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
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性教學的缺乏成為擺在語文學科發(fā)展前的重要阻礙。受應試教育的壓力,語文學科的發(fā)展已經日益向片面知識的傳遞發(fā)展,固定的答案、大量的背誦內容,學生能夠記住大量的文字,卻未能體會到詩詞背后的美好。人文精神的缺失,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問題所在,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主動的進行轉變。筆者針對于此,做出如下思考與討論。
一、提高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
強調學科的人文性,就是強調一種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師生間的互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又要尊重學生知識掌握的方式:既要讓學生有知識的增長,又要讓學生有心靈的成長。人文性在語文學科中的體現是尤為明顯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動增強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就能在不自覺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將一種精神風貌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展示出的個人魅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進入到高中階段,學生已經開始具備了獨特的思維模式與審美觀念,并且自覺的向自己喜歡的方向發(fā)展,而教師是學生接觸到的榜樣所在,只有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提高,符合了學生對美的感悟,自然會使學生心向往之。除此之外,教師能夠將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以一種優(yōu)雅的姿態(tài)講解出來,讓學生感受到美,也能夠吸引學生關注課程,關注語文。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
在語文教材的設定中,實際上是處處體現著豐富的人文特·性的。在《燭之武退秦師》中表現出的人的語言智慧與魅力.在《紀念劉和珍君》中體現出來的深刻的民族情感以及人道主義精神.在《孔雀東南飛》中體現出來的真切美妙的愛情等,這些都是教材中人文特性的體現,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作為教師,要將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做出整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使學生能夠深刻體味其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除了要挖掘出來,教師更要組織教學中講解出來,以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精美的教學課件等,展示給學生,與學生共同體味來自文字、語言的美與力量。更進一步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書籍,鼓勵學生閱讀,立足于課本,又跳出于課本,將教材中的人文性進行充分的展示與延伸。
文學作品在發(fā)展過程中并非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美術、影視等作品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挖掘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有時也是要體現其中的藝術性,讓學生在欣賞語文美的過程中體味其中的人文性。無論是畫作還是影視作品,都相對于文字有更深刻的表現力。筆者曾嘗試在學習曹禺的《雷雨》一課時帶領學生欣賞影片《雷雨》.在講解《竇娥冤》時插入相應影片的片段,而這些影片也是選取的同類影視作品中較為經典的版本,目的就是讓學生以一種更為真切的形式接受文學作品,調動學生情感以達到共鳴。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于作品本身的印象加深了。
三、與學生進行互動
在教學中與學生產生互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的交流。出去教師站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會存在一些簡短的互動,如提問環(huán)節(jié)、開課前與學生的交流,以及當學生回答了教師的提問過后的點評環(huán)節(jié),這些都將構成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備課環(huán)節(jié)還是課后的總結,都會忽視這些簡短的對話,事實上,在人文性的傳遞中,這些微小的對話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更深刻的。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中的一句鼓勵、一句肯定都影響到學生。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到自己的語言,盡可能以豐富的語言表達與學生產生交流,減少不必要的口頭語等。在對學生產生點評的過程中,要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避免使用否定語言,因為作文語文學科,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認真傾聽,給予學生尊重的同時,關注到學生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被關注,逐漸增加自信,滿足自尊。
四、走進生活展開教學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著“灌輸”的影子,尤其是高中教學,面對高考壓力,教師總是以分數為重點,盡可能給予學生“標準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就被抹殺了。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幾種可能性,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討論。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現代詩《雨巷》的學習戴望舒的《雨巷》所要創(chuàng)作于革命年代,以浪漫主義的情調表達著詩人對革命的贊美,借助于“丁香姑娘”的形象,表達著對革命的向往。這樣理解并沒有什么不妥,是以詩人的創(chuàng)作年代及背景進行的合理分析,然而一首詩作能夠得以跨越年代流傳至今,并且能夠讓我們讀后產生共鳴,一定是有其能引起人類情感共鳴的部分的。有些學生在讀后能將其理解為對愛情的向往與追尋等,這符合現代人,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感情特征,是不能直接進行否定的。對此教師要從人文性的角度展開思考,給予肯定。
語文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要承擔起人文責任。教師要為學生搭建更為廣闊的平臺,從更廣闊的角度實現教學的發(fā)展,將語文學科所承載的傳統(tǒng)文化、語言文字的美等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對生活產生不一樣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