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梅[曲阜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山東 曲阜 273165]
清代《紅樓夢》評點論鴛鴦及其“殉主投繯”
⊙何紅梅[曲阜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山東 曲阜 273165]
鴛鴦作為賈母唯一可靠之人,幸其守正,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清代諸家《紅樓夢》評點盡管持論不一,但對鴛鴦也是幾無微詞。評者的論述多集中于鴛鴦的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關(guān)于容貌,書中的三處描寫都有評到,認(rèn)為鴛鴦是一大醇小疵的美女。關(guān)于性情,評者據(jù)其情事析出“眼里有筋”,“決絕”“貞烈”,“深情”“好人”,“見識特高”等。至于殉主,評者認(rèn)為“雖云自縊,卻算善終”,緣故有二:一是戀賈母之恩,一是懼賈赦之逼。
清代 《紅樓夢》評點 鴛鴦 殉主投繯
鴛鴦,賈母的大丫頭,是賈府的“家生女兒”(第46回)。姓金,父母在南京為賈家看房子,哥哥是賈母房里的買辦,嫂子是賈母房里管漿洗的頭兒。賈母平日倚之若左右手,離了她連飯也吃不下去。賈母玩牌,她在旁邊出主意;賈母擺宴,她入座充當(dāng)令官。第20回出場。第39回李紈贊她“心也公道”“不倚勢欺人”。第40回鴛鴦串通鳳姐捉弄劉姥姥,讓賈母開心。第46回拒絕做妾,矢志不嫁。第71回?zé)o意中驚散司棋與潘又安,答應(yīng)保密。第111回賈母死后自縊。作為賈府的首席丫鬟,清代《紅樓夢》評點也給予了一定關(guān)注,集中在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茲舉如下。
與金釧不同,書中有多處寫到鴛鴦的容貌妝飾。第24回寶玉眼中:
回頭見鴛鴦穿著水紅綾子襖兒,青緞子背心,束著白縐綢汗巾兒,臉向那邊,低著頭看針線,脖子上戴著扎花領(lǐng)子。
第39劉姥姥眼中:
只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老婆婆,身后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里捶腿。
第46回邢夫人眼中:
只見他穿著半新的藕合色的綾襖,青緞掐牙背心,下面水綠裙子。蜂腰削背,鴨蛋臉面,烏油頭發(fā),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斑。
這三段人物容貌描寫都屬于鴛鴦。清代《紅樓夢》評點中有東觀主人、姚燮、張新之三家對此作出評析。第一段文字,東觀主人批曰“其實動人”,姚燮側(cè)批直錄,又下眉批曰“鴛鴦亦是婢中之姣姣者,自宜出力特筆寫之”。所謂“姣姣者”,是指受歡迎的漂亮的或迷人的姑娘或者最突出、名列前茅的人。所謂“特筆”,是指獨特的筆法、特別記載。姚燮認(rèn)為,鴛鴦乃一“烈女”(第13回眉評),足為大觀園生色;也是靈警人,“非庸碌之輩可比”(第46回眉評)。是作者著意之人,也是與石兄掛號之人,故其容貌先從寶玉目中明記。其實,張新之發(fā)現(xiàn),早在第3回黛玉眼中,鴛鴦似乎就已出現(xiàn):
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鍛掐牙背心的丫鬟走來。
黛玉初來賈府,對眾多姬妾丫鬟衣著的印象都是“盛妝麗服”,獨把這位丫鬟“打諒”(第3回)得仔細(xì)。張新之見機問曰“伊何人”?并在第24回寶玉“回頭見”云云之后批曰:“黛玉初到王夫人處見一丫鬟,是這樣打扮,到此方隱隱點出是鴛鴦?!比绱苏f來,鴛鴦之名既在出“鸚哥”時伏下(甲戌本第3回夾批),容貌亦在黛玉初來時伏下。從人物關(guān)系上來說,鴛鴦容貌先從寶黛二人目中出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甚或還有深意存焉。第二段文字中的“紗羅裹的美人”,出自劉姥姥眼中,故未提名姓。東觀主人指為“鴛鴦寫照”,姚燮也非常確信“一定是他”,因為書中有說賈母“通共剩了這么一個可靠的人”(第46回)。第三段文字是從邢夫人目中“細(xì)細(xì)將鴛鴦妝飾容貌一寫,補前文所無”。姚燮認(rèn)為鴛鴦的“幾點雀斑,益彰其媚,安在有大醇者必?zé)o小疵”?所謂“大醇小疵”,是指大體純正,略有缺點。鳳姐夸鴛鴦長得“水蔥兒似的”,邢夫人也是大贊特贊鴛鴦:“模樣兒,行事作人,溫柔可靠,一概是齊全的”(第46回)。因此,鴛鴦形容“固為丫鬟中之頂頂尖矣,其為赦公之所垂涎也亦宜”(張子梁第46回回前總評)。姚燮替之謙虛“不敢當(dāng)”,估計心下還是默許了的。值得注意的是,姚燮的這一“大醇小疵”觀與脂硯齋的“真正美人”觀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
百廿回大書,鴛鴦作為丫鬟首席,榮登回目四次:第40回“金鴛鴦三宣牙牌令”,第46回“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第111回“鴛鴦女殉主登太虛”。唯平兒與之相當(dāng),也是四次。脂批認(rèn)為,“鴛鴦女從熱鬧中別具一副腸胃”(王府本第46回回末總評),突出了鴛鴦性情的不同流俗。針對這些回目,清代《紅樓夢》評點都有相關(guān)解說。鑒于清人評點鴛鴦殉主更重對于斯人結(jié)局的理解,其中的性情之筆留待后文略及。
首先,“眼里有筋”?!敖瘌x鴦三宣牙牌令”一回,王伯沆認(rèn)為,飯后鴛鴦吩咐送菜給平兒、素云、襲人等,是寫“鴛鴦胸中有經(jīng)緯”(第40回批)。特別是送菜給襲人,是鳳姐提醒后鴛鴦“便命人也送兩樣去”(第40回),王伯沆特注“也”字,指出從中可見“鴛鴦眼里有筋”(第40回批),具知游戲之三昧。平兒是鳳姐的人,素云是李紈的人,襲人是寶玉的人,可知鴛鴦于人于事頗有計較。另外,張子梁認(rèn)為,此處鴛鴦吩咐送菜“不過三言兩語,然開口便知不凡”(第40回夾批),宜得賈母之寵。
其次,“決絕”“貞烈”?!傍x鴦女誓絕鴛鴦偶”一回,姚燮認(rèn)為是“曲曲折折,極寫鴛鴦”(第46回眉評)。賈赦要討鴛鴦,先由邢夫人向鴛鴦本人說,后又令金文翔接回單獨面說。鴛鴦“只咬定牙不愿意”(第46回),“而鴛鴦他日之死自此決矣”(第46回眉評)。為什么呢?據(jù)張子梁分析,鴛鴦以微賤之分,忽見重于主人,而使其主母邢氏親來說與,尊以姨娘之號,許以并肩之寵,“則所謂誘之以利者,不為不盡矣”。然邢氏問之而不語,攜之而不行,“其不為利動也,何如?”及其觸怒賈赦,又使其兄嫂說與,絕其自擇之心,杜其外聘之路,“則所謂逼之以勢者,不為不至矣”。然鴛鴦剪發(fā)在所不惜,一死在所不懼,“不為勢屈也,又何如?”觀其大觀園中對平兒、襲人所說之言,同其嫂向賈母哭訴之語,可與日月并明,而為天地鬼神共鑒,“何物老傖,竟敢夸其有諾大手心乎?”觀此數(shù)端,可知鴛鴦誓絕“已伏下死節(jié)之根矣”(第46回回前總評)。面對賈赦的倚勢霸道,鴛鴦其志已定,“胸中已早認(rèn)定一‘死’字”(王希廉第46回回末總評)。不過,陳其泰從主情的立場出發(fā),認(rèn)為鴛鴦“天生來毫無柔情,另是一種體段”(第52回眉批)。她自命不茍,誓死不嫁,“非守貞也,情不鐘也,然非此不足以成鴛鴦之名,非此不足以新紅樓之局”(第46回總評)。黃小田亦云鴛鴦“決絕”,然而情到?jīng)Q絕處,“激烈之情可想”(第46回夾批),亦知無可如何。特別是鴛鴦發(fā)誓絕婚后總不與寶玉接談,其“貞烈之性,實不可及”(王希廉第52回回末總評)。
最后,“深情”“好人”?!傍x鴦女無意遇鴛鴦”一回,鴛鴦在園子里不意驚散司棋和潘又安的好事,二人懼罪,潘又安逃走,司棋懨懨成病。鴛鴦沒有去告發(fā)、邀賞,反而勸慰司棋安心養(yǎng)病,別因此糟蹋了身體。王希廉概括這一情事說,司棋偷情,偏被鴛鴦撞見;且云二人“俱不善終”,司棋死于多情,鴛鴦死于絕情,但都是“深于情者”。黃小田則云二人雖然“同一以身殉人,而貞淫各別相去天壤”(第72回夾批),意謂司棋主淫,鴛鴦主貞,二人有天壤之別。姚燮是從慣常的角度稱賞這段的情事安排,曰“只有人家驚散鴛鴦,而乃鴛鴦驚散人家,事甚新鮮”(第71回眉評)。鴛鴦,“不獨宿之鳥也”(佚名氏《讀紅樓夢隨筆》),自唐人盧照鄰詩《長安古意》之“愿做鴛鴦不羨仙”一句起以喻夫妻。司棋與姑表兄弟潘又安青梅竹馬,私訂終身,是一對“雖未成雙,卻也海誓山盟,私傳表記,已有無限風(fēng)情”(第72回)的“鴛鴦”。鴛鴦與司棋相哭發(fā)誓,開心見腸,事情丸釋冰消。東觀主人大贊“鴛鴦是好人”(第72回批),姚燮側(cè)批直錄,亦贊“鴛鴦?wù)婧萌恕?。因此,鴛鴦驚散“鴛鴦”,“真是相成相破”(第72回眉評),意即鴛鴦其人與“鴛鴦”情事于“驚散”中成就的藝術(shù)效果是相輔相成的。
第110回“史太君壽終歸地府”,第111回“鴛鴦女殉主登太虛”。鴛鴦?wù)嫘目匏唾Z母,之后投繯自縊,“全受全歸”(姚燮第111回眉評)。全書中現(xiàn)女兒身者,晴雯、黛玉以后,獨見鴛鴦。因此,關(guān)于“鴛鴦這樣一個人,偏又這樣死法”(第111回)的人物設(shè)計,清代《紅樓夢》評點有不同解說,大致如下。
首先,“雖云自縊,卻算善終”。有的評者認(rèn)為,鴛鴦“實為丫頭中出類拔萃之人”(王希廉第39回回末總評),其情之正“在此書中乃第一人”(黃小田第111回夾批)。姜季南認(rèn)為,鴛鴦之死“半殉主,半殉節(jié)”(姚燮《大某山民總評》引);王希廉認(rèn)為,鴛鴦殉主“固是義氣,亦是怨氣”(第111回回末總評)。就“半殉主”“固是義氣”而言,賈政云鴛鴦“是殉葬的人,不可作丫頭論”,寶玉云鴛鴦“算得了死所”(第111回)。得到賈政、寶玉如此認(rèn)可,陳其泰評曰“鴛鴦亦榮矣哉”,“只此一死,實非他人所能及”(第111回眉批)。依東觀主人之見,鴛鴦“咽喉氣絕,香魂出竅”(同上)之時,已經(jīng)“不負(fù)老太太一生恩養(yǎng)”(第111回批),姚燮眉批直錄此批。再者,鴛鴦死前曾有一段心事:
自己跟著老太太一輩子,身子也沒有著落。如今大老爺雖不在家,大太太的這樣行為,我也瞧不上。老爺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亂世為王起來了。
我們這些人不是要叫他們掇弄了么?誰收在屋子里,誰配小子,我是受不得這樣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凈!
東觀主人認(rèn)為鴛鴦的這番“見識特高”。姚燮側(cè)批直錄,并于眉批中引申:“鴛鴦遭此等事真真不值,受折磨一層其次也”。李紈有言為證:
那時候有老太太疼他,倒沒有作過什么威福;如今老太太死了,沒有了仗腰子的了,我看他倒有些氣質(zhì)不大好了。我先前替他愁,這會子幸喜大老爺不在家,才躲過去了;不然,他有什么法兒?(第110回)
其次,“鴛鴦之死,其故有二”。張子梁認(rèn)為,鴛鴦之死有兩個緣故:一是戀賈母之恩,一是懼賈赦之逼。據(jù)張子梁分析,鴛鴦之為人,純是一腔血性。自第46回剪發(fā)自誓時,已起尋死之念,迨賈母沒后,此意三見,“則其不忘主恩,而必以死殉之者,是其本意也”。至于懼賈赦威逼,“此不過為萬一不死之慮,而故作是或然之想耳?!庇纱擞^之,鴛鴦之忠烈,不唯女子中罕見,即放諸須眉中,“亦其卓卓者矣”(第111回回前總評)。關(guān)于鴛鴦死因的探討,張子梁的看法比較切實。不過有意思的是,在他前后的陳其泰、哈斯寶卻不這樣認(rèn)為,好像只知其一,不及其二。
陳其泰歸之于鴛鴦的愚忠愚孝。在他看來,鴛鴦愚忠愚孝,自非寶玉、黛玉一路人物,此等人不足與言情。然鴛鴦自言除了老太太別的也服侍不來,則其心專歸于老太太一人,“亦足見其情之不分,故能成其志之不奪”(第88回眉批)。哈斯寶則歸之于鴛鴦遇到大難大苦。在他看來,鴛鴦之死并非真是舍不得賈母。人之輕生自殺,若非就大義大節(jié),便是因為有了大難大苦。賈母非死于仇敵,何義可盡?賈母非其夫君,何節(jié)可殉?果真感恩,思求報答也就是了,何必殉死?故而不能說是大義大節(jié)。那么,鴛鴦究竟有什么難處苦處才致死去?第23回(《新譯紅樓夢》)賈母壽宴上,賈赦叫邢夫人向賈母討鴛鴦為妾。鴛鴦那時可以靠賈母,說寧死不嫁。到第36回(《新譯紅樓夢》)賈母已死,賈赦歸期不遠(yuǎn),鴛鴦怎能再拒做妾?年輕貌美名屬一流,與其將終身托給枯桑朽榆,還不如一死了之。鴛鴦“遇到大難處大苦處,卻借大義大節(jié)自縊”,“委實可憐”(《新譯》第36回批)!平心論之,若言陳其泰的分析傾向“戀賈母之恩”,那么,哈斯寶的解釋實近“懼賈赦之逼”。雖各執(zhí)一端,然合而觀之,終不脫張氏的“其故有二”。不過,今人認(rèn)為《紅樓夢》佚稿未必寫到賈母壽終歸地府,賈赦后來逼嫁的可能性也很小,故而鴛鴦的命運只能是終身不嫁。
綜上,鴛鴦作為賈母唯一可靠之人,幸其守正,從不自傲,也從不仗勢欺人,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清代諸家《紅樓夢》評點盡管持論不一,但對鴛鴦幾無微詞,甚或多番表達(dá)“我敬鴛鴦”(東觀主人第107回批)之意。評者的論述多集中于鴛鴦的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關(guān)于容貌一端,書中的三處描寫都有評到,認(rèn)為鴛鴦是一大醇小疵的美女。關(guān)于性情一端,評者據(jù)其情事析出“眼里有筋”,“決絕”“貞烈”,“深情”“好人”,“見識特高”等。至于殉主一端,評者認(rèn)為“雖云自縊,卻算善終”,而且其故有二:一是戀賈母之恩,一是懼賈赦之逼。其實,用現(xiàn)在的話說,書中塑造鴛鴦的四段主要情節(jié):“三宣牙牌令”宣出了鴛鴦的風(fēng)華,“誓絕鴛鴦偶”誓證了鴛鴦的剛烈,“無意遇鴛鴦”遇知了鴛鴦的善德,“殉主登太虛”殉出了鴛鴦的悲情。從整體上來看,清代《紅樓夢》評點于此皆有論及,只是多寡不均,深淺不同,側(cè)重略異而已。例如,鴛鴦能識文擅字,“三宣牙牌令”一節(jié),鴛鴦的酒令啟唇即來。惜乎清人評點著重鴛鴦之于人事的能耐,而忽略了鴛鴦之于文采的敏捷。至若鴛鴦無情而情正,恰如可卿所言:“喜怒哀樂未發(fā)之時,便是個性;喜怒哀樂已發(fā),便是情了。至于你我這個情,正是未發(fā)之情,就如那花的含苞一樣。欲待發(fā)泄出來,這情就不為真情了?!保ǖ?11回)如此,黛玉所葬的花里,大觀園的香丘里,原來也有鴛鴦的幾瓣;雖屬一朝春盡的殘花落英,卻是“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第27回)的風(fēng)流艷骨。諸聯(lián)認(rèn)為,園中諸女,皆有如花之貌;即以花論,鴛鴦如凌霄。按凌霄乃落葉藤本植物,附木而上,能高達(dá)數(shù)丈,具有一種宏大的氣勢。雖然不免“一旦樹催倒,獨立暫飄搖”(白居易《有木名凌霄》)的命運,然而“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世人“望之如天際真人”。以彼花謂我紅樓之鴛鴦,不亦可乎?
① 本文所引《紅樓夢》正文皆據(jù)鄭慶山?!吨緟R校石頭記》,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② 《紅樓夢》評點,從乾隆十九年(1754)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到完成于1938年的王伯沆評點《紅樓夢》,四十多家中可見者有二十多家。本文“清代《紅樓夢》評點”是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脂硯齋、東觀主人、王希廉、陳其泰、張子梁、哈斯寶、張新之、黃小田、姚燮、佚名氏、王伯沆等十余家。張子梁《評訂紅樓夢》,今藏于山東省圖書館。
③ 曹立波:《東觀閣本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頁。
④ 馮其庸:《八家評批〈紅樓夢〉》,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第540頁。(按:王希廉回評、張新之評、姚燮評皆據(jù)此本,特殊情況另注)
⑤ 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86頁。
⑥ 王伯沆:《〈紅樓夢〉批語匯錄》,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25頁。
⑦ 劉操南:《桐花鳳閣評〈紅樓夢〉輯錄》,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26頁。
⑧ 李漢秋、陸林:《黃小田評點〈紅樓夢〉》,黃山書社1989年版,第526頁。
⑨ 〔清〕佚名氏:《讀〈紅樓夢〉隨筆》,巴蜀書社1894影印本,第12頁。
⑩ 〔清〕哈斯寶:《新譯〈紅樓夢〉回批》,亦鄰真譯,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頁。
? 蔡義江:《鴛鴦沒有死》,《杭州大學(xué)學(xué)報》1979年第4期。
? 諸聯(lián):《紅樓評夢》,一粟:《古典文學(xué)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19頁。
?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一)》,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49頁。
? 〔清〕李漁:《閑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頁。
作 者:何紅梅,曲阜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xué)。
編 輯: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