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麗++董萬鵬
摘 要:針對大學生對成功的概念浮于追求利益和財富的詮釋,文章討論了大學生應如何在本科期間定位自己,如何拓展自己前進的路,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此,首先,大學生應當認認真真走過生活中的每一步,積極向上,腳踏實地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其次,知識與技能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經(jīng)歷由“點”變成“線”的過程,才能沉淀出精華,為人所用;最后,通往成功的路途中,還需有勇氣、有信心、有誠信,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融入社會,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關鍵詞:人生價值;人生目標;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何建麗(1979—),女,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材料高溫成形斷裂及其應用研究、塑性成形的宏微觀演變機理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
成功的含義對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每個想成功的人的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一個人首先要有目標,然后腳踏實地地干,不能刻意去追求,但需為之而奮斗。
我記得SMC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趙彤教授曾說:“他沒想到有一天他會去留學深造,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留校當教授,更沒想到有一天他會成為企業(yè)經(jīng)理?!敝T多的沒想到似乎是偶然,其實細細聽聽、細細想想他一步步走過的路程,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沒想到都是必然的結果,是他認認真真走過的生活中的每一步。他一直積極向上、腳踏實地地努力,才沒有讓機會溜走,努力才沒有白付出。這也讓我想起一位才高八斗、技術過硬的友人卻僅僅待在一線,干著本不該像他這樣有才的人干的事情。本以他的才智足以在技術部門研發(fā)、改進技術,并引導一線工人去提高技術,可是他卻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資源。造成這樣的浪費的原因是他沒有目標,安于現(xiàn)狀,不去把握機會,更不會去創(chuàng)造機會。有人也許會說他沒有遇到伯樂,可是并不是每個伯樂都具有慧眼。所以千里馬不僅要自己展露自己,而且要有自己的理念,這樣才能被伯樂發(fā)現(xiàn)。
知識與技能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經(jīng)歷由“點”變成“線”的過程,才能沉淀出精華,為人所用。蘋果的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曾在里德學院學習書法,而十年后才將書法融入Mac系統(tǒng)中,使蘋果電腦成為了第一臺將文本精致排版的電腦。理工科學生至少要花四年時間學習高等數(shù)學,但只有到了工作崗位才能把高等數(shù)學應用到設計、制造等過程中。
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有許多坎坷,僅有目標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力量、有勇氣、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要靜下心來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在這浮躁的、充滿誘惑力的社會,由于社會發(fā)展的客觀因素和個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人很容易產(chǎn)生浮躁的心理,很多人急于求成,結果卻事與愿違。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很喜歡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繭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叢中看見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觀察。幾天以后,蛹出現(xiàn)了一條裂痕,里面的蝴蝶開始掙扎,想抓破蛹殼飛出。艱辛的過程達數(shù)小時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掙扎。小孩看著有些不忍,想要幫幫它,便拿起剪刀將蛹剪開,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沒想到,蝴蝶掙脫蛹以后,因為翅膀不夠有力,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痛苦地死去。簡簡單單的故事卻給我們很大啟示:凡事都有一個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要勤奮,要積極向上,這樣才會離成功近點。
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我認為人應有一顆感恩的心,要誠實。個人的發(fā)展在集體中才能體現(xiàn),個人的成功也需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鑄就。因此個人的成功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離開群體是無法完成自己的目標的。如果沒有誠實,就會失信于他人,這樣就無形地給自己在前進的路上放了一塊絆腳石。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自己的路會越走越窄,最終走不下去;反之,你的路會越走越寬。
所以,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一個人要想拓展自己的路不僅僅需要目標,還需有勇氣、有信心,靜下心,踏踏實實、勤奮地做事;要有誠信,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才能融入社會,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袁 岳.成功的捷徑[J].中華兒女,2013(18):92.
[2]周光禮,謝 清.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與進展:2012年年度報告[J].中國高教研究,2013(7):25-36.
[3]郭法奇,鄭 堅,吳 嬋.學校演進的邏輯及發(fā)展趨勢[J].教育研究,2017(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