幅度小,較為省力;二是在跳繩的同時可加強踝關(guān)節(jié)的力量,預防日常生活中的崴腳;三是避免整個身體的大幅度震動,降低了由于跳繩而引起膝痛的發(fā)生概率。順便多說一句,這樣的動作也更適合愛跳繩卻不敢多跳的大胸妹子。
2.不需要用肩大幅度揮動跳繩,要學會用小臂以及腕部的力量。過大的揮動幅度,是一種無謂的浪費,而且影響跳動速度。要把大臂夾緊,用小關(guān)節(jié)的力量去擺動跳繩。推薦大家用較輕的跳繩,不要用那種加重版的跳繩,否則會加大對關(guān)節(jié)的沖擊。
3.不需要拼命跳高,剛好通過才叫厲害。我們不是要用跳繩來提高彈跳,而是要通過持續(xù)的跳躍達到燃脂的效果,所以在跳繩的時候,跳起的高度正好讓繩索通過腳底是最完美的,優(yōu)秀的跳繩者。跳繩的時候看不出跳躍,而是一種顫動的感覺。而且跳得越高,落地時對關(guān)節(jié)的沖擊就越大,所以,這也是不鼓勵使用過長繩子的理由之一。
4.要穿跑步鞋或者底部較軟的鞋。一切為了健康,降低無謂消耗,尤其是對關(guān)節(jié)的無謂消耗。所以,不建議光腳跳繩,要把鞋穿好,保護好自己的膝蓋,避免不必要的疼痛。
5.掌握跳繩的強度。跳繩和跑步一樣,都是一種運動形式,所以強度安排要根據(jù)每個人自己的目標來設計,因人而異。下面這個表格供大家參考。
6.練完一定要拉伸,主要拉伸部位可以集中在下肢,比如小腿、股四頭肌、腘繩肌、臀大肌這四個部位,練完必須要拉,其他的部位可以酌情處理。
下面是幾種跳完繩拉伸的簡單動作。小腿后側(cè):撐地拉,30秒/側(cè),做兩組。小腿前側(cè):跪坐拉,30秒一組,做兩組。大腿前側(cè):扶墻拉,30秒/側(cè),做兩組。大腿后側(cè):抬腿拉或者坐姿拉,30秒/側(cè),做兩組。臀部拉伸:抱腿拉,30秒/側(cè),做兩組。
選擇合適的跳繩也很重要,考慮重量和長度兩點即可。其實整體繩重不那么重要,但想要用起來順手,就需要考慮繩重和手柄重的配比。我個人比較推薦手柄較輕,繩索稍重的跳繩。在慣性的幫助下,這樣的跳繩能讓人最輕松順暢地完成動作。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
下面這個跳繩,某寶上13塊錢買的,是我用過的最好用的跳繩,整體輕,但重量配比簡直完美,跳起來順暢無比。
很多人會以為跳繩的長度無所謂,能用就行,其實不然。買來跳繩后,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高進行修剪。過短不用說了,容易絆倒;跳繩過長,需要更高的跳躍與更大的揮動來完成跳繩動作,這會讓你在想加速跳的時候難以達到最快速度,而且過大的揮擺會浪費掉很多不必要的體力,減少運動持續(xù)時間。
一般來說,這樣的跳繩長度是比較合適的。雙手握住手柄,一只腳踩在繩中間,拉直跳繩,手柄高度在胯部以上肋骨以下。
作者簡介:
陳鄒琦,北京體育大學體能專業(yè)碩士,2012年國家跆拳道隊體能教練,全國空手道冠軍,美國國家體能協(xié)會NSCA認證體能訓練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