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岐
現(xiàn)代推動的素質教育推動學生均衡發(fā)展,學生最主要的接受途徑就是在課堂,而語文課堂更是重中之重。構建和諧課堂是發(fā)揮教育主陣地作用、實現(xiàn)和諧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式,也是課堂教學的追求。語文教學充斥著濃厚的工具色彩,它更多關注的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每個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教好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同時要在提高自身素質上狠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現(xiàn)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因此在語文課堂中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對多媒體的適當運用、創(chuàng)設師生合作氛圍、建立尊重學生個性氛圍尤為重要?,F(xiàn)就創(chuàng)建愉快語文課堂促進學生均衡發(fā)展,淺談一些個人見解,以供同仁商榷。
一、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均衡發(fā)展
在和諧愉快的課堂中,學生才會真正投入到其中,真正感到輕松。輕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僅能使學生熱愛知識,樂于接受知識,而且能使學生主動地追求知識,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和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必須優(yōu)化自己所教學科的課堂結構,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變死學為活學,無論識字、造句還是說話、作文都要避免死教、死學,老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論是課堂提問、板書、練習等教學活動都要注意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良好的學習過程中豐富知識。
《鯨》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它的科普性很強,一不小心就會上成科學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也能夠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我在其中穿插了很多小故事還有舉具體實例讓學生理解記憶。比如說明鯨不是魚這個問題的時候,講解了“在東海舉辦了一場運動會,好多魚都參加了,可是鯨沒有來,它被取消資格了么?它為什么沒有來呢?”這樣的故事,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因為鯨不是魚,它是哺乳動物。最后的鞏固階段,我沒有直接問學生學到了什么,或者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回顧。而是說老師自己想養(yǎng)一條鯨,可以不可以呢?學生頓時精神起來,心想怎么能行呢?紛紛舉手說不可以,并且說出了理由:因為鯨很大,家了沒辦法養(yǎng);它的食量大,一頓可以吃很多食物;鯨睡覺的時候是幾頭聚在一起,一頭都養(yǎng)不下,更別提幾頭了;它生長在淡水湖。這些都是課上學習的知識,我沒有過多的語言去要求學生應該記住什么,反而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書中找答案,自己去解決老師的問題,充分體現(xiàn)自主學習。
二、多媒體的適當運用,促進學生均衡發(fā)展
隨著教育技術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的推廣,多媒體以它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顯示它獨有的內在魅力,促進教學形式多樣、教學過程優(yōu)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多媒體教學逐步走入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師應該靈活運用這一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梢哉f,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帶來了發(fā)展,使語文課堂充滿了活力,為語文教學增光添色。
我在教學《開國大典》一課,目的讓學生感受開國大典的隆重、威武、浩大的場面,體會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神圣。我在講解重點句段:“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出示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神圣時刻以及宣布過后的國歌想起的同時,全場觀眾的歡呼雀躍。人群的沸騰,使學生立刻進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其中那個,而且有個同學還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表示他內心的激動??赐暌曨l,讓學生再讀這段話,情緒和語氣有明顯的不同,那么激昂,好像他們就是在告訴全中國的人民,我們終于勝利了,我們終于可以翻身當家作主了,使在場的聽課老師也被他們感染。
三、創(chuàng)設師生合作氛圍,促進學生均衡發(fā)展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一種積極情感關系,它是師生性情和靈魂得以提升的沃土,它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前提。教師的情緒和情感具有感染性,能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產生一種共鳴,影響課堂氣氛的形成。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心理學家也指出:“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是密不可分的”。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就應當以親近感來創(chuàng)設融合的情感氛圍,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
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中,我和學生換角色去理解課文,我充當里面那個孩子的角色,我們分角色去朗讀去體會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我用孩子的語氣以及學生這位小“家長”的詮釋,使整堂課都互動起來,他們會覺得老師裝孩子還是挺有趣的,并且也感覺到老師和他們在交流,沒有平時嚴厲的樣子。很多學生都想嘗試當老師的“家長”,當然這樣學生就會主動認真分析人物的特點,好配合老師演好“家長”的角色。把媽媽的慈愛,爸爸的嚴厲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家長一樣。由于課堂氣氛很和諧,由于老師的壓低身份,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四、建立尊重學生個性氛圍,促進學生均衡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既然以學生為本,就要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每個年齡段的學生的變化趨勢,這樣才能選擇小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從而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小學生比較愛動,而且對任何事物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對一些沒聽過沒見過的更是感興趣,所以要讓課堂氣氛濃厚促進學生均衡發(fā)展,尊重學生個性是很重要的。
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沒有采取挑選重點句和重點詞讓學生共同探討,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找自己認為最感動或者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學交流,讀出你的感覺。起初很多學生并沒有興趣去按照我說的去做,但有一個同學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他并沒有按照課本的內容發(fā)表觀點,而是敘述了汶川地震的情景,很多災民失去了家人和住所,很多孩子坐在地上放聲大哭,他哪里知道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了。他的觀點是這對父與子很幸運,因為他們得救了。緊接著很多學生就跟著他的想法,找到讓自己印象深的句子,交流感受。
和諧是心智的交流,心靈的滋養(yǎng),靈性的啟迪;和諧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學生學習的助推劑,消除生生之間障礙的清潔劑,提高課堂效率的催化劑。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充滿和諧的語文課堂,學生會在課堂上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品味學習的美,體驗學習的魅力,促進學生均衡的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