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揆一
無垠
——行進中的中國水墨
沈揆一
1谷文達遺失的王朝i系列5-偽篆字紙本水墨96cm×179.5cm2005
無垠:行進中的水墨運動——中國當代水墨年度大展
2017.4.25—5.28
策展人:沈揆一
展覽總監(jiān):張宗喜
策展助理:陸嘉穎、邵筆柳
出品人:張凱
主辦: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謀道文化、大川文化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們從東西方、古今藝術中汲取養(yǎng)分,為傳統(tǒng)的水墨媒材尋找到新的方向,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生命。尤其改革開放以來,當代水墨畫家在新潮藝術觀念影響下,不僅表現出中國水墨獨有的氣質和傳統(tǒng),還賦予了傳統(tǒng)水墨以當代觀念與精神,在傳統(tǒng)與當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找到了一個準確的結合點,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面貌與形態(tài),豐富了水墨這一語言形態(tài)的表現力,表現出當代人的思想、審美情趣和觀念?!盁o垠:行進中的水墨運動——中國當代水墨年度大展”通過較為全面的展現與梳理,呈現了當代水墨的中流砥柱和多樣化的創(chuàng)新面貌。
水墨,當代藝術
2王璜生褶皺2紙本綜合材料200cm×200cm2015
水墨繪畫語言的拓展一直是中國藝術家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zhàn)。尤其是自20世紀以來,希望在中國傳統(tǒng)水墨繪畫中有所突破和有所創(chuàng)新的藝術家無不在這方面進行探索。20世紀80年代我們開始運用“水墨”這一概念,就已經明確地、有意識地試圖將這一類實踐與傳統(tǒng)的“國畫”加以區(qū)別,并與當時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加以鏈接。這在當時中國經歷了數十年的封閉之后步入現代化進程有著特殊的政治上和實踐操作上的需求和必要性。藝術的發(fā)展軌跡也就像我們在坐標上的移動,任何時間都離不開縱向和橫向的定位。但我們的藝術發(fā)展在很長時間里,其應有和可能的橫向比較被屏蔽,縱向的追溯又遭扭曲或阻隔,所以“水墨”的提出一開始就面對和承擔著雙向的指代、挑戰(zhàn)和壓力,但它基本上還是在自20世紀上半期就已開始的“傳統(tǒng)”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具象”與“抽象”、“民族性”與“世界性”等簡單二元對立的框架和自身的語言體系內展開討論。然而中國藝術在20世紀90年代步入國際舞臺后,坐標上的橫向指標全部展開,中國藝術作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它的文化身份屬性很自然地得到了關注。中國的當代藝術不由自主地進入到這一建構中國文化身份的進程中。但同時,在共時性的空間關系中,跨文化的傳播和影響也帶來了如何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建立民族和中國身份的切實問題。中國的當代藝術不是一種被動表現的載體或被讀的文本,而是一個主動參與創(chuàng)造歷史的文化載體,是社會或主體身份形成的過程。當代的水墨實踐在它擺脫了狹隘的媒材、畫種的界定后,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藝術表現的空間。媒材的選擇和表達的方式從來就不是藝術表現的最終目的。水墨同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成為這一文化自覺建構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劉國松地球漫步B紙本水墨綜合110cm×57cm2005
4魏青吉一座塔紙本綜合材料136cm×70cm2015
這次參與《無垠:行進中的水墨運動》展覽的37位藝術家在年齡上跨越了三代。有在五六十年代即開始向舊傳統(tǒng)進行挑戰(zhàn)、開創(chuàng)現代水墨運動的劉國松,還有一大批在八九十年代開始參與并經歷了中國當代水墨實驗發(fā)展全過程的中堅藝術家,更有一些為畫壇帶入新風的新進實踐者。展覽以“后經典”、“幻象”、“象外”、“塵世”和“越界”五個部分對當代水墨的發(fā)展做了一個不嚴格的分類,其中顯然有很多跨界或重疊。這些作品分別展示了中國水墨藝術家們在更為寬疏的當代語境中自如地運用水墨性話語重新詮釋經典的傳統(tǒng)水墨,展露他們的觀感世界,描述各自的人文景觀,表達對生活和生命的關注,揭示對精神世界的求索?!昂蠼浀洹辈糠值乃囆g家們將中國筆墨原有的傳統(tǒng)價值標準同現代的審美與藝術觀賞方式加以對接,各自對古代文人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精神格調以及對筆墨形式語言本體價值的建構做出了獨到的詮釋。“幻象”中的畫家們將個人、社會、文化、歷史的記憶和認知以荒誕、幽默、象征和幻覺的圖式轉述在畫面上,假借虛擬、隱喻的幻象世界來訴求他們的認知和理念?!跋笸狻辈糠謩t展示了中國藝術家們在抽象繪畫領域的探索。無論是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和書法中抽象元素的提煉,還是對西方抽象主義藝術觀念的借鑒和挪用,以水墨的形式對抽象做出新的詮釋?!皦m世”部分的畫家更注重直接介入當下社會生活, 以“入世”的態(tài)度,假借客體或自身代入,化形為象,以象喻世,表達了對人生、人身、生命、生活和欲望的關注以及對當下社會諸象的強烈批判意圖。“越界”中的作品則充分展示了水墨藝術創(chuàng)作的多元性,從觀念、形式語言、材料多種角度表達對傳統(tǒng)界域的挑戰(zhàn),以及水墨藝術語言的拓展。
當然,此次展覽中展出的藝術家的作品只是中國當代水墨中具有代表性傾向的一些重要部分。他們各自用獨特的方式提出對傳統(tǒng)或現代的質疑,無論觀念形態(tài)還是圖式語境都在當代社會中得到拓展,體現了社會文化的當代性,也展現了水墨藝術領域發(fā)展的無限可能性。
Boundless: Ongoing-Chinese Ink Art 2017
Shen Kuiyi
Chinese ink artists draw on the Orient and Occidental art, from the ancient time to the present day, fi nding the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ink media to extend the lif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the influence of trendy art concept, contemporary ink artis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unique disposition and tradition, endowed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with contemporary concept and spirit, and found the accurate jun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 contemporary, eastern &western, manifesting the looks and form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ch enriches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ink, and demonstrates contemporary people’s ideology, aesthetic sentiment and concept. “Boundless: Ongoing-Chinese Ink Art 2017” reveal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ink’s mainstay and diversecreative looks.
Chinese ink, contemporary art
5盧甫圣迷光·沄紙本水墨242cm×126cm2016
6李津沉思紙本水墨180cm×98cm2015
7李華弌山水紙本水墨設色83cm×145cm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