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愈來愈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認識到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礎,對人的一生發(fā)展至關重要,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現(xiàn)狀和途徑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述,認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放在教育的首位。
[關 鍵 詞]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5-0062-01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投入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卻有所偏頗,重心一般都是放在已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和成人身上。而心理學家則認為,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和疾病,溯其根源,應在其幼兒期。所以,幼兒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一個人一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起點和基礎,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幼兒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會成為以后心理問題的導火索。由此可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概念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康概念的了解也越來越全面,正如世界衛(wèi)生組織為“健康”所下的定義:“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見,一個健康的人應有三個標志,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而這其中心理健康又尤為重要,對其他兩個方面的健康有重要的帶動輻射作用。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特別指出:“各地各校要制訂規(guī)劃,逐步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專職教師原則上需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yè)本科學歷。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但是由于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很難為幼兒專門配備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一般一個班級配有兩名教師,所有課程都是這兩名教師輪流來教。所以,現(xiàn)實情況是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由這兩名教師進行的。雖然很多幼兒園教師也不乏心理學的知識,但是都是比較零散的,使幼兒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種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
除此之外,我們的家長和社會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皆不夠重視,很多人認為幼兒由于年齡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也不會出現(xiàn)心理困擾和問題,但是事實情況并非如此,比如,注意力不集中、退縮、自卑等都是這方面的問題,如果家長和教師不加以重視,到了青春期和成年期會出現(xiàn)更大的問題。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在學前教育機構中引入系統(tǒng)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為什么我們的幼兒教師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學前教育系統(tǒng)缺乏一套專業(yè)的、整體的和系統(tǒng)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模板和標準可依,僅僅在學校和培訓中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并不足以支撐整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國家已經意識到這點并開始引入國外比較成熟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比如,上海市幼兒園在2006年引入了一門名為“比比和朋友”的國際性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結果顯示“‘比比和朋友課程在上海的實施是可行且有效的,值得在我國更多幼兒園加以推廣”。我們的學前教育機構需要做出更多的實驗和探索,方能形成一套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
(二)家庭教育中要涵蓋心理健康的教育
我們知道,對于一個幼兒來說,除了學校,家庭是其成長的重要場所,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脫節(jié),家長也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即家人之間互相關心,不亂發(fā)脾氣,不爭吵,在這種環(huán)境中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相反,如果家庭氛圍緊張,父母經常爭吵,指責孩子,那么孩子就容易變得退縮、自卑、消極和遲鈍。
對于現(xiàn)在的父母來說,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拿認得多少字、會背多少詩或者會做多少數(shù)字以內的加減法來衡量和評價孩子,因為在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不是學知識的時期。
(三)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
幼兒的心理健康的維護和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哪一個部門或者機構單獨就能做到的,它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和積極配合。我們的社會應為幼兒營造和諧、友愛的氛圍,在幼兒時時處處感受到愛和溫暖,使他們對這個社會有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為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提供正能量。
總之,幼兒期是人一生成長的關鍵期,許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在這個時期打下基礎,比如,好奇心、想象力和勞動的習慣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果如何關乎人一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的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在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要拿出實際行動,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各項教育之先。
參考文獻:
[1]吳思娜.21世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3.
[2]李紅.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