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幼兒園)
摘 要:在教育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幼兒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較大轉變,并從整體上開始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入。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是應對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步驟,對其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頗具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育;整合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幼兒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內容都不能通過傳統(tǒng)的方法來開展,必須對當下的時代特點做出分析,還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持續(xù)性成長與進步,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必須保持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完成。
一、信息技術的特點分析
(一)技術多元化
經過長久的發(fā)展與研究,我國在信息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很多領域都創(chuàng)造了較大的效益。對于幼兒教育而言,信息技術能夠提供的幫助是比較多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使各項教育工作更為簡便高效,在可行性方面表現較高。以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技術來看,多元化的特點比較明顯。首先,信息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并非是單一的技術,而是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方面做出綜合性的應用。例如,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教育的各項內容做出最直觀的展示。通過多媒體投放設備,將圖片做出清晰的放大處理,在班級的灰暗燈光下,放大的圖片可以使幼兒產生最直觀的感受,再配合一些音頻的表述,可以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適應歡快的環(huán)境,從而對幼兒教育的長久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幫助。其次,信息技術內部體系比較健全,很多方面都告別了既往的多項不足。例如,過往的幼兒教育工作,都是通過教師個人的想法來完成的,很多圖片的制作非常粗糙。可是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幼兒喜歡的卡片、動畫等都可以利用計算機的超大屏幕來表示,這樣會對幼兒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二)技術簡潔化
對于幼兒教育而言,雖然在時間上比較充裕,可是針對不同課程和知識內容的講解,需要采用差異化的方式來完成。信息技術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后,其在簡潔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告別了既往的各項缺失問題。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技術簡潔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息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整體上的操作是比較簡單的,很多工作的開展,都能夠達到高度的智能化。例如,在應用PPT的過程中,該軟件本身就可以提供很多的模板,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教育的需求,直接對不同的模板進行套用,而后將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內容融入其中,教師可以在編輯PPT的過程中,直接將各種小動物的簡短對話融入,在對話到一半的時候,讓幼兒猜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當幼兒回答正確時,則繼續(xù)播放視頻,同時在PPT當中點擊顯示評價的字樣,使幼兒的內心得到滿足。第二,信息技術在現代化的操作中,本身的技術呈現為多元化的特點,但是在差異化的技術應用中,并不會出現強烈的沖突現象,反而是表現為相輔相成的特點。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融入幼兒教育的形式特別簡單
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內容的開展都必須要以靈活的原則來完成,倘若僅僅是生硬套搬,不僅無法得到理想的效果,還容易在幼兒教育中出現強烈的矛盾和沖突。例如,有些教師在實施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僅僅是插播了一兩條視頻,同時前后語言的銜接非常不自然,導致幼兒的思維無法快速轉換,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中,出現了前言不搭后語的現象,自身也無法做出清晰的表述。這對將來的教育發(fā)展會產生很大的阻礙。經過大量的討論與分析,認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形式過于簡單,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第一,幼兒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應用一些新的內容來完成,要充分考慮到對幼兒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是否能夠在日后的教育中繼續(xù)拓展??墒窃谡{查過程中,發(fā)現很多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單純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完成,同時在動畫的播放以及圖片的講解上過分依賴信息技術,很多幼兒在短期內產生了學習疲勞的現象,根本沒有持續(xù)的進步。第二,信息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之所以表現為簡單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教師本身的責任意識不強,自身的技術掌握能力也欠缺。
(二)信息技術融入幼兒教育的把控不良
從幼兒教育的角度來分析,信息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整體上表現為一定的生硬現象,多數情況下教師都根據硬性的規(guī)范和標準來實施,這就形成了信息技術應用的“機械化”現象。在長久未做出良好的變革后,很容易導致信息技術的把控不良,由此導致各項缺失和不足。首先,很多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過于頻繁。信息技術對幼兒教育能夠產生的積極影響是比較突出的,可是如果在每一堂課程的教學中,都將信息技術作為主導內容來開展,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成績,還容易導致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出現下降的情況。其次,信息技術的應用特別稀少?,F下的某些幼兒教師仍然在應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雖然在表面上能夠對幼兒教育產生較大的積極作用,可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視野,對幼兒的個人拓展和整體成長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家長對此也有很多的意見。第三,信息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未能夠與幼兒教育的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導致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根本沒有在客觀上得到較大的進步,對于知識的記憶和應用,并沒有得到理想的成績。
三、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對策
(一)分析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案
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性過強,再加上新的教育理念推廣,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容易出現個人主觀傾向而非針對課程需求的弊病。因此,在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過程中,必須在具體的應用方案上做出有針對性的、深入的分析,避免出現強烈的矛盾和沖突。首先,在幼兒教育課程開始之前,必須對本學期的教育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要觀察信息技術與哪些課程能夠良好地融合,與哪些課程會出現較大的沖突現象,而且必須在信息技術的操作可行性方面有所提升。例如,在應用網絡技術的過程中,必須提前將相關的視頻、圖片、報道等直接安放到相關的文件夾當中,在課程開始之前,要將文件夾打開,視頻保持在暫停狀態(tài),在課堂講解時不必再費力打開;其次,對于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形式做出分析?,F下的幼兒教育正在持續(xù)發(fā)展,很多方面的教學任務都會受到教育界、社會上的較多關注,如果不能采用科學的手段與方法,將很容易導致信息技術的應用出現混亂的現象,還會因此浪費幼兒教育的時間,對未來教育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勢必會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
(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筆者認為,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首先,在對幼兒開展識別小動物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Q版的動物圖片,再結合從網絡上下載的動物園視頻來對比教學,這樣既可以使幼兒對小動物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又告別了生硬的教學,使幼兒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在記憶上更加深刻。其次,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功能來進行講解,在講臺上讓相應的小伙伴進行案例示范,這很容易使下面的幼兒躍躍欲試,在真正落實到室外活動以后,幼兒本身的熱情就會被充分地激發(fā),學習效率也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把握好信息技術的工具化本質
信心技術的運用一定要掌握一個度,不能為了使用它而使用它。教師應該科學使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活用信息技術,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讓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展現其優(yōu)勢,將教學內容與課件相結合,將圖片和視頻相結合,增加其魅力,使孩子全方位地接受,實現快樂教學和自主教學的目的。有了信息技術的加入,孩子在課堂上活躍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這也是新教改的重要任務之一。由此可見,我們在開展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過程中,絕對不能從單一的角度來開展,要充分照顧到幼兒教育的長久發(fā)展和國家的各項要求,必須與家長積極溝通,然后在實施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達到良性循環(huán)的目標。
本文對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展開討論,當下的教育工作開展整體上表現為良性循環(huán)的特點,整體上達到了較高的價值。日后,應該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深入研究,健全幼兒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李玉桃.試論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J].學周刊,2016(29):240-241.
[2]宋艷紅.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9.
[3]周巧燕.關于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整合的探討[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8):45-46.
[4]劉海燕.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解析[J].現代婦女(下旬),2013(9):76.
[5]麻俊艷.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J].中外企業(yè)家,2013(22):228.
作者簡介:齊芳(1969—),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保定市秀水幼兒園園長,教育管理學士。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