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玉臣
大棚草莓高產(chǎn)栽培技術
□ 文/李玉臣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7.004
一般選擇耐低溫抗潮濕、植株生長勢強、產(chǎn)量高、品質好的品種作為冬春茬栽培,品種有美國甜查理、日本99、豐香等品種為好。
2.1 苗圃地選擇
應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豐富,土壤肥沃,排灌能力強的地塊作育苗圃,苗圃與生產(chǎn)田的比例為 1∶5。在母株定植前應施足基肥,每畝施腐肥有機肥 3000~4000 千克、尿素 15 千克。耕翻耙細土壤整成寬 1 米,高 10~15厘米,溝寬 25~30 厘米的高畦。
2.2 母株的選擇與定植
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大苗作母株,在 9 月下旬定植。定植的行距為 2 米,株距為80厘米。
2.3 苗圃地管理
2.3.1 摘除花序:在早春母株抽生花序時應及時除去花序,這樣可以節(jié)省養(yǎng)分,有利于匍匐莖的發(fā)生和幼苗的生長。去花序的時間越早越好,越徹底越好。
2.3.2 清除雜草:在草莓定植前或定植活棵后用 48%氟樂靈乳油每畝 150 毫升進行地面噴霧防治雜草,也可在草莓生長季節(jié)進行行間噴施,施藥后立即覆土防止光解。
2.3.3 苗圃地肥水管理:草莓不耐旱,要保持土壤濕潤,在匍匐莖長出前,灌水后要及時松土。在第一級匍匐莖陸續(xù)伸出時,每畝應施尿素 5 千克,作為伸蔓肥,以后每隔 2~3 周進行 1 次根外追肥。
2.3.4 及時壓蔓:當匍匐莖抽生出幼葉時,前端用少量細土壓向地面,使生長點外露,促進發(fā)根,進入 8 月份以后,匍匐莖苗開始布滿苗床時要及時去掉多余的匍匐莖,一般每棵母株保留 70~80 個匍匐莖幼苗。
2.3.5 化學調(diào)控:用 40 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噴灑 2~3次,既能促發(fā)匍匐莖,又能抑制植株開花。
2.4 幼苗假植
為促進壯苗,促使花芽提前分化,使植株均勻生長,在定植前一般必須進行假植一次。做法是:在7月下旬8 月初,從母株苗上選擇健壯無病,具有 2~3 片展開葉并已扎根的幼苗,起苗時每株小苗靠母株一側的匍匐莖留 2~3 厘米剪斷,按 15 厘米×15 厘米的株行距假植。秧苗成活后,結合澆水追1次肥。8月中旬后禁止?jié)菜┓?,以促進花芽的分化。假植到定植的時間不超過 60 天為宜。
為爭取元月份草莓能夠上市,取得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大棚草莓的定植時間一般為 8月底 9月初。
3.1 整地施肥
定植前一周整地,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 千克,高濃度硫酸鉀復合肥 50~60 千克,耕翻深度為 20 厘米,然后做成深溝高畦,這樣既可以升高畦土壤的溫度,又有黑地膜的覆蓋可吸收熱量,晚上又起到保溫的作用,促進根系生長。
3.2 定植密度
一般每畝定植 6000~7000 株,每壟雙行種植,行距為 40 厘米左右,株距 20~25 厘米。
3.3 定植方法
定植時要掌握定植的深度,定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關鍵,栽植過深,苗心被土埋住房,易造成苗心陷入土中而腐爛;栽得過淺,根莖外露,不晚產(chǎn)生新根,苗易干死。栽植深度以填土澆水沉實后苗心略高于土表為宜,真正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并注意根部的弓形朝向畦外側,根系略向內(nèi)側伸展。覆土要實,栽后及時灌水。
定植后到活棵前,每天早晚各澆 1 次水,并且注意控制水量,用噴壺頭接水澆,有條件的加蓋遮陽網(wǎng);定植后 20 天內(nèi),保持根莖部周圍處于濕潤狀態(tài),促進一次根的發(fā)生。同時可以覆蓋地膜,地膜選用黑色地膜為好。蓋膜一般不要在清晨進行,一般在中午前后受陽光照射葉片發(fā)軟時操作為好。掏草莓的洞口要盡量小,以增加保溫效果和減少從洞口長出的雜草危害。
4.1 扣棚時間
冬春栽培,一般在 10 月下旬進行,即氣溫降到 10℃左右時扣棚。在徐州地區(qū)一般采用四至五層覆蓋,即在地膜覆蓋的基礎上,在棚內(nèi)加一層天幕,在棚膜上蓋一層苫被,苫被上再蓋一層薄膜。
4.2 溫濕度管理
4.2.1 保溫初期:為防止草莓進入休眠,保溫初期溫度要高一些,一般白天控制在 28~30℃最高不能超過35℃,夜間溫度為 12~15℃,最低不能低于 8℃,此期棚內(nèi)濕度控制在 85%~90%。
4.2.2 開花期:此期對溫濕度要求比較嚴格。白天溫度控制在 22~25℃,最高不能超過 28℃,夜間溫度 10℃,最低不能低于 6℃,棚內(nèi)濕度控制在 40%左右為宜;濕度過大過小都會造成授粉不良。
4.2.3 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這時受溫度影響過大,溫度過高果實發(fā)育快,成熟早,但果實變小,商品價值降低。比較適宜的溫度是白天控制在 20~25℃,夜間 5℃以上。濕度可控制在 60%~70%。
4.3 肥水管理
冬季由于氣溫低,澆水往往會使地溫下降,應盡量控制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并且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進行,在開花前只要能維持草莓正常生長即可。在開花期到成熟期,要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但每次澆水后必須加強通風排濕。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了,最好是將肥料溶于水后通過滴灌結合澆水施用。
4.4 植株調(diào)整
一般每株草莓只要保留 5~6 片功能葉就可滿足草莓生長發(fā)育的需要為了減少養(yǎng)分消耗防止病菌蔓延,要經(jīng)常摘除老葉、病葉,枯葉和抽生的匍匐莖,并集中燒掉,以減少病原。同時還要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在開花前應當及時疏掉高節(jié)位花蕾,使養(yǎng)分集中供給早開的花蕾,并及時疏掉畸形果和病蟲果,一般第一花序保留 12個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 7個果左右。
4.5 蜜蜂授粉
草莓多是完全花,且自花授粉能結果,但在異花授粉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單果重。為了提高果實產(chǎn)量和商品性,有必要進行授粉,為節(jié)省勞力,多采用蜂群授粉。在始花前 5 天搬入蜂箱,開始放蜂,半畝左右一個蜂箱,草莓株數(shù)與蜜蜂只數(shù)以 1∶1 為宜,放蜂一直持續(xù)到 3 月下旬,蜜蜂活動的最佳溫度為 20~26℃,放蜂后一般不要使用殺蟲劑。冬季及早春,僅靠草莓開花無法供充足的蜜源,必須用 2 份白砂糖加 1 份水,調(diào)成糖水飼喂蜜蜂,或者在草莓上噴施糖液吸引蜜蜂,達到授粉效果。
4.6 施二氧化碳氣肥
補施二氧化碳氣肥能增加草莓產(chǎn)量和品質,及時補充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質的積累,主要是在開花盛期和結果盛期,保持 1個月不間斷的施用二氧化碳氣肥,陰天不要施用。應在晴天日出后立即施用,中午氣溫升高,在通風前 0.5~1 小時停止施用。
4.7 適時采收
草莓從開花到成熟約 35~40 天,通常在果面著色90%時采收。采收時應在早晨露水已干到中午高溫沒有來臨前,也可以在傍晚進行。采收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并卡斷果柄,連同部分果柄一起摘果實,果柄越短越好,不要硬拉,以免損傷果實。初期每 2 天采一次,盛果期每天采一次,采收草莓地要十分小心,必須輕拿、輕摘、輕放。
草莓在生長過程中易發(fā)生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螨類、蚜蟲等。在病蟲害防治上,要貫徹無公害生產(chǎn)技術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特別在化學防治上盡量選用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為防止產(chǎn)生畸形果和果實污染,花期和結果期不噴藥,但應清除病株病葉。
(江蘇省邳州市四戶鎮(zhèn)農(nóng)技推廣中心 2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