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卉
摘要:目的:討論急性心肌梗死急診護理路徑對搶救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在院前實行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例,根據(jù)使用的急診方法的不同分組,選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為對照組,選用急診的護理路徑的為實驗組。對兩組病人的分診評估時間,急救時間,臥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實行比較。結果:實行急診的護理路徑的實驗組在臥床時間,分診評估時間,急救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均小于實行常規(guī)急診護理的對照組,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選用急診的護理路徑對需要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來說更合適,可以有效減少病人在搶救以及檢查中使用的時間,減少病人的臥床時間,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急診護理路徑
心肌梗死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閉塞,血流出現(xiàn)中斷,而部分心肌由于缺血而發(fā)生壞死的疾病[1]。近年來,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逐漸增多,其中中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的抵抗力較低,身體恢復較慢,更容易出現(xiàn)危險。臨床表現(xiàn)在突然性的休克,心力衰竭等[2],給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快速,實行急診護理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減少病人的住院時間。最近醫(yī)院推出的是使用急診護理路徑進行急診,可以減少病人的分診評估時間,急救時間,急診停留時間,可以更早的對病人實行急診,對病人的醫(yī)治和預后有重要的意義。本實驗中選取我院在院前實行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例,根據(jù)使用的急診方法的不同分組,選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為對照組,選用急診的護理路徑的為實驗組,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院前實行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例,根據(jù)使用的急診方法的不同分組,選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為對照組,選用急診的護理路徑的為實驗組。病例均選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其中,實驗組女性病人56人,男性病人44人,年齡在39歲到6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4.3±3.5)。對照組女性病人50人,男性病人50人,年齡在40歲到61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5.3±2.3)。選取病人均經(jīng)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排除標準:(1)病人有其他重大疾病,如腎衰竭病癥,老年癡呆病癥和其他的腦部病癥等。(2)病人患有惡性腫瘤的疾?。?)病人嚴重貧血,造血系統(tǒng)異常的病癥。(4)病人患有帕金森綜合癥。(5)病人的年紀較大,大于80歲。(6)病人不同意進行實驗。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的情況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醫(yī)治方法 根據(jù)病人實際的情況對病人實行醫(yī)治。(1)為病人注射少量的嗎啡等實行鎮(zhèn)痛。(2)病人進入醫(yī)院后,為病人建立靜脈的通道,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實行補液,以及調節(jié)病人的血容量。(3)通過實行再灌注的醫(yī)治可以有效的減少病人的心肌梗死的面積。(4)根據(jù)病人的情況靜脈注射適量的硝酸甘油。如果病人的病情嚴重,可以使用手術醫(yī)治。
1.3護理
1.3.1對照組 在對照組中使用常規(guī)的急診護理,在病人經(jīng)過搶救后,實行全面的檢查和護理。如果病人需要實行手術,在手術前對手術中的器具,手術室等實行消毒,以及根據(jù)病人的情況實行預防并發(fā)癥的措施。
(1)1.3.2實驗組 實驗組中實行急診的護理路徑。(1)病人進入醫(yī)院后,實行急診護理路徑的小組,根據(jù)大量文獻以及病人的病歷和病人的檢查的情況,了解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護理方案。(2)由于護理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值班的情況。(3)對參與急診的護理路徑的護理人員實行培訓,訓練護理人員關于急診護理路徑的具體實施的步驟以及急救的技能等,對護理人員實行急救的模擬的訓練。(4)心理護理,由于急性心機梗死的死亡率較高,導致病人很容易產生焦急,擔憂,恐懼以及悲觀的情緒,以致于有些病人會對治療產生抗拒和抵觸心理。此時,我們護理人員要用和藹的表情,耐心的對患者講解治療的詳細過程和作用,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特點。要多與病人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病人的真實的想法,加強病人對治療效果的信心。我們可以讓即將痊愈的同類型的病人進行現(xiàn)身說法,增強病人戰(zhàn)勝病魔的決心。另外,要多鼓勵病人家屬多陪伴病人關心患者。(5)在病人感覺疼痛的時候,可以給病人講些有趣的故事,轉移病人的注意,減輕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對護理人員產生認同感和依從感,使病人可以更好地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設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病人的分診時間,急救時間,住院時間,臥床時間等的情況,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兩組病人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速度很快,在急救中需要更好的護理,可以有效的減少分診時間,急救時間,住院時間,臥床時間[3],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在護理中從病人入院后通過文獻和病人的基本資料和病歷以及病人的前面檢查的結果等分析了解病人實際情況,根據(jù)病人的情況制定適合的護理方案[4]。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的致死率較高,導致病人出現(xiàn)恐懼,抑郁的情況,護理人員用和藹的表情,耐心的對患者講解治療的詳細過程和作用,以及急性心肌梗死[5]的特點。要多與病人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病人的真實的想法,加強病人對治療效果的信心。
另外,對參與急診護理路徑的護理人員實行關于急救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能力。韓彥輝等[6]研究的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的研究結果與本文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說明本文的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本文中選取我院在院前實行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例,根據(jù)使用的急診方法的不同分組,選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為對照組,選用急診的護理路徑的為實驗組。病例均選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結果,實行急診的護理路徑的實驗組在臥床時間,分診評估時間,急救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均小于實行常規(guī)急診護理的對照組,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病人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大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選用急診的護理路徑對需要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來說更合適,可以有效減少病人在搶救以及檢查中使用的時間,減少病人的臥床時間,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程寶珍,張小紅,牛娟等.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5):9-11.
[2] 田蘭松.急診護理路徑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5):2075-2077,2160.
[3] 文建英,陳朝瓊,張會文等.急診護理路徑對比傳統(tǒng)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z1):207-208.
[4] 張曉芬,袁承軍,何玲等.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干預評價[J].河北醫(yī)藥,2016,38(8):1272-1274.
[5] 張啟勛.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tǒng)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264-265.
[6] 韓彥輝,王素梅,李海霞等.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