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需求調查報告①

2017-08-09 01:31:25姜冬青龔建玲夏永麗馬若泓張建新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 2017年2期
關鍵詞:博物館問卷青少年

姜冬青 龔建玲 夏永麗 馬若泓 張建新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需求調查報告①

姜冬青 龔建玲 夏永麗 馬若泓 張建新②

我國博物館數(shù)量最大的觀眾群體是青少年學生。加強對這一群體的調查研究,有利于博物館承擔社會教育職能,促進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是探索構建具有均等性、廣覆蓋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長效發(fā)展良性機制的前提。本文通過隨機調查問卷的方法,對青少年學生、教師、家長進行博物館教育需求調查,并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分析了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開發(fā)的必要性以及博物館在館校結合開發(fā)青少年教育項目過程中具有的積極作用。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需求;調查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

學生已經(jīng)成為我國博物館數(shù)量最大的觀眾群體,是博物館教育的主要對象。特別是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fā)[2004]8號)后,博物館認真落實關于對青少年實行免費開放的意見,為廣大青少年更多走進博物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社會結構及分工看,作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輔助和延伸,博物館教育的獨特形式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作為博物館三大核心功能(教育、研究、收藏)中的首要功能,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形成共識。

因此,有必要就青少年、老師、家長對于博物館教育的需求進行調查,以期使博物館更好地履行向青少年傳播知識、引領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教育職能。

觀眾調查是博物館不斷朝著良性方向健康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條重要信息獲取通道,是博物館通過觀眾意見反饋,不斷改進現(xiàn)有工作,以得到觀眾信任,實現(xiàn)博物館教育活動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和貼近生活,體現(xiàn)以人為本理念的一條重要途徑。

為更好地完成關于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推廣項目,促進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探索構建具有均等性、廣覆蓋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國家文物局委托具有良好青少年教育工作基礎的國有博物館與本地區(qū)教育部門、中小學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資源調查項目,以便促成館校結合、長效發(fā)展的良性機制,切實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納入中小學校日常教學體系。

受北京市文物局委托,中國鐵道博物館承擔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推廣項目,對北京地區(qū)初中學生、教師以及學生家長進行了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需求調查。為使調查順利進行,中國鐵道博物館特請北京市教工委給予支持,面向4個區(qū)縣的8所學校發(fā)放了4000份調查問卷,包括了北京市重點中學、區(qū)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三個層次的學校。

二、調查內(nèi)容及過程

調查問卷的設計目的在于了解青少年的博物館教育需求,以便今后緊密結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設置和課程改革目標,設計研發(fā)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課程,把博物館資源與學生的課程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有機結合,增強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的針對性,構建每個年齡段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體驗內(nèi)容及評價標準。

調查問卷分別針對初中學生、教師及學生家長設計了三個版本,涉及各類人群的年齡、教育背景、個人對博物館類型的喜好、傾向組織參觀博物館的方式、對博物館哪類教育活動感興趣、對于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實施保障的看法、研發(fā)教材教具的必要性的認識等相關問題近20個,旨在考察學生對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傾向;老師對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的條件、方式和與博物館合作開發(fā)教育項目的意愿和需求;不同年齡段、教育背景、職業(yè)、家庭收入的學生家長參觀博物館的習慣喜好和對孩子參觀博物館的影響、態(tài)度以及對館校結合開發(fā)課程的認識和向其宣傳的途徑等。

本次調查希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了解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開發(fā)的必要性、應采取何種方式、提供何種相關條件及保障,為廣大青少年拓展成長空間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促成博物館在館校結合開發(fā)青少年教育項目過程中發(fā)揮持續(xù)的積極作用,形成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案和可行的辦法。目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定性研究較多,而通過問卷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并進行定量分析的較少。為此,課題組采用了隨機抽樣問卷調查。

(一)問卷設計

按照項目分工,課題組問卷設計人員根據(jù)多年的觀眾問卷調查經(jīng)驗,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在學生、家長、教師中分別選取10名問卷受訪者,對于要調查的問題與他們進行深度訪談,設計了問卷初稿。然后,對問卷進行了測試調查,并就問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次修改,最后確定了本研究的正式問卷。

本次問卷調查的內(nèi)容針對初中學生、家長、教師不同對象分別制卷,從人口學特征、博物館參觀現(xiàn)狀、參觀意愿以及對博物館教育活動的意見及建議等維度進行調查。

(二)抽樣方法與問卷回收

由于調查對象規(guī)模龐大,區(qū)域分布特征明顯,因此采取了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首先在北京區(qū)縣一級行政區(qū)隨機抽選朝陽區(qū)、東城區(qū)、順義區(qū)、延慶縣四個區(qū)縣樣本;在區(qū)縣樣本中,以學校為抽樣單元進行整群抽樣。朝陽區(qū)內(nèi)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北京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黃岡中學華僑城分校,東城區(qū)內(nèi)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順義區(qū)內(nèi)北京順義仁和中學,延慶縣內(nèi)延慶縣第二中學、延慶縣第四中學分別為隨機樣本。在校級樣本中,依次以年級和班級為抽樣單元進行整群抽樣,最終確定被調查的學生名單,并根據(jù)確定的受訪學生進一步確定調查的學生家長及教師。學生及教師問卷采用現(xiàn)場填寫回收,家長問卷由學生本人帶回家交由父母填寫并帶回學校統(tǒng)一交給調查員。問卷的填報工作得到了各區(qū)縣教委和廣大師生的支持與配合。

本次調查在發(fā)放問卷上基本采用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平均發(fā)放,共發(fā)放4000份問卷并全部回收,回收率為100%。其中,學生有效問卷2539份,有效率為94.56%;學生家長有效問卷970份,有效率為97%;教師有效問卷315份,有效率為100%。

三、調查方法及特點

本報告對不同區(qū)域、不同等級的學校師生和家長,從年齡構成、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入手,分類對比,首先就學生、教師和家長三類人群,通過每個問題及其相互關聯(lián)的因素分別進行逐項統(tǒng)計分析,得出各自的基本結論;然后再通過三類人群之間的對比和聯(lián)系,得出師生家長對博物館教育需求的共同點與差異;最后通過綜合統(tǒng)計分析,結合博物館教育實踐的經(jīng)驗,根據(jù)本次調查得出的結論進行歸納分析,同時提出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研發(fā)的合理建議。

四、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

(一)學生問卷

第一部分是學生基本情況調查,包括年級、性別、喜歡且成績較好的科目、不喜歡且成績較差的科目四項。從調查情況來看,男女生比例相當且女生略高。從學習科目統(tǒng)計上可以看出,語文、數(shù)學、英語主科課程獲得了大多數(shù)人的重視,其中理科的受重視情況普遍高于文科,歷史、地理、政治等人文學科遭到“冷遇”,這也和目前教育體制狀況相符合。

第二部分主要調查學生對博物館的態(tài)度。有接近80%的學生喜歡參加學校組織的博物館參觀活動,參觀有效時長為1~2小時以上,且科技類、藝術類博物館更受學生喜愛。相比博物館環(huán)境和多媒體展示,學生更看重展覽內(nèi)容的多樣性和動手體驗,以欣賞為主的藝術類和互動體驗性強的科技類博物館更受歡迎。關于最喜歡的博物館特色活動,占比例最多的是動手科學實驗和現(xiàn)場手工制作。與此同時,超過70%的學生更喜歡自由參觀,可見學生更喜愛較為自由的參觀與活動方式(見表1)。

表1 北京地區(qū)初中學生對博物館的態(tài)度統(tǒng)計表

喜歡的博物館類型

第三部分主要調查學生對教育項目設計研發(fā)的態(tài)度。在“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開發(fā)方式”上,半數(shù)以上學生認為:要找到博物館展陳和學校課程內(nèi)容的結合點。學生們十分關注博物館活動與學校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博物館作為校外教育資源,須在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與學校教育區(qū)別開才能發(fā)揮補充作用。高達55%的學生認為博物館參觀時教師可有可無,這是因為在參觀時老師將大部分精力用于維持秩序和保證學生安全,而非傳授知識。69%的學生認為需要研發(fā)配套教具,結合學生比較喜歡動手制作、實驗類活動的調查結果,說明博物館在科普教育中應注重動手與實驗類活動項目的設計與開發(fā)。

第四部分主要調查學生對網(wǎng)絡課堂、科普進校園的態(tài)度。對于網(wǎng)絡課程,認為很有幫助和幫助不大的學生所占比例均等。

學生問卷調查結果主要反映出下列情況:一是學生普遍認為博物館對增長知識、增加見識有幫助。二是很多學生提到希望參觀展覽內(nèi)容豐富的博物館,學習課本以外的各種知識,并且參加互動性強的活動和科學實驗。三是學生希望講解能生動一些,知識要以故事、實例等他們?nèi)菀捉邮艿姆绞絺鬟_。

(二)家長問卷

第一部分主要調查家長基本信息,包括年齡、學歷、職業(yè)、家庭月均收入。本科學歷、在政府或事業(yè)單位工作、以及自由職業(yè)的家長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的積極性最高;與此同時,月收入在6000~10000元水平的家庭,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所占比例最高。

第二部分主要調查家長對孩子參觀博物館的態(tài)度。在帶孩子參觀博物館頻率一項中,有7成左右的家長表示偶爾會帶孩子參觀,同時結合“對博物館的收費情況”調查又可以表明,費用對家長在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的選擇上影響不大。在家長喜歡的博物館類型中,科技類和藝術類博物館最受歡迎,這個結果和學生的選擇基本一致。大部分家長贊成學校組織參觀博物館,且認為互動體驗活動對孩子的幫助最大。據(jù)此可見,在以書本學習為主導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對博物館的活動方式、需求是一致的,即希望參加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教育活動(見表2)。

表2 北京地區(qū)初中學生家長對孩子參觀博物館的態(tài)度統(tǒng)計表

博物館收費是否影響參觀選擇

第三部分主要調查家長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設計開發(fā)的態(tài)度。關于青少年教育項目的出發(fā)點,家長觀點與學生觀點不甚一致;相對學生來講,家長更期待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與此同時,49%的家長認為應該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另有35%的家長期待文物局和教委雙方的政策性支持。超過半數(shù)家長贊成研發(fā)配套教材,且認為在博物館與學校組織活動前有必要對教師進行培訓。這些都說明家長對孩子去博物館學習給予了較高的期望。

第四部分主要調查家長對在博物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態(tài)度。多數(shù)家長認為:網(wǎng)絡課堂對孩子學習很有幫助,這與學生的觀點不一致。在了解博物館活動的方式上,排名前兩位的是官方網(wǎng)站和官方微信。隨著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微信有可能會取代微博成為最受歡迎的新媒體平臺。

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對博物館教育項目的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育項目要根據(jù)博物館特色結合學生興趣進行設計,由學生選擇是否參與;二是教育項目要增加實驗、體驗等元素,起到引導學習和能力拓展的作用;三是希望將博物館教育項目引入中學的課程教育中,增加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四是要多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歷史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三)教師問卷

由于教師與學生在數(shù)量上的懸殊差異,本次調查僅發(fā)放教師問卷315份,全部回收。在問卷調查過程中,還增加了對教師的訪談,從而保證了問卷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第一部分主要是教師群體基礎信息調查。在年齡調查中,40歲以下的教師占7成。而中學教師的普遍學歷是大學本科,這也符合實際情況。

第二部分主要是對教師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的態(tài)度進行調查。幾乎所有教師都贊成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參觀,其中歷史民俗類、科技類和藝術類博物館是教師們的最愛。從參觀方式上看,教師比較傾向于學校組織參觀和自己組織班級學生到博物館上實踐課。在學生參觀博物館的最好方式的調查中,超半數(shù)教師認為講解員帶領參觀的方式更優(yōu)。這與學生更愿意自由活動式參觀的結果不同,教師站在參觀效果的角度上評價,而學生則是從興趣愛好出發(fā),因而產(chǎn)生了差異(見表3)。

表3 北京地區(qū)初中教師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的態(tài)度統(tǒng)計表

組織去博物館的參觀方式

第三部分主要調查教師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設計開發(fā)的態(tài)度。在“教育項目是否有老師參與”題目中,超半數(shù)教師認為必須有,與家長意見吻合,而與學生觀點不太一致。多數(shù)教師認為教育項目順利實施的首要條件是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且教育項目要有配套教材?!霸趯W校組織活動前是否有必要對教師進行培訓”的調查中,高達68%的教師認為有必要。從此項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教師是非常愿意參與和配合博物館教育項目的設計開發(fā)工作的。

第四部分主要調查教師對網(wǎng)絡課程(視頻教學)和后續(xù)教育活動的態(tài)度和要求。56%的教師認為網(wǎng)絡課堂對學生學習有幫助,這與學生家長的意見一致。在希望參觀結束后博物館提供的后續(xù)服務一項中,提供解答問題環(huán)節(jié)、提供教學資料、主動收集參觀效果反饋三個選項的比例接近。

教師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開發(fā)的建議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博物館應提供更多更好的展覽和互動體驗項目;二是希望博物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有完備機制和時間要求;三是要增加對教師的培訓和教材的編寫。

五、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教師與家長在博物館教育項目的研發(fā)方面有很多相同的認識,但與學生對某些問題的認識有不太一致的地方。這種不同集中體現(xiàn)在對博物館的興趣和博物館自身展陳的關注度不同。學生關心自己在博物館的樂趣和興趣,而教師和家長則更關心教育效果和與學校課程的密切關聯(lián)性。教師和家長絕大多數(shù)認為應該有老師參與博物館教育項目開發(fā),而學生更多傾向于博物館工作者多發(fā)揮作用。教師和家長非常重視講解員的引導作用,而學生則更希望自由活動式的參觀。綜合分析三份問卷的調查結果,這三類人群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的研發(fā)均較為關注,認為非常有必要;三者對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也非常認可,對研發(fā)教具和網(wǎng)絡視頻教學均認同。

綜合以上調查分析結果,我們認為:

首先,博物館應加強對青少年教育項目研發(fā)的重視,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列為日常重點工作。同時,博物館應加強互動體驗活動區(qū)和動手實驗室的建設,多開發(fā)學生、家長和教師感興趣又與學校課程相對密切關聯(lián)的展品教具和可操作實驗項目。

其次,文物局和教委應該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相互督促,從政策上加以扶持,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日常教學計劃,并增加資金投入,研發(fā)相應的教育資源包和教材教具。

另外,博物館應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和聯(lián)絡。對于走進博物館參觀和博物館進課堂活動,館校雙方應加強合作與交流,在青少年教育項目研發(fā)方面積極配合,密切合作。

同時,調查結果也反映出:隨著博物館教育實踐工作的持續(xù)開展與深入進行,一方面,本項工作為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強大的正能量,受到了學生、家長及教師的普遍歡迎;另一方面,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存在不足和缺陷,而公眾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抱有的期望相對較高,迫切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內(nèi)容,設計開發(fā)出更多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教育項目和教育活動,有效提高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實效。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要做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樹立服務理念,將青少年教育作為博物館教育的首要工作

博物館應將青少年教育確立為博物館教育的重點,將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擺在應有的位置,成立青少年教育工作小組,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主抓,研究人員和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參與,根據(jù)青少年教育的需要,擴大講解員隊伍,優(yōu)化講解員專業(yè)結構。同時,博物館應與學校建立常態(tài)化的合作機制,分管領導和宣教人員定期走訪當?shù)亟逃鞴懿块T、合作學校,或邀請在校教師及教研人員來館召開研討會、座談會,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文化需求、價值取向、素質狀況等信息,對如何促進館校間的互動,如何向學生提供更有效的認知環(huán)境等問題進行研討,并制定活動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通過提高認識、加強投入、以學生為本,引導和幫助學生更多地走進博物館,自覺將博物館融入學習、休閑和生活中。

(二)寓教于樂,讓教育和學習成為快樂的旅程

無論學生、家長還是教師,均在建議中提出,博物館教育要注重貼近學生行為習慣和心理特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不僅僅只是關注博物館自身想要展示、表達的東西;一定要拋棄讓學生“記住該記住的”“明白該知道的”這類機械、教條的陳舊觀念,通過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領域、獲得新的認知和啟迪,在真實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豐富的體驗,以達到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

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由靜態(tài)的展示轉換為動態(tài)的活動與互動體驗,把枯燥乏味的說教變?yōu)轷r活有趣的活動與游戲。當博物館成為趣味橫生的活動場所時,其內(nèi)在的深厚文化底蘊就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青少年的心靈,滋養(yǎng)他們的精神世界,不斷為社會塑造出健康、文明的現(xiàn)代人。

(三)尊重青少年主體地位,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

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等正規(guī)教育形式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其信息傳播和信息獲取的開放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建議中,出現(xiàn)最多的“興趣、互動、參與、體驗”等需要和期望,是當下全社會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的共同呼喚。這一共識的達成,充分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尊重人、尊重人的主體創(chuàng)造性”的時代理念。

不論是富于互動的展示過程,充滿樂趣的活動體驗還是神奇的實驗現(xiàn)象,設計實施博物館教育項目的目的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能夠使其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環(huán)境,將參觀者的愛好與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幫助其在興趣的引導下獲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信心和力量。

[1]路亞北,李蕓.常州博物館觀眾滿意度調查論析//江蘇省博物館學會.區(qū)域特色與中小型博物館江蘇省博物館學會2010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2]麥奎爾著.劉燕南,李穎,楊振榮譯.受眾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3-15.

[3]郝大海.社會調查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30-132.

[4]黃興華.免費開放后湖南省博物館目標觀眾研究——基于2008-2010年度觀眾調查的分析與思考//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1年會暨博物館教育專題學術研討會[C].2011.

[5]史吉祥.博物館觀眾調查的幾個問題[J].中國博物館,2000(1):54-59.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Youth Education Needs of the Museums

Jiang Dongqing Gong Jianling Xia Yongli Ma Ruohong Zhang Jianxin

In recent years,the youth have become the majority of museum visitors.The main purposes to carry out a survey on the youth's demand for museum are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role of museum,to cooperate closely with school,to provide equal and extensive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youth,and to establis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In this paper,the survey of museum education needs of young students,teachers and parent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urvey method of random questionaire,which prove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youth education project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museum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youth education project.

museum,youth,educational demand,survey

①本文獲得國家文物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試點推廣“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需求調查”項目支持。

②姜冬青:中國鐵道博物館社教部主任,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教育;通訊地址:北京西城區(qū)馬連道南街2號院1號樓;郵編:100055;Email:zgtdbwg@163.com;龔建玲:中國鐵道博物館社教部副主任,文博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教育;Email:2249349053@qq.com;夏永麗:中國鐵道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教育;Email:498920628@qq.com;馬若泓:中國鐵道博物館文博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教育;Email:47111245@qq.com;張建新:中國鐵道博物館綜合部副主任,文博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教育;Email:460113119@qq.com。

猜你喜歡
博物館問卷青少年
青少年發(fā)明家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問卷網(wǎng)
露天博物館
問卷大調查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問卷你做主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中國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中國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1:00
博物館
阿拉尔市| 定南县| 廊坊市| 庄河市| 如东县| 高淳县| 晋城| 冕宁县| 巢湖市| 若尔盖县| 同江市| 峨眉山市| 清苑县| 滨海县| 都昌县| 兴仁县| 黔南| 东山县| 东方市| 茶陵县| 南乐县| 建瓯市| 金寨县| 黔西| 平南县| 安阳县| 桦南县| 棋牌| 会宁县| 尼木县| 简阳市| 四子王旗| 西充县| 巩义市| 陇川县| 红安县| 永仁县| 昭苏县| 基隆市| 南川市|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