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仁/WANG Weijen
基本建筑:香港大學建筑學院的紐魯詩樓
Basic Architectur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王維仁/WANG Weijen
1 香港大學建筑學院紐魯詩樓東北側外景
2 紐魯詩樓東北角軸測
作為帶領中國現(xiàn)代化步伐的孫中山先生的母校,1910年建校的香港大學(港大)位于香港島的西半山上,校園俯視維多利亞海灣。大學的地鐵站和山腳的西營盤社區(qū),距離香港核心的中環(huán)僅僅兩三個地鐵站,是一個典型高密度的城市型大學。和高密度的香港一樣,港大校園里的主要樓宇多半是10層上下的多層建筑,校園地形的高差幾乎讓每一棟建筑都有多個地面層;電梯、階梯和不同層高的平臺,組構了這個高強度使用的三維校園空間。而緊鄰半山郊野公園的樹林綠地,與穿越校園的谷地溪流,又讓這個高層建筑林立的百年校園,交織了一層大樹與溪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位于校園中心的紐魯詩樓,以建筑學院和建筑系館為主要的使用樓層,是一棟典型的1970年代的現(xiàn)代建筑,也是一棟能調整適應多種功能需求的基本建筑。標準建筑平面樓層采用一般辦公樓的配置原則,有典型核心筒和環(huán)繞的流線,組織四周靠窗的功能空間。建筑4個立面近1m深的混凝土遮陽板以及不同方位細微的角度變化,反應了調控日照的環(huán)境需求。建筑上下半部不同的遮陰處理,除了反應下重上輕的基本建構美學,也反映了當初規(guī)劃下半部大空間教室與上半部教師小研究室的功能意圖。
一個世界排名第十的港大建筑學院,竟然沒有自己的建筑學院大樓和建筑系館。那么,是怎樣的原因,讓這棟像貌普通的基本建筑能夠符合建筑學院的各種需求,足以邁向21世紀的建筑發(fā)展呢?
紐魯詩樓12層的塔樓建筑的4個立面,西側的地面G層電梯大堂,面臨校園核心最熱鬧的的圖書館廣場;北側的底部地面LG層除了停車功能,也是連接校園主要的高架車道和連接校園東閘的步道;南側的二層的梯間出口,則連接了校園主軸的中山階梯,與鄰接山坡綠地的孫逸仙荷花水池;紐魯詩樓東側與梁據(jù)球樓之間寬30m的校園綠帶,則是溪水孱流與林蔭滿布的谷地樹林。
除了多層的地面連接,紐魯詩樓五層的天橋連接對面的圖書館東翼,是框出校園主軸孫中山階梯的過街門樓。一般訪客無論從西營盤的般含道東閘入口,經過紐魯詩樓和圖書館廣場,穿過孫中山階梯和多層的大學街廊,可以很快的連到西校區(qū)的大學地鐵站,和薄扶林道的港大西閘。
3 三層平面
除了占有二到八層的建筑學院是紐魯詩樓使用大東家,占有九十層的校長行政、教務處與大學參議會堂,更是港大的權力中心。除此之外紐魯詩樓用家還有一層的學生研習廳、創(chuàng)意工作室、大學財務處;以及二四和七層的大講堂課室,使用五花八門,就像華洋雜處并垂直混合使用的香港城市一樣。
4 軸測分解圖
5.6 學生的設計工作室
7-9 作業(yè)評圖
10.11 學期設計展覽
港大建筑系在1970年代搬入當年新建的紐魯詩樓已經有40余年了[1]。從20年前我加入港大時建筑系占用的二三四層,到現(xiàn)在的三四和六七層,反映了整體學院結構的重組與校園空間的變遷。過去4年擔任系主任的職務期間,我協(xié)助院里密集地參與了學院空間的空間調整規(guī)劃和部分的設計。對校園管理單位來說,主要的協(xié)商是樓層與面積功能的分配,而不是空間氣氛與場所精神的塑造:基本上建筑系占了三四和六七層、房地產系占5層,景觀建筑在六層、建筑保育在七層、規(guī)劃系占8層、學院的共有設施空間則是二四七層。那么,這樣的直?樓層分配又代表了建筑學院的怎樣的空間精神呢?
40年來紐魯詩樓能不斷地調整更新,堪稱是一棟真正可持續(xù)的長效建筑。除了四周的遮陰板結合了不同角度的陽光與景觀,由于精心規(guī)劃的結構模組,讓不同需求的系所,與研究和教學空間,可以不斷地變化調整,更整合了有效的核心筒,與提供愉悅的逃生梯與防火需求。
建筑是每層面積大約2000m2的標準樓層,中央緊湊地安排了防火的電梯和樓梯核心筒,以及開放的廁所及設備核心筒。梯間與設施兩個核心筒寬度兩側相差1.2m,正好安排防火走道及日常流線。沿著核心筒四周約8m模數(shù)的柱距,讓1.2m的長方柱形維持30cm的厚度,方便結構柱結合標準的教室或研究室隔間墻體。
3.1 ?空間模組
建筑北側因為面對維多利亞港的海景,距離外墻5m的模數(shù),適合安排小間的教授的研究室;建筑東西兩側可以是14m深的大工作室或教室;而南側除了兩個角落舒適明亮的逃生與日常梯間,中間配合核心筒的寬度留出寬12m?深、15m的空間,更方便每層可以容納安排一個200人的大講堂。
3.2 ?調整適應
這樣的平面規(guī)劃除了容許不同性質的系所教學與研究的安排,也讓行政樓層的大小辦公空間與會議大廳各得其所。40年來除了建筑,規(guī)劃、測量、心理和語文系所都曾經占駐。每5年或10年一次系所的功能變動與搬遷之后,不同團隊進場裝修,都沒有破壞原來建筑平面規(guī)劃的大原則。
3.3 ?多重使用
高密度空間對高強度使用的建筑系來說,可持續(xù)的要訣就是多重與重疊的使用。除了設計工作室中央的大評圖空間,旋轉墻門后,同時可以是報告廳或會議室;不同年紀的設計工作室,在學期間排滿了學生的設計桌,到了每年的五六月期間,同樣的空間,五月中先是作為大學部畢業(yè)設計的評圖與展覽廳,六月初立刻改成為設計碩士生的畢業(yè)論文評圖廳,然后迎接六月底對外開放的畢業(yè)設計展覽。
3.4 ?道具隔間
為了有效配合這樣的彈性與多重使用,建筑系三四和六層的標準樓層,基本上是盡量沒有隔間的。延續(xù)1970年代系主任黎錦超教授主導的內裝原則[1]?114,多年來參與設計調整的老師或建筑師多半保持了這個簡單基本的色調風格:大面積的白墻和黑色鋼構邊、灰色橡膠地面、開敞天花和2.4m高黑色掛燈槽。固定的走道墻體多半是配合門高的2m石膏板白墻加上部透光玻璃;以及黑色鋼框收邊與大片清玻璃隔間。配合著這樣的開放樓層,大量的2m×2m模組的白色活動展示墻板,是空間變換和重疊使用的關鍵。4年本科加上2年研究生下來,每個建筑系學生經歷了無數(shù)的評圖與展示,都充分熟悉掌握這個展示隔間的基本尺寸。
13 圖書室軸測
12 弗蘭姆普頓建筑圖書室內景(設計:王維仁)
14 設計展覽
15 紐魯詩樓中山階高層連橋(本文圖片來源:香港大學建筑系)
2016年,港大建筑系構筑了一個重要的學術平臺。舉世敬重的世界建筑史家和批評家肯尼斯·弗蘭姆普頓(Kenneth?Frampton)教授,也是我們系多年來的好朋友,將他一生收藏的10,000多本豐富的建筑藏書,包括大量的絕版典籍、專著和雜志運到紐魯詩樓的港大建筑系。我們系非常幸運地征得了弗蘭姆普頓先生的同意,在他退休之際,將這些藏書交予香港大學建筑系永久使用。這些藏書是研究建筑的珍貴資源,港大建筑系很榮幸“肯尼斯·弗蘭姆普頓建筑藏書”成為建筑系的永久珍藏,向香港、中國、東亞以及全世界的學者和建筑師開放[2]。
除了向30個中國內地、香港與臺灣的建筑師募得款項安排這個壯舉,我也利用紐魯詩樓彈性的空間模組,在四樓的教師研究室外設計了這個圖書空間。讓弗蘭姆普頓教授津津樂道的書架,利用墻體的厚度差距,以黑色的角鋼與C字梁,以及淺木色高壓膠合木板作為基礎構建。這個書架不但利用墻體厚度差距,局部地配布了雙層的軌道書架,平整的玻璃推拉門板,同時克服了滑軌錯層的視覺難堪。這個圖書室的加入,也再度印證了紐魯詩樓的空間調整能力。
因應著建筑學院的功能擴張與校園建筑的開發(fā)趨勢,建筑學院終于在2016年成功地向校方爭取到地面層的使用權,成為學院對外的大堂、展覽廳,以及半地下層的機器人和混凝土工作坊。一個能不斷因應功能改變而調整的紐魯詩教學樓,雖然沒有開敞挑高的大堂與時尚的建筑語匯,因為它能秉持現(xiàn)代建筑最基本的功能與構筑原則,從建筑規(guī)劃到內裝隔間,卻足以成為長效與綠色建筑的成功范例,邁向它下一個50年的建筑生命。
[1]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Building the Dragon City: History of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2] Wang Weijen. Kenneth Frampton Architectural Book Collection. Flyer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Book Collection and Symposium, 2016.
香港大學建筑學院
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