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澎
血緣的歷史:1996年之前的張曉剛
作者:呂澎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495-7777-4
出版時間:2016年4月 頁數(shù):468
開本:16開 定價:78.00元
在呂澎的心目中,1996年之后的張曉剛或許是他自己,但1996年之前的張曉剛卻絕不僅僅是他本人。在這部敘述藝術家前半生的書中,出現(xiàn)了太多諸如苦悶、孤獨、疲倦這樣的字眼,出現(xiàn)了太多有所指涉的意向,例如圭山,一個對于他們來說有著特殊精神寄托的地方。他在書中寫道:
張曉剛曾在一封給毛旭輝的信中說“我想我們共同的一點都是做得太少”,他希望大家都像一個普通工人那樣去實踐反反復復的哪怕是單調和枯燥的工作。討論的結果,他們去了圭山。在圭山,張曉剛仿佛恢復了他與周春芽在草原時的心情,至少,淳樸的自然與人物讓他再次心曠神怡。(P149)
圭山,和草原一樣,由于其自然的純粹和單調反倒成為藝術家們復雜內心的投射??鄲灥母礋o法在短時間內改變,這種情緒被釋放在閱讀、創(chuàng)作、頻繁往來的書信以及酒會中。作為一個單純的意向,圭山承載著串聯(lián)起顛簸的精神生活的重擔。彷徨的年輕藝術家需要這樣一個無言的、沉默的、客觀的自然物去不斷尋回自我與過去和未來的聯(lián)結。而另一方面,社會文化的改變就像是一場狂飆突進。表現(xiàn)在青年人的激烈心態(tài),在今天是馬克西莫夫,明天就成了巴比松,而后天又變成了塞尚。
呂澎顯然希望通過張曉剛的前半生敘述來展示整個時代的癥結,但這更多的可以算作是一種微觀敘事。雖然他謹慎地避免探討過多關于藝術家的個人生活細節(jié),但藝術家生活的關鍵節(jié)點仍獲得了充分的有張力的呈現(xiàn)。1982年被視為是一個重要的分野,對于張曉剛,乃至對于他的藝術家朋友,甚至于中國當代藝術來說都是如此。原因僅僅在于他們畢業(yè)了,這個不大不小的原因卻造成了始料未及的命運的動蕩。這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是難以想象的,或許在短時間內我們再也看不到如此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以至于幾個朋友之間的人生抉擇能夠對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造成如此深刻的影響。當呂澎寫下這行字的時候,讀者幾乎可以感受到那種噴薄欲出的騷動:
的確,張曉剛從凡·高這個“精神病人”那里感受到了一致性:心靈的顫動是最為重要的。(P124)
和馬克西莫夫的信徒那樣,同樣是面對自然與社會,張曉剛已經(jīng)做出了自我的選擇——保持距離,得到藝術的感覺和適合自我氣質表現(xiàn)的形式。我們不得不注意到,在整個他的學藝生涯中有許許多多的具體事件在此被整合起來,使他作了不得不如此的表達。雖然如此,他也了解自己不得不面對世俗的煩惱和恐懼。呂澎展現(xiàn)了這一刻斗爭的激烈程度,雖然它僅僅只不過是關于一次美術院校的畢業(yè)展和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被忽視的畢業(yè)生:
“W老師”是班主任魏傳義。魏傳義早年參加過中央美術學院的油畫訓練班,接受的是馬克西莫夫的油畫技法與趣味的訓練,他對張曉剛的那些筆觸粗放、缺乏文學性,甚至也沒有人物刻畫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感到失望,他甚至對張曉剛這類缺乏學院造型結構的繪畫也許根本就不贊同。……學校老師的不認可,當然讓張曉剛感到苦惱與焦慮,在那個職業(yè)必須通過國家來統(tǒng)一分配,社會還不能夠支持自由藝術家生存的時期,畢業(yè)創(chuàng)作是否獲得充分的首肯或高分與他未來的工作分配有關。(P126)
呂澎展示了那個時代自由藝術家的現(xiàn)實窘境,與他們內心激烈抉擇之間的巨大沖突。1982年,草原成了張曉剛的第一組心靈寄托,草原、暖風和畢業(yè)分配,構成了他終日迷茫的主題。社會縫隙改寫了他的命運,呂澎通過這個轉折暗示我們,假使他像他的同學那樣獲得正常的推薦,按部就班地進入機構工作,歷史也許將不會像后來這樣變化。也正是由于他的選擇決定了他即將要長期遭受的冷遇,以及在漫長生涯中不斷地回到圭山的理由。在1982年后,無論是日常閱讀的波德萊爾、格列柯,還是柯柯??ǎ紵o法挽回地成為這個落寞現(xiàn)實的注腳。
也正是由于這段時間墜入了這樣的社會縫隙——一個真空的、失去庇護同時亦不受機構約束的狀態(tài)——張曉剛在掙扎中塑造了自我的內核。在所謂“彼岸時期”,呂澎深入挖掘了1986年之前這些沖突的深度:
他畫了一幅《疲倦的幽靈》,清晰地表明他內心的疲倦無力:即便面前躺著一個充滿欲望的生命,幽靈——就是藝術家自己——也還是畏懼或猶豫之至。這時,我們能夠看到醫(yī)院中的白色床單,它才是咄咄逼人的真正幽靈……總的說來,身體的恢復使張曉剛試圖冷靜下來,何況他剛剛從深圳失敗而歸,“寂靜”與“疲倦”是這時張曉剛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P214)
藝術家只能依靠自己的肉體和心靈從深淵中爬出來,他所面對的,或者說他們所面對的是整整一代的不確定性。他們喪失了自我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在不同的意義之間搖擺,不清楚究竟還需要多久才能把自我懸掛在牢固的樹杈上。面對現(xiàn)實的深淵,他們開始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慰藉。命運不斷地用虛無折磨藝術家,直到1989年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他的抗爭匯入了集體抗爭的溪流中。呂澎描述了這次展覽所帶來的經(jīng)濟上的轉機,同時也敘述了藝術家令人擔憂的精神狀態(tài):常常被噩夢驚醒,被一種強烈的悲劇所籠罩。一方面清楚地認識了現(xiàn)實,一方面對未來又陷入一片深深的迷茫。
書的末尾存有簡短的注釋,卻可以被看作是正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它比正文更值得詳細閱讀,因為它構成了呂澎在書中的微觀敘事與那段大歷史之間勾連的秘密通道。例如第一章第24條注釋是這樣寫的:
父親的“自傳”里是這樣評價他的兒子并自責的:
我們辛辛苦苦養(yǎng)育了四個兒子,其中三個上了大學,但無一人繼承父志。他們不關心政治,不考慮國家前途,胸無大志,只圖個人安樂。他們認為天生下來就是享福的,總覺得社會給他們的報酬太少了,尤其是對領導干部不滿。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西洋,把外國人的垃圾揀來當作寶貝,恐怕連民族自尊心也很少,我疏于教育,有一定的責任。但個人的力量敵不過社會對他們的影響,讓他們自己將來總結經(jīng)驗教訓罷。
這里,“盲目崇拜西洋,把外國人的垃圾揀來當作寶貝”應該說的是張曉剛。(P382)
我們并不容易在大歷史中捕捉到這些具體而微小的細節(jié),但我們能夠感受到張家上下兩代的歷史性沖突,它們被多層次地展示在這些細節(jié)中。通過呂澎的這些敘述,張曉剛的迷茫,他的個體坐標的缺失,無疑帶有一種典型性。因為不僅僅張父是這樣判斷他的孩子,在那一代人中,這樣的見解可算是老生常談。
呂澎作為張曉剛的同代人,在這段敘述中還暗示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下的寫作是對張父及其上一輩的回應:自己來總結了經(jīng)驗教訓——雖然屢經(jīng)迷茫,對事物的不滿卻最終推動了大歷史的進步。與此同時,呂澎還提示我們,對于孩子,張父并不像他表面上那樣堅決,這種態(tài)度也就暗藏著變革的希望。
然而,通過呂澎的層層揭示,讀者將逐漸領悟到一個事實,藝術家的狀態(tài)自1986年開始逐漸開始好轉。每一次狀態(tài)的改變,實際上絕大部分取決于他所處的社會世界的技術交流和新媒介的建立。這種狀態(tài)也與他的經(jīng)濟狀況的改變直接相關。藝術家的窮困是顯然的和普遍的,在第40個注釋中,呂澎引用了張曉剛寫給周春芽的一封信,信中提及了他窮得連吃飯都成問題。然而,在拿到系里發(fā)的第一筆錢時,他決定邀請周春芽一起去阿壩。也許正是這種價值觀使張父嗅到了濃濃的享樂主義氣息吧!但對于那時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無法拒絕的生活方式。就像張曉剛在1981年說過的那樣:凡·高、高更和塞尚是我崇拜備至的夸父。他所指的必定不僅僅是帶有個人印記的藝術風格,更有他們所攜帶的行吟詩人的視角,以及遠赴塔希提島追求藝術的冒險精神。這種“危險的”生活方式及它在一個前衛(wèi)個體身上所展現(xiàn)的情況,都必須由整個社會機制的運轉來進行保障。
當1991年的《藝術市場》雜志創(chuàng)刊后,呂澎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開始充分意識到,一個完整的藝術市場的生態(tài)循環(huán)的重要性,以及雙年展、藝博會、畫廊、策展人和藏家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藝術家開始獲得發(fā)聲的渠道,并將這種聲音和觀察帶向國際市場。
在那里他看到了瑪格利特,如果不是由于共同建立了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市場,他們絕不可能有能力再度到達歐洲,也絕不可能讀懂瑪格利特。藝術家已經(jīng)充分的成熟,并階段性脫離了此前的掙扎狀態(tài),甚至開始放棄對凡·高的堅持:
的確,也是他的第一次歐洲之行,當他站在瑪格利特的原作面前時,他發(fā)現(xiàn)這位開玩笑者“把色彩、造型,以至描繪手段都降低到幾乎不會畫畫的地步了”?!瓘亩谷送ㄟ^繪畫進入一個夢境般的思維空間,再回頭面對視覺藝術的多重含義和多角度的精神指向。(P329)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已經(jīng)知曉。與其說在兩代人之間存在著一條需要藝術家勾畫的血線,倒不如說,將自我拋離的社會與無限接納自我的自然之間存在著一條隱蔽的血線。藝術家從未能夠完全逃遁,因而也從未獲得徹底的寧靜,他不斷地從深淵里爬出來,又在迷茫中不斷地跌入深淵。呂澎用冷漠的筆為我們畫了一粒珍珠的形成,它無可避免地蘊藏在痛苦中:
他們失去了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無辜,他們的命運就是懷疑人生,把人生是否還有意義這個問題作為個人的痛苦和劫數(shù)加以體驗。(P376)
《血緣的歷史》是第一本描寫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傳記,無論之后的讀者能夠看到多少部有關50年代出生的人的傳記或故事,這本書都是一個通過對個體藝術家的研究去展現(xiàn)歷史的范例,作者關注的不僅僅是歷史事實及其結果,而是無數(shù)事實的成因與之間關系,是一個歷史事實之所以如此的前后關聯(lián)。呂澎很早就習慣了對歷史語境的重視,因此在對一位藝術家的描述中,他不可避免也非常自然地將藝術家放入特殊的歷史上下文中,他讓讀者一道去經(jīng)歷過去,體會藝術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以便能夠理解書里所描述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代人的歷史——這正好是《血緣的歷史》的特殊意義。(書評作者:章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