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
摘要:林木病害的種類很多,各種不同病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防治方法都不同。為了研究和防治林木病害,首先要正確診斷,才能對癥治療,有效地開展防治工作。
關鍵詞:森林;病害;診斷
1常見多發(fā)病的診斷
在一個區(qū)域或一個自然條件相同的地區(qū)內,某一種林木上經常發(fā)生的病害,稱為常見多發(fā)病。這類病害因為是常見多發(fā),或具有經濟上的重要性,一般都已有較詳細記載??梢罁闹髦参?、癥狀特征與查閱前人研究資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診斷。
診斷的程序是:識別寄主植物,準確鑒定出中文名和學名;詳細觀察記載所見病例的癥狀特征;查閱一般地區(qū)性植物病理資料,如森保手冊、院校教材、病害普查報告、林木病害檢索表、專題研究報告以及專業(yè)雜志等,仔細核稱和癥狀特征;參考上述病理資料中記載的有關病例的地理分布范圍;確定所見病例的性質、病害名稱和病原物及其分類地位。
這種診斷方法,除“同原異癥”、“同癥異原”及病害癥狀特殊的病例外,一般林木的常見多發(fā)病例均適用。
2少見病害和新病害的診斷
對一些少見病害和新病害,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診斷方法來鑒定,一般采用下列方法和步驟:
2.1癥狀觀察
根據癥狀的特點,區(qū)別是傷害還是病害。再區(qū)別是非侵染性病害還是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沒有病癥,在苗圃和林地多半是成片發(fā)生,而且發(fā)生地點常常與地形有關。如因干旱所引起的病害,表現為組織枯萎,從葉尖、葉緣開始變色、焦枯;因高溫所引起的日灼傷,常發(fā)生在枝、干、根頸、果實等部位的向陽面,受灼部分日久則干枯下陷。
侵染性病害有明顯的病癥,在苗圃和林地的分布一般是分散的,常可在病株周圍找到健株,或在同株樹上,不同葉片都同樣嚴重發(fā)病。真菌病害在病部常出現粉霉狀物、小黑點等病癥;細菌病害常出現水漬狀;類菌質體、病毒、線蟲、螨類所引起的病害,雖無病癥,但其病狀比較特殊,容易區(qū)別。
2.2顯微鏡鏡檢
癥狀診斷雖然有重要作用,但遇到“同癥異原”、“同原異癥”的情況時,往往難以診斷,即使根據癥狀作了診斷,也不完全可靠,因此需借助顯微鏡觀察。
經過現場觀察和癥狀觀察,初步診斷為真菌病害的,可挑取、刮取或切取埋藏在組織絲、孢子梗和孢子或子實體進行鏡檢。根據病菌的子實體、孢子梗、孢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來決定該菌在分類上的地位。如病癥不夠明顯,于保濕器中保濕1~2d后再鏡檢;如細菌可從病組織邊緣向外游出;線蟲螨類均可看清其形態(tài);唯有類菌質體、病毒等在普通顯微鏡下看不見,一般需經汁液接種、嫁接實驗、昆蟲傳毒等實驗確定。所檢查到的病原菌,還需進行分離培養(yǎng)和人工接種實驗。
2.3人工誘發(fā)實驗
顯微鏡鏡檢如遇到腐生菌類的干擾,所觀察的菌類又不能確定是否是真正的致病菌時,必須使用誘發(fā)實驗手段。即從受病組織中把病菌分離出來,人工接種到同種林木的健株上,以誘發(fā)病害。如果被接種的健株發(fā)生同樣癥狀,再用同樣方法從病部分離出病菌并進行培養(yǎng),如果得到與前一次相同的病菌,就能證實該菌確是這種病害的病原菌。
此外,可用化學診斷方法來診斷林木的缺素病。通過分析植物組織和土壤中礦質元素(如氮、磷、鉀、鐵等)的含量,確定缺素的性質。然后用所缺的元素鹽類,采用噴灑、注射、灌注等方法進行治療,觀察林木是否恢復健康狀態(tài)。
近年來,通過生物化學的染色反應,通過DNA的染色診斷病害是否與類菌質體有關。并有密度梯柱反應、血清反應、超離心等作用,診斷病毒病害和類菌質體病害。
(收稿:2016-12-05)